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7471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四级语文上全册教师教学案(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课题老师,您好!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教 具投影、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在你的几年学校生活中,哪些教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班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老师,您好!(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体会感情1

2、、 师配乐范读。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教师投影出示学生朗读中存在问题较多的诗句,加以示范和指导。5、指导讨论:从这首诗歌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三、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对“崇、涌、塑”等字进行书写指导。四、总结下课,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语;2、 练习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谈对教师的了解,重点谈对教师工作的认识。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自评互评,重在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重点交流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3、、 练习描红,书写生字。3、 读一读并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教学资料老师,我想对您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 您是蓝天, 您是火红的太阳, 我就是白云, 我就是土坡上刚萌芽的小苗, 在您宽阔的胸怀里畅游! 在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老师,我想对您说, 老师,您多么伟大, 您是安全的港湾, 多么亲切,多么慈祥, 我就是一只扬帆的小船, 您用自己的一生, 在您平静的碧波里荡漾! 培养了多少国家栋梁! 老师,我想对您说, 您是一首动人的乐曲, 我就是乐谱上流动的音符, 在您充满爱的旋律中跳跃!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课题老师,您好!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课文。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教 具投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老师,您好!这首诗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板书课题)二、感情朗读,体会感情1、指导: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点拔: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老师的哪些所作所为令你感动。2、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引导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4)投影出示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

5、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点拔: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三、 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四、 小练笔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五、总结下课朗读诗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诗句内容的理解(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先有感情

6、地朗读这些诗句,再想一想一些重点词语的象征义,加以体会,用春晖比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朝霞比喻教师的教导像早晨的霞光,给我们带来光明、美好的新的一天;春蚕则让人联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它喻指辛勤劳动的老师;理想的丝线是用来比喻教师辛勤劳动的工作成果;甘露用来比喻教师付出的心血;最后把学生比喻成茁壮的新苗和幸福开放的鲜花。 指名读;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2、 各自起笔。3、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板书设计老师,你好!事业崇高 事

7、业美好浸透心血、蕴含辛劳 编织理想、培育幼苗时代飞速前进 鲜花幸福开放(敬爱、赞美、祝福)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课题但愿人长久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重难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作者苏轼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 具投影、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了解内容 1、投影出示要求(1)练读课文后生字。(2)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8、,理解词义。(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观赏 但愿 宽慰 隐藏(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4、指导朗读水调歌头这首词,重点是朗读后面几句话。三、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对“屈、悲、缺”等字进行书写指导。 3、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意思的词语。四、总结下课,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听录音,感受水调歌头这首诗歌描绘的意境。了解苏轼生平。齐读课题。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

9、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 练习朗读自己课文。(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生思考后自由作答练习朗读背诵2、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教学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词境界阔大,风格豪放,是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

10、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课题但愿人长久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 具投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齐读水调歌头。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感情朗读,体会感情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

11、与理解。师板书:心绪不宁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师板书:埋怨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师板书:宽慰(3) 师生一起朗读水调歌头三 总结课文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

12、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齐读课题(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2小节朗读的欢喜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 理解第四小节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埋怨月亮的话(1) 自由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4)再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2、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板书设计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课题古诗两首望洞庭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了解这首诗内容,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 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具投影、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