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7221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发展大战略 促进宣恩新跨越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发展大战略 共促宣恩新跨越,省理论宣讲员、县委党校副校长 娄佰才 2012年10月11日,关于发展战略,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因此发展战略是指一种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的蓝图。 国家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 省级层面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中部崛起战略支点(长期) 州级层面武陵山试验区、“三州战略” 全国先进自治州(长期) 县级层面“四个翻番、四个突破、四个提高” 构筑发展快车道(长期),一、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社会 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2、六大建设: 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党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 具体制度(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全国区域经济战略大架构,东部发展领跑中国经济 西部开发中国富强的关键 振兴东北再振工业雄风 中部崛起挺起中国的腰板,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版图,东部沿海地区,中部腹地,西部大开发战略,二、省级战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就是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

3、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将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形成区域全覆盖、各级全统筹、多载体支撑、多平台推进的战略体系。,中部崛起战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6年3月2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崛起”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在中国整体发展布局中走出了关键之棋。,“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武汉城市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长

4、江经济带,“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现代服务业基地 综合交通枢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武汉为主 襄宜为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至武汉市界,南至江夏区五里界镇的大屋陈社区,西与江夏区藏龙岛和武汉市洪山区接壤,北以东湖风景旅游区、化工新城和长江为界,总规划用地面积约518平方公里。,大别山革命老区,范围以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主,具体包括孝感市的大悟县、孝昌县,黄冈市的红安县、麻城市等8个县市。,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三、州级战略,武陵山试验区 “三州战略”(产业兴州、生态立州、开放活州) 全国先

5、进自治州(经济繁荣、山川秀美、开放文明、社会和谐),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华中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矿产工业基地和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进入全国自治州先进行列。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构筑覆盖全州各县市、辐射整个武陵山区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建成州城至县市“两小时交通圈”。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6、宜旅。,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反腐倡廉建

7、设取得新成效,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县级战略,中共宣恩县第十四次党代会2011年11月1日至3日在宣恩礼堂召开。,县委书记曾德权代表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构筑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为宣恩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报告。,中共宣恩县委第十四届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张付松、范涌、朱瑾、覃遵国、曾德权、习覃、吴卫平、朱鹏程、黄同元、岳东,按照“打基础、兴产业、提速度、强实力、促和谐”的要求,始终坚持走特色发展、富民强县、城乡共建和协调发展之路,全力推进产业大发展、基础大改善、社会大和谐、党建水平大提高。,未来五年的工作定位,围绕“三个转变、四个建成、五个宣恩”的总体目标,力争到

8、2016年,实现四个翻番、四个突破、四个提高。 四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66.5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分别达到4亿元和2.8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7000元以上;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达到120亿元以上。 四个突破,即: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上有新突破;在资源型工业发展上有新突破;在生态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上有新突破;在城镇建设彰显特色上有新突破。 四个提高,即: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关于宣恩发展的现状,经济纵向比:成就巨大 横向比:差距不

9、小(规模小、速度慢、后劲差) 政治风清气正 社会公平正义还有进步的空间 文化底蕴深厚 挖掘不够 社会和谐稳定 管理创新不够 生态环境优美 开发利用不够 党建基础工作扎实 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将进一步深化,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纵深推进,国家投入更多地向基层、民生和贫困地区倾斜。 二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深入开展“616”对口帮扶、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率先启动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注入了强大活力。 三是随着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的通车,恩(施)来(凤)、恩(施)黔(江)、五(峰)来(凤)高速公路的兴建,制约我县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彻底打破,为我们进一步吸引大投入、推进大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不断探索、克难奋进,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积累了产业培植、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五是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促和谐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氛围,使我们具备了确立更高目标谋求更大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机遇,关于宣恩未来跨越发展的对策,经济全州第二梯队进入第一梯队 工业、农业、第三产业 政治行政管理改革、司法制度改革 文化民族文化 社会教育(办一中)、卫生(办医院)、管理创新 生态保护、开发利用、发展 党建重点是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的保护与使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