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76847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90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 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 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 和计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是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的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培养基中KH2PO4等的作用之一是作为缓冲剂保持pH 稳定 D若实验组菌落平均数为37 个/平板,空白对照平板上有 3 个菌落,则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为 34 个/ 平板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土壤中

2、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 梯度稀释后的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 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详解】 A、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不能以CO2作为碳源, A 错误; B、倒平板时,不能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微生物污染,正确的做法是: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 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 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 皿盖, B 错误; C、无机盐可以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 稳定,所以培养基中 KH2PO4等的作用之一是作为缓冲 剂保持 pH 稳定, C正确; D

3、、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若空白对照组出现菌落,说明操作过程中存 在微生物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D 错误。 故选 C。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 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 视野最暗的是 AB C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1、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像与装片的距离视野范围 高倍镜大少暗近小 低倍镜小多亮远大 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 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 晰。 【详解】 由分析可知:视野最暗的

4、是高倍镜下的视野,其细胞特征是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故C 符合题意, C正确。 故选 C。 3跳蝻腹节绿条纹对黄条纹为显性,由基因A、a 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某沙化草原不同区域 的跳蝻腹节表现型,并计算了A 基因频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沙化草地M 区绿草地 L区沙化草地N 区 绿条纹频率136 191 146 A 基因频率12 17 14 A跳蝻 A 基因频率低是导致M 区草地比N 区草地沙化严重的原因 B草地沙化及天敌捕食等环境因素是跳蝻腹节颜色进化的外因 CM 区与 N 区存在的地理隔离将导致两个地区的跳蝻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D三个调查区的杂合绿条纹跳蝻所占比例的大小

5、关系是LNM 【答案】 B 【解析】 【分析】 遗传平衡定律: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 提下,种群是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p2表示 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 表示 Aa 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 aa 基因型的频率。其中p 是 A 基因的频率;q 是 a 基因的频率。基因型频率之和应 等于 1,即 p2+ 2pq + q2 = 1 【详解】 A、跳蝻 A 基因频率低是N 区和 M 区草地沙化对A 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A 错误; B、草地沙化及天敌捕食等环境因素对跳蝻的黄条纹性状进行了定向选择,是跳蝻腹节颜色进化的

6、外因,B 正确; C、M 区与 N 区是某沙化草原不同地区,两地区的地理隔离不会导致两个地区的跳蝻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C 错误; D、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三个调查区的杂合绿条纹跳蝻所占比例依次为1.32、 1.42、1.48,因此三地 区的大小关系是N L M,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熟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进化理论解答有关物种形成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 14CO 2,48h 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 14C 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 14C量占植株14C 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正确叙述是: () A

7、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 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说明了发育晚期,遮光70%条件下更有利于光合产物分配到种子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 本实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也研究了不同 的光照强度对器官积累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有机物的积累与分配。 【详解】 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A 错误; B、由图可看出,发育早期,正常光照和遮光70%

8、条件下,营养器官中所含 14C量占植株14C 总量的比例均 高于生殖器官中所含 14C 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由此推出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 到营养器官,B正确; C、遮光 70%条件下,发育早期(1-2)分配到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远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光合产物 量,而到了发育的中后期(3-5) ,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C 错误; D、由图可知,发育晚期(5) ,正常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光合产物分配到种子, D 错误。 故选 B。 5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 、乙烯利(乙烯释放剂)分别处理大豆下胚轴插条得到的实验结果。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9、) A激素的浓度和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自变量 B乙烯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根据该实验结果均不能得到生长素和乙烯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 100 mol/L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共同作用时,促进插条生根的效果最佳 【答案】 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 落果等; 2.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A错误; B、用浓度为50 umol/L 乙烯利处理插条时对生根的影响表现为抑

10、制,而浓度为 100 umol/L 的处理表现为 促进, B 错误; C、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10100umol/L 之间,最适乙烯利浓度在 50-20umol/L 之间,故该实 验均没有得到生长素和乙烯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正确; D、该实验没有生长素和乙烯利共同处理时对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不能得出共同作用的实验结果,D 错 误。 故选 C。 6酸雨指pH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 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

11、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目信息“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 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可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 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 意; 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 丰富度, C不符合题意; 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 不符合题意。 【点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

12、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 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判断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是正确解答该题的 关键。 7图示为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链为编码链,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结合后沿整条DNA 长链运行 B合成的RNA 要在细胞溶胶中加工成熟后才能通过核孔 C tRNA 、 多肽、组成 的 rRNA 和蛋白质都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D翻译时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从左向右移动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

13、基因表达 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 聚合酶进行,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 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每个mRNA 携带由遗传密码编码的蛋白质合成信息即三联体。图中 为模板链, 为编码链, 为 mRNA, 为 tRNA, 为核糖体, 为多肽链。 【详解】 A、 链为编码链,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结合后并不是沿整条DNA 长链运行, A 错误; B、合成的RNA 要在细胞核中加工成熟后才能通过核孔,B 错误; C、基因形成RNA 产物以及 mRNA 被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都称为基因表达, tRNA

14、 、 多肽、组成 的 rRNA 和蛋白质都是基因表达的产物,C正确; D、翻译时有氢键的形成(mRNA 的密码子和tRNA 的反密码子的配对)和断裂(tRNA 离开时), 沿着 从左向右移动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D 错误。 故选 C。 8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 Z 基因的水稻( 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 NaHSO3, 24h 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 株 8h 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

15、B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 C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D喷施 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 直接参加, 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 温度等影响。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 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 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详解】 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

16、,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场所位于线 粒体内膜, A 正确; 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 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B 错误; C、对比 W+H2O 组和 T+H2O 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 Z 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 W+H2O 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 组(胁迫和未胁迫) ,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 减小(差值减小) ,因此基因Z 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 正确; D、对比 W+H2O 组和 W+NaHSO3组,喷施 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 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 D正确。 故选 B。 9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4 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 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