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屈原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4177496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讲坛屈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屈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屈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屈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屈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讲坛屈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讲坛屈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家讲坛屈原百家讲坛屈原李敬一主讲人简介:李敬一,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学习。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主讲“中国文学史”、“中 国传播史”等课程,并为全校开设公选课“唐诗欣赏”、“宋词欣赏”;1999年赴法国作学术交流,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播电视系系主任。从事中国传播史、中国文学史研究,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传播史、司马迁、 古诗词名篇欣赏、休闲唐诗鉴赏辞典,合著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代 十大诗人诗画雅鉴、宋代十大词人词画雅鉴等著作四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内容简介:在两千多年

2、前的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春秋时代100多个国家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这就是战国七雄,其中楚国和秦国最为强大,秦国最善于打仗,楚国的版图和财富又 超过了秦国,两强相争,谁也不服谁。这两个国家都有可能统一中国, 当时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齐国, 如果楚国与齐国联合,楚国就可以称雄天下。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屈原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登上了 历史舞台。屈原作为一名政治家,为楚王指点江山,中国的历史进程差点因为他的建议而改变。他作 为一名诗人,经常身穿奇装异服,在楚国的大地上边走边唱,竟然唱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人们相信好的名字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有人甚至说,一名一字定乾坤。屈原可以说拥有

3、了一个 得天得地的好名字,再加上他与楚王是同一个祖先,所以屈原很想有一番作为。23岁的时候他就凭借自己的才智与口才,获得了楚王的信任,并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屈原正是凭借着“虽九 死其犹未悔”精神以及自己的才情与博学,在国内大搞“廉正建设”,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如果楚国 坚持屈原的改革路线,统一大业翘首可及,但是楚王却突然终止了屈原的改革措施,并疏远了屈原。被楚王疏远后,他没有明哲保身,对当时的形势,又抒发了其诗人般的激情-抨击当权者,为此他付出了悲惨代价一20年的流放生涯。过了 2000多年,人们仍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以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屈原究竟 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屈原是

4、如何在其诗人情怀和政治抱负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的呢?武汉 大学李敬一教授将用全新视角为您讲述屈原传奇一生。(全文)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屈原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以及他的生辰,为什么介绍这个问题呢?一般的学者很少关注说屈原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为什么叫屈原呢?而屈原自己呢, 在他诗里面非常强调他的名,他的字,以及他的生辰,一般人写自己抒情的诗,很少说我生于哪一年哪一月,或者说我 的名字为什么这样取,很少人这样说,那么屈原为什么对他的名、字和生辰那么在意呢?实际上屈原 一生都以他的名他的字他的生辰为自豪,他把它看做是一种先天禀赋的一种内美,他在楚辞里面 这样说,他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纷

5、纷然,我已经有了先天的内美,再加上后天对自 己的严格要求,他强调他的名,他的字,以及他的生辰,他是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 命感。我先从屈原的姓来说起,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封在屈 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呀,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 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 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在离骚 当中他用文学的语言把它表述,他说名叫正则,字叫灵均。好我们看他的名,名平,平是什么意思呢, 平就是平正的意思,那

6、么在宇宙当中,哪一种事物最平正呢?大家知道,如果每一个人,受了委屈, 受了冤枉,你会怎么喊呢?会喊天呐,你有委屈找天,所以天是最平正的,因此屈原的名就是平正的 意思,最平正的莫过于天,他的名象征着天,他名字还有个文学的艺术的说法,叫做正则,正则就是 天最公正,公正而可以法则,这是屈原的名很自豪。屈原的字,字在古代就是一个别称,字原,原是 什么意思呢?原就是广平博大的意思,在宇宙当中,哪个事物最广平博大呢?当然是大地,而大地我 们说大地是我们母亲,母亲最公平,母亲最无私,她把她自己的财富非常公平地分给每一个生灵,所 以形象的说法也叫灵均。这样看来,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征,字原是地的象征,实际上屈原

