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7174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前夕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1、以欧洲为中心 ,英国居于领导地位,德国向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挑战;美国独霸美洲。 2、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在欧洲形成了三大基本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3、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20世纪的世界格局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存在矛盾: 调整: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 瓦解:,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

2、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雅尔塔体系,雅 尔 塔 体 系,含义: 内容 实质 影响 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出现;1956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是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重要的双边关系,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联盟,最后打败法国,形成维也纳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4年英法调整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利害冲突,缔结协约,共同对敌。一战中英法协同

3、作战,打败德国 战后初期: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国联成立后,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三四十年代: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推行共同的外交及防务政策,1986年以后,英法同为欧盟成员国。,英 法 关 系,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拿破仑帝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联盟,反射法国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尖锐,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一战中,法德在西线对抗,德国失败 战后初

4、期: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 三四十年代:30年代,法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二战初期,法国败亡,后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抵抗德国侵略 二战后:二战结束,法国等西方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与西德同为北约成员国,并一致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法 德 关 系,19世纪中期:1853年美国打开日本大门,日本开始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19世纪末:美国扶日抗俄,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及侵略朝鲜 一战前后:一战期间,日本趁机在中国及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日本暂时独霸中国;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三四十年代: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并抛出“大东亚共荣圈”

5、,美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迫使日本投降 二战后: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按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朝鲜战争后,美国大力扶植日本,将其变为冷战的前沿;70年代以来,日本通美国展开经济竞争,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冷战结束后,日本提出建立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美 日 关 系,18世纪晚期,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彻底摆脱了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 一战前后:一战后期,美国为捞取战利品而参加战争;战后美国推出“十四点原则”,企图控制欧洲,但由于英法的抵制为达到目的 三四十年代: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二战中,

6、美国与欧洲大国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 二战后: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等,从政治经济上控制了西欧,西欧唯美国马首是瞻;70年代西欧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严重动摇;90年代以来,美欧之间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美 欧 关 系,主要国家的重要对外政策,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美国的“金元外交”“中立”政策、在中国问题上的门户开放政策、扶蒋政策,杜鲁门主义、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主义等 日本的大陆政策,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含义:大陆政策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实施

7、,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先后经历了联合抗法(拿破仑战争时期组织反法同盟打败法国)联合败俄(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法国打败俄国)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联合法俄击败德国)扶德抑法(一战后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并从政治、经济方面对德国加以扶植)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纵容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英国能够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实力决定: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国家,掌握海上霸权,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国家利益决定:英国为了掌握欧洲霸权而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客观条件决定: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以外,对于欧洲大陆上的强国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欧洲大陆上

8、的法、俄、德等国为争夺大陆霸权而进行的斗争从未停止,也为英国推行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与他们的军国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各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实力包括:稳定的政治局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四个方面决定了一个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 各国的意识形态。一些大国总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造成国际矛盾。 各国的国内斗争。近代民主制度下,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互相攻

9、击,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地缘政治的存在。不是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国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特定的国家关系。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势力均等政策,中国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这都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表现。,近现代重要的国际性战争,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国进行的战争 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

10、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19501953 侵越战争:60年代初到1973年,重要国际会议,巴黎和会:1919年 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 慕尼黑会议:1938年德国慕尼黑 开罗会议:1943年冬埃及开罗 德黑兰会议:1943年冬伊朗德黑兰 雅尔塔会议:1945年于苏联的雅尔塔 波茨坦会议:1945年夏于德国波茨坦,近代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一战前,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欧洲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中心。一战后,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表现为美国势力的大大增强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原因是欧洲国家在历次战争中不断削弱、一战后美日两国实力增强,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等。,二战后,美苏两

11、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这是因为二战使西欧各国进一步削弱,而苏联成为唯一能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事务和地区形势,它表明国际中心舞台呈现多元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于世界经济力量的结构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出现:世界力量多极化是两级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 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二世界国家的壮大。 对世界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国际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国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