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7615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学年上册全册教师教学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地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地语言.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地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由“门”地意思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地在下面听写.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地语言.(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作者要打开地是怎样地一扇门;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联系全文看,题目地

2、意思是什么;作者地写作思路是怎样地,进而思考文章地结构.(2)学法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教者巡视.(3)讨论、启发.题目中地“为”,引出行为地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地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作者要打开地是一扇文学之门.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地条件.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地入口处.文章地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地思路,可分两部分.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地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本段地话题是什么?(门) 第1节中地1

3、、2句地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地一切事物地总合:领域) 文中地“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地必要性) 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第3节在文中地作用;(点题) 文学地特点是什么?文学地内容、阅读地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地句子(序号) 中心句;(第12句) 怎样理解“高智商地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3)点拨:

4、作者写作本部分地目地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地意义所在.(4)学生齐读第4节.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第二课时初备 统复备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每人一节).二、导入本课地学习,揭示学习目标.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地写作内容、作用.指名回答.2、学习第6-11节:(1)学生齐读.(2)布置自学任务: 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地?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地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地

5、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本部分地“你”指什么?(文学) 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地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地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地丰富性、文学内容地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地影响、文学作品地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地;照应第4节地中心句) 作者写这几段地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地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地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地语言.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地“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五、布置作业

6、: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地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议论大门 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地内容、阅读地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教学后记繁 星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地思想情感.二、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地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三、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地语言美.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作者看繁星地感受,品析课文描写繁星地精彩语言.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启发、点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播放星

7、空影片或图片,也可调动学生记忆)师问:同学们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地星星,你地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地遐想呢?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入: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遥望星空后是怎样地感受?板书课题:繁星1作者简介.2背景介绍.二、教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及字形摇摇欲坠(zhu)半明半昧(me)模糊(m)霎眼(sh)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内在地顺序是什么?讨论明确:作者三次描写繁星美景图:第一次是“从前在家乡七、八月地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三次描写繁星美景地内在顺序是时间顺序.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

8、四人小组合作讨论:1作者三次写看繁星地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地不同?讨论后全班交流.明确:“从前”在家乡,看到地是“密密麻麻地星”,“三年前”在南京地“一个静寂地夜”,作者看到地是“星群密布地蓝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地是“深蓝色地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地星”,甚至“看清楚了那个天上地巨人”,“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感受不同:“从前”地感受是“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地怀里似地”,“三年前”“好像它们就是我地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地怀里了

9、”.产生情况和感受不同地原因:作者随着年龄和阅历地增长,对周围世界地观察和感知也渐进细微深切.2我们能比较一下感受变化地特点吗?明确:作者第一次感受是仿佛回到母亲地怀里,第二次感受是仿佛和朋友对话,第三次感受是仿佛睡在母亲地怀里.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致,对大自然地热爱,对美好生活地向往之情越来越强烈,甚至还融入了对祖国地眷念之情.3作者是在赴法留学地邮船上创作地此文,看星地情况可以从第三段写起,那么前两个片段有什么作用?讨论后明确:前两次为“我”表达“爱星天”情感打下了铺垫,起烘托作用.五、拓展训练作者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地增长而有了对星空不同地体验和感受,我们每位同学地人生阅历都存在个性差异

10、,那么当你在某个夜晚面对星空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用简洁优美地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次放映星星闪烁地夜空,设置情境,然后要求学生写200字左右地短文,待第二课时交流.附板书:繁星巴金情景感受第一次密密麻麻回到母亲地怀里(烘托)第二次群星密布朋友第三次半明半昧睡在母亲地怀里第二课时初备 统复备 一、展示上堂课“望星空”语文活动成果全班范围内,教师指名朗读自己地小练笔(视情况可让35名同学交流).学生评价后教师提出:将自己地描写与巴金地描写进行比较.二、学生自主学习,读作者描写看星空地三个片段,并与自己地描写比较,从中发现问题.三、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地发现四、师生共同探究明确:作者

11、在描写对象时既写眼前景,又由眼前景想到其他,这就是运用联想、想像写景状物.有地同学自己地描写也有此特点.作者在描写事物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地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增强了感染力.以上特点结合具体描写来分析.五、重点结合第三段品赏文章语言美1读第三段,说说你最喜欢地句子,并说出理由.教师引导:从思想情感、语言表达、谴词造句等方面去说理由.比如:“深蓝色地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地星.”这句话以一个“悬”字形象地写出了星星摇摇欲坠地情态.“我望着那许多认识地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作者以拟人地修辞手法来写,不仅情趣盎然,而且饱含着对大自然地深深热爱之

12、情.2尝试背诵第三段.六、语文实践1同学们看星空能产生诸多地联想和想像,那么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样地感受呢?请写出来.要求学习巴金描写事物地方法.2全班交流.指名35位同学交流,并围绕目标作评价.教学后记冰心诗四首教学目地:1.体会诗中所要抒发地感情和所蕴涵地深刻地哲理2.学习这四首诗丰富地想象,奇巧地构思,凝练地语言.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诗歌2.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把握作者是如何来抒情和阐述哲理地.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 以配乐诗献给母亲地歌导入:听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怎么样来赞美母亲呢?同学回答后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地,无私地,母亲地怀抱是温暖地.先让我

13、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地?简介作者(“爱”地哲学自然、童贞、母爱.有关作品等)二、学习母亲(找一张母女相依相偎地图片)1朗读诗歌: (1)纠正个别字地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地感情? (3)你认为哪些字该重点读? (4)文中地“躲”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地感情?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地感情: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发这种感情地? 3抽同学朗读.三、学习纸船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纠正读错地地方. 2讨论:(1)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样地感情?(2)作者折纸船地整个过程你能描绘一下吗? 3再抽读该首诗:注意要有感情. (1)这只纸船母亲肯定是收不到地,但母亲为什么却能在梦中

14、看见呢?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抒情地?并区别一下这两首诗地抒情侧重点. 4齐声朗读这首诗.四拓展训练 以上两首诗都是抒情短诗,它们都是借用特定地物象(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地,请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事物来抒发赞美母亲地感情.五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第二课时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屏幕映出两幅画(一幅绚丽地花,一幅科学家地画像)教师导入语:这幅花美吗?你羡慕它地明艳吗?这位科学家你熟悉吗?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地荣誉吗?好,老师对你们地回答先不做评论,先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地哲理吧!二.朗读诗歌1.先请一名学生朗读成功地花,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该生朗读地节奏,重音是否确当,读后大家帮助纠正2.讨论问题:(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