7、是以天、 地为他效法的对象,以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协调。再说屈原的生辰,离骚里面这样说,说摄提贞于孟隗兮,惟庚寅吾以降,讲的就是他的 生日。据学者考证,这一天就是屈原生日,这一天是楚宣王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 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按照古人的意思,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 利的,也就是说,屈原他的名得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天、地、人他都占了,所以屈原是 真正先天禀赋有内美,因此他引以为自豪。公元前318年前后,也就是屈原二十三四岁左右,屈原年轻时候颇有才干,按照史记里 面说啊,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也就说屈原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好,精

8、通政治的兴衰 变化,而且口才非常好,再加上屈原出身于王室公族,他是楚王本家,而且在当时楚国有三大贵族, 姓屈的,姓锦的,姓赵的都是楚王本家。他出身贵族,所以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楚怀王封为左 徒,左徒这个职务,地位仅次于令尹。令尹相当于我们后世叫做宰相,叫相国,那么在楚国不叫相, 楚国叫令尹,而屈原的左徒仅次于令尹。屈原担任左徒职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 遇宾客,应对诸侯,这是史记里面记载的,也就是说屈原担任左徒,对内跟楚怀王商议国家改革 大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对夕卜要接待诸侯,参与外交事务,屈原他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对内则讲要休 民法度,举贤授能,对外主张是联齐抗秦统一中国,那

9、么这个时期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 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图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美政时期,屈原把他的理想叫做美政。屈原出身贵族但是他却不安于既得利益,毕生坚持改革的理想,追求美政,也就是改革内政 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振兴楚国,进而由楚国来统一全中国,显然这个理想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进 步的,屈原在他的诗里面这样写到,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 蟆。意思就说我禀承先君功烈,而照耀后世,要声明法度,以席卷国事的疑惑,我要使国家富强,法 制井然而立,这样国君你就可以放心地把国事托付给改革之臣。屈原还这样写,对国家大事要章画志 墨,也就是应当申明规划,不忘法度。他反复强

10、调要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也就是说,说政 治上要举用贤者和能者,要遵守一定的规矩,而不要有偏颇,为了这些理想,屈原不懈地追寻。他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按照通常的观念,以屈原的身份,贵族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在楚国有旧贵族把持朝政这个环 节当中,随波逐流,因为他是有既得利益的,如果说既得利益,屈原也有机得利益,你看他二十几岁 当左徒,恐怕很大原因就是他是贵族嘛,所以他如果不顾国家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前途,而满足于自 己的既得利益的话,那么他就可以随波逐流,但是屈原没有这样,他不同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 并且由此而受到黑暗势力的残酷的迫害和打击。

11、在这种残酷迫害和打击面前屈原没有低头,他奋起揭露旧贵族同他们作斗争,正是在这样一个斗争当中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也就是屈原的人格有什么表现呢?他敢斗争,他在他的诗里面无情地揭露旧贵族集团争权夺利贪婪嫉妒、倚仗权势,蔑视法度的 丑恶行为,他这样写到,说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众人都争先恐后地看谁更贪婪,贪财 好利全然不知满足,正因为是这些旧贵族集团保持朝政,贪婪嫉妒,结党营私,所以在楚国形成了一 股不可抗拒的黑暗势力,形成了一个溷浊的社会环境,屈原在他诗里面用得很多的一个词,世溷浊, 这个环境很溷浊,他说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也就是说举世溷浊,没人理解我的志向,没有 知己可以向他谈谈

12、心。但是在这个溷浊环境当中屈原并没有低头,没有屈服,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 想,始终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敢于斗争,而且,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 犹未变,也就是说,只要是我所热爱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让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绝不 后悔,那怕把我五马分尸我也绝不改变,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啊,这是屈原的一种人格,所以后世我们 说坚持真理,一定要有一种什么精神呢?九死未悔的精神,那么屈原这种斗争精神,成为后世,成为 历代仁人志士所效法的一种节操一种人格。屈原受到楚王信用时间不长,也就是屈原三十岁左右,那么这个时期是楚国历史上由胜而衰 的一个转折关头,也是屈原第一次遭受挫折打击被楚

