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71792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明治维新,1868-1873年,1、内因:,广大人民贫困化,纷纷反抗(主要力量),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社会基础),随商品经济发展,统治阶级内部分化(领导核心),2、外因:西方入侵,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激化国内阶级矛盾,加剧幕府危机。,3、政治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经济上: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上:实行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式军 队,准备对外扩张,,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2、大力发展近代

2、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3、取消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实现形式上的平等。,1、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确认土地私有权,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废除关卡、兴办工厂,除旧布新 缓和矛盾 富国强兵,巩固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政权;学西方,增国力,强民族,近代化,明治维新目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积极:,(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为亚洲国家爱国志士改造社会提供经验。,

3、消极:,(1)日本仍然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天皇制、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2)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1)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无实权和顽固派

4、强大,无法推行。,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发布的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行。,具体措施,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顽固派力量强大。,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领导力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社会背景,戊戌变法,明治维新,项目,根据革命的任务,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可分为两类: (1)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和统一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5、、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从背景看:改革或统一前这些国家尚处在封建统治下,工业资本主义已有显著发展(日本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统治或旧的统治秩序发生了尖锐矛盾,无论是农奴制、幕府统治,还是分裂割据、外族压迫,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任务和性质看:其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革或统一战争。 1)采取自上而下方式的原因是: A、由于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日本的资产阶级还在形成中;俄国的资产阶级还未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德国和意大利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B、原来的统治者认识到变革能够维护或扩大自己的统治。沙皇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普鲁士和撒丁王

6、国是势力的延伸,三、晚期资产阶级革命特点和规律,2)革命的任务和性质不是由实施者的阶级属性决定的,而是由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地位决定的。如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从历史作用看:标志着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但由于改革或统一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如英国议会改革、法国二月革命和美国南北战争都属于这一类。 从背景看: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通过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

7、治。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统治阶级中的某个阶层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革命的任务及其性质看:推翻工场手工业时期掌权的资产阶级某个阶层的统治,进一步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类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革命的结果和作用看:工业资产阶级独掌或分享政权,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课堂小结,1、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期,中国向近代化转变出现哪些变化?,4、美国维护统一和德国、意大利统一给我们解决统一问题的启示,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8、?分别举例说明,并分析原因。,方式,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背景,内容,结果,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性质,领导,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相同点,不同点,随着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

9、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矛盾尖锐,北美人民掀起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民族独立(美),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造成这两个国家的落后,阶级矛盾尖锐,为了巩固统治,统治阶级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自上而下改革(俄日),这两个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而资产阶级力量较小,所以采用了王朝战争的形式,王朝战争(德意),主要国家选择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取决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表现为革命爆发时的背景,这两个国家的封建专制同志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矛盾非常尖锐,暴力革命(英法),认识,原因,方式

10、,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及原因,(1)美国维护统一的经验教训:面对南方奴隶主分裂国家,林肯政府在妥协无望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坚决用战争方式维护统一,坚决反对英国干涉美国统一。 (2)德国和意大利实现统一的经验教训:都采取了王朝战争形式,都有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核心人物,都要排除阻碍统一的强大势力。 意大利的统一更多地借助了外国的帮助,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人民的起义和斗争也起很大作用。,4、美国维护统一和德国、意大利统一给我们解决统一问题的启示,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此回答14题: 1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1、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B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2下列有关美国宅地法的表述,正确的是是在战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实施的把西部土地分块出售,地价在十年内付清有利于美国西部的开发有利于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3下列有关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是的表述,正确的是 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的利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有利日本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课堂练习,D,B,C,4下列有关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正确评价是 美国和法国都属于小农资本主义经济普鲁士是容克庄园经济,含有资本主义因素各国走不同

12、的道路,是由其国情决定的都促进了该国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A B C D 5林肯在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此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A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D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 D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6与德意志统一相比,19世纪意大利统一的不同之处是 A先统一北方,再统一南方 B通过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C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D结束了异族压迫局面,B,A,D,7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

13、是 A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 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819世纪最后30多年里,美国工业发展迅猛,社会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A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资本 B消除了种族歧视 C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D北方赢得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9.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绐特权资本家,B,D,C,10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

14、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这主要是由于 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 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 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 11.通过推行改革使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明治天皇 C俾斯麦 D甘地12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1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

15、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B,B,B,D,14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 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 B C D 15.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16.世

16、界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途径不尽相同,德国的道路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王朝统一战争 D.社会改良运动 1719世纪中期,采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从而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是 A英国 B. 美国 C.俄国 D法国,A,B,C,C,18美国内战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经济的主要差异在 原料和市场方面 殖民政策方面 美国的扩张政策方面 劳动者的地位方面 A. B C D 19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 B C. D 20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 A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 B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D,C,2119世纪6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