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75640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7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国标本下册数学优秀教师教学案(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二、教学例2学生自学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X50100 X50=100X50100 XX=1

2、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这样分:第一种:X50100 X50=100X50100 XX=100第二种:X50100 XX=100X50100X50=100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50100 、X50

3、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板书: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第二课时 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出示

4、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20 2010=2010X=50 X20=502050a=50a 50aa=50aaX20=70 X2020=7020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二、教学例4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

5、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三强调书写的格式。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三、课堂作业练习一的第4、5、6题。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板书: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时等式的性质。X10=50解: X1010=5010X=40第三课时 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说出下面的

6、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2017=37 12Y=4 a12=3521b14 x=1423 16a=27b2、解方程X125=370 520X=710 X4.9=6.4120X=25 7.8X=2.5 X8.5=1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第9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

7、么?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第1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三、课堂作业:第6页的第10、11题。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

8、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五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

9、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练一练第一题、指名读题、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六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

10、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8、试一试、出示X0.2=0.8、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9、练一练第二题、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一题、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集体核对2、练习二第二题、指名读题、生独立填写,师巡视。、你在填的时候是怎

11、样想的?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三题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教学例7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

12、量关系计算的)8、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9、试一试、指名读题、题目的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口答后生集体填写在书上。如有不同的可以书上补充。、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集体核对。10、练一练、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等关系,并将这个关系写在书上。、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生独立解决,师巡视,帮忙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引导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

13、答。、集体核对。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做完后你是怎样检验的?2、练习二第5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生独立解答、集体核对3、练习二第6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小组内核对,同时交流讨论数量关系。、全班交流。三、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题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来说一说,等式有怎样的性质?指名口答。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二、练习二第8题1、指名读题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14、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三、练习二第9题1、指名读题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5、集体核对。四、练习二第10、11题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目的数量。2、生独立解决,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板演在全班讨论。3、集体核对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2题第7课时 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4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