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

上传人:dr****lb 文档编号:141770712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密云区一模语文答案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云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2020.4一、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旨在通过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式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5G技术为AI、VR/AR、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5G技术的超高网速带动了人工智能、VR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到智慧教育中,让学习有了更逼真的沉浸式体验感。5G+AR/V

2、R,使远程教育更有趣、更生动。教学内容海量共享、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学生与教师相隔万里也能充分互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多维度虚拟教育场景构建中,远程教学将5G、全息远程技术、AR/VR和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习者可以沉浸其中,有更真实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教室要实现5G信号覆盖,学生佩戴VR眼镜,心随景动,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5G将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给师生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直播效果,大大缩短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5G应用于教育扶贫,解决了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薄弱等问题,缓解了教育资源贫乏,促进了教育平等。5G远程教育可实现远程直播、在线点播、

3、异地教学,并能与名师进行教学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跨区域、智能化的教学交流。5G技术保证了安全和速度,为智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它可以模拟高难度的、难以实现的场景教学;可以助力高精尖的专业培训;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还原历史面貌,再现科普教育情境;借助5G+AR/VR技术,还可以模拟同步互动学习环境。5G+AI使教学过程更懂你、更贴心、更智能。5G+AI技术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爱好、特长等个人信息,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借助全方位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智能性。(取材于贾颖等人的文章,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智慧教

4、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慧教育就是教育的信息化,需要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B智慧教育可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C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现代技术特点。D智慧教育将会促进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2下列材料能准确解说第四段横线处内容的一项是(3分)A给“真”人做手术,把一辆“真”车拆装一遍。B用VR开飞机,用VR模拟地震现场等教学场景。C让学生“站在”塞纳河边与法国人畅快地聊天。D模拟历史博物馆、深海、太空等不同教学情境。材料二5G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它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网络缓慢,但

5、是5G覆盖的话不仅可以让传输更快,还可能让移动学习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5G的特性将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5G将在4G的基础上,将网速提高100倍左右,达到每秒20Gbps,网速的提高支撑起了高集成设备的产生,同时一些如VR眼镜等富媒体虚拟产品也能够得以应用。5G时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地方都会有高速网络存在,学校不用再单独搭建校园网络,并且通过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校园内用网的管控。5G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耗将会非常低,目前4G智能手机一天下来电量就用完了,但以后你随身携带的手机,可能一个星期、一个月仅需充一次电,如此一来将极大的减少学校用电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家校互联问题。在5G时代,校

6、园安全体系将实现全新升级,通过将不安全、不文明的信息屏蔽在校园之外,减少社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保护学校数据的安全。“5G+智慧校园”将会拥有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校园可以实现5G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消费,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借助科技发展,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科学、智能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5G网络下的智慧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时间,扩展空间,方便随时随地学习,通过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教育自动化。(取材于网络文章,有删改)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的5G特性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高速度 B泛在网 C便携性 D安全性高材料三5G的应用具体到教育领域

7、,联系比较密切的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安防、智慧教室等。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在5G时代将得到彻底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将受到严格控制,其他智能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众多的终端设备将集成于一个小巧的穿戴设备中,实现多种功能的汇总。5G应用到教育领域让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而现阶段5G学校也面临着挑战。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目前从政策层面还不太明朗。5G研发的初期,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系统技术来看,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发展都不错,但是某一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滤波器等对产业有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应用落地难。同时

8、,5G校园网络的搭建成本也会提高,这也増加了普通学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应用5G技术的难度。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尚需探索。在5G环境支持下智慧教育的演进趋势分为5个阶段:5G初始应用阶段,5G标准发展成熟阶段,5G终端模块成熟阶段,5G教育网络成熟阶段,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几个阶段层层递进,反映出5G网络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推动作用,而在整个变革过程中,每个阶段将以小步调的形式实现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当下5G网络环境尚处于调试阶段,也缺乏5G下各类网络应用和融合的标准,所以在此阶段需要一方面探索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探索5G教育应用的标准。根据“智慧教育演进路线图”显

9、示,要进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5年以上。这一变革将是5G+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5G教育网络环境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当上述网络构建完成后,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也要进行变革,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大规模提升。(取材于梁希理等人的文章,有删改)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控制。B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的可行性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C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已经基本确立,并把智慧教育的演进分为初始应用等五个阶段。D要进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要探索

10、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等。5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5G背景下的教育将面临着怎样的变革与挑战。(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氾论训(节选)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里之行,未足大举。夫颜喙聚,梁父之大盗也,而为齐忠臣。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侩也,而为文侯师。景阳淫酒,被发而御于妇人,成服诸侯。此三人者,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灭者,其略得也。季襄、陈仲子立节抗行,不入污君之朝,不

11、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不能存亡接绝者何?小节伸而大略屈。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霸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正而不以割,博通而不以訾,文武而不以责。求于人则任以人,自修则以道德。责人以人,易偿也;自修以道德,难为也。难为则行高矣,易偿则求澹矣。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颣。然天下宝之者何也?其小恶不足妨大美也。今志人之所短也,而忘人之所修,而求得其贤乎天下,则难矣。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而其美有存焉者矣

12、。众人见其位之卑贱,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以为不肖。及其为天子三公,而立为诸侯贤相,乃始信于异众也。夫伊尹发于鼎俎之间,太公出于屠酤之肆,百里奚兴于牛颔之下,洗之以汤沐,祓之以爟火,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内不惭于国家,外不愧于诸侯,因符势有以内合。故未有功而知其贤者,尧之知舜;功成事立而知其贤者,市人之知舜也。若释求贤之度数,而求之于朝肆草莽之中,则其失人也必多矣。何也?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注】澹:通“赡”。足;满足。颣:缺点,毛病。度数:标准,准则。(取材于淮南子,有删改)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其略行 略行:大致的行为B未足大举 大举:重

13、用C立节抗行 抗行:坚持高尚的行为D今志人之所短也 志:记着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求于一人则任以人力 以为不肖B市人之知舜也 晋国之大驵侩也C及其为天子三公 而为齐忠臣D夫发于鼎俎之间 外不愧于诸侯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失贤之数也 这就会失去众多的贤才B无问其小节 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C.不足以为累 不应该成为他的累赘D訾行者不容于众 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不会被众人所容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引用诸多事例进一步说明一些古人虽然犯了错,但因为优点大于缺点,他们最终还可称为贤才。B作者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陈述观点

14、,意在提醒管理者辩证地看待属下,要明确选贤才的标准和原则。C作者举季襄、陈仲子的正面事例,是为了赞扬他们的品德高尚,行为清高,即使饿死也要坚守节操。D作者认为君子应端正耿直又不锋芒毕露,博学多才而又不嘲讽别人,文武双全而又不因此苛求别人。10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与本文作者的观点有何不同?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论语宪问周公谓鲁公

15、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注】命:外交辞令。裨谌:人名。行人:官名。东里:地名。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大夫的家臣。(1)在论语中,孔子对如何使用人才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孔子的用人观。(2分)(2)关于“君子不施其亲”中“施”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为“怠慢”,而石永楙在论语正中解释为“赦宥”。结合两种不同的解释分别翻译横线处的句子,并说说各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4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12分)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