13、王疏远的时期。这个时期楚国内政外交上发生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内政上的事情,在内政上就发生了屈原和楚国的上官大夫之间的一场斗争。 楚王让屈原起草改革的宪令, 这个起草的宪令,这个法令,还没有公布以前,应该属于保密的,但是, 代表着楚国旧贵族集团利益的上官大夫却想先睹为快,想先看一看这些法令里面有对他们不利的,他就要屈原交出来,屈原不给他。屈原不给他,那么上官大夫就到楚王那儿去进谗言,说大王,你信任 屈原,让他起草宪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屈原每颁布一个宪令,每起草一个宪令都说,非我 莫能为也,都是我的功劳,楚国除了屈原我之外,谁能够领导改革?就把大王不放在眼里。于是楚怀 王非常生气,盛

14、怒,于是疏远了屈平,屈原被楚王疏远之后不久,就由左徒改任三闾大夫。三闾大夫 是个什么职务呢?主要职责有三条,第一条掌管楚国的贵族三世的谱牒,就管家务事,管三大公族的家务事;第二件事情就主持宗庙祭祀的典礼,楚王要祭祖先祭天地由屈原来主持;第三教育贵族子 弟,当老师。这三个职能大家看一看,他都不能够参与政治,也就是说,从此屈原被排除在楚国的政 治核心之外。这对屈原来讲是个莫大的打击,那么此外,楚国的改革也因此而终止了,这是一件大事 情,内政上的大事情。而这个大事情你们看,屈原在这个斗争当中,他失败了,上官大夫占了上风, 楚王听信了旧贵族集团的意见,疏远了屈原。另一件大事情就是外交上的大事情,那么在

15、这期间发生了楚国被秦国的谋臣张仪所骗,被张 仪欺骗一种丧权辱国的事件。在楚怀王 16年,也就是公元前313年的时候,秦国的国君秦惠王,派 张仪到楚国来,带了很多钱。张仪到楚国来以后,就贿赂楚国的这些权奸,奸臣们,来说服楚王,要 求楚王和齐国断交。因为我们说了屈原生的背景就是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之前,楚国和齐国是 联盟关系,来共同对抗强秦,秦国就要拆散这个联盟,就要求楚国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然后交换的 条件是什么呢?秦国就提出来, 拿六百里土地补偿楚国。如果是很明智的国君这个条件对他没有什么 诱惑力,但是楚王很昏暇,再加上疏远了屈原,他看不到这一点。于是他很贪婪,有六百里土地,那 好,我们跟

16、齐国绝交,绝交之后,然后楚王就派使者去秦国去,去找张仪,因为张仪中间牵的线,说 索要六百里土地,现在我们跟齐国已经绝交了,六百里土地给我。张仪不出来见,找一次他不出来, 找两次他不出来,说他受伤了,坐车摔断腿了,摔伤腿了,不见他,不见楚国的使者。那么楚王一听说秦国是不是怪我们跟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呢?于是派一个人到齐国去,在朝廷之上痛骂齐王。齐王很生气我们本来是盟友,你现在不跟我友好了不说,你还派人当面来骂我,于是齐国说,坚决跟楚国断 绝关系,而且齐国跟秦国结成联盟了,这样楚国就孤立了。楚王认为我现在跟齐国彻底地断了,再派 人到秦国去索要土地,这一次张仪出来了,张仪说,我什么时候说过六百里土地,我只说过,六里土 地补偿给你,交换条件是六里土地。六里土地只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村,这显然是侮辱了楚国,显 然是戏弄了楚国,愚弄了楚国,于是楚王大怒,决定发兵攻打秦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