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176700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教学设计 2019-2-12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 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 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 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 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和民族

2、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难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北京人。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 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3.3.教学用具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4.标签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小的时候,总喜欢缠着妈妈问:“我是从哪里来 的?”你们小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吗?你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那么人类最早的妈妈是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今天让我 们一起来上溯历史,揭开中华文明的第一篇,走近我们的远古祖先,探究他们 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 学生讲

3、述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故事。来源:Z&xx&k.Com 播放视频: 创设情境1:播放“人类进化的演示图”。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经科学考察证明:人类 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而来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看我国境内有哪些重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在这幅图中,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 (一)、元谋人的生活。 师生共同学习元谋人生活情况。 可惜由于考古资料的有限,我们对元谋人的活动还所知不多。 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我国远古人类生活的是北京人遗址。 (二)、北京人的生活。 师生共同了解北京人生活时间、地点、环境等。 师:北京人长什么样子呢?由于有了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4、使我们终于能够揭 开北京人神秘的面纱。 创设情境2:多媒体显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胸像”、“北京人 采摘果实的想象图”进行古今人类对比活动。 这些说明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什么样的特征。这是北京人和现代人在外 貌特征上的不同点。 同学们再对照北京人采摘果实的想象图,看看北京人和现代人在外貌特征 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出示北京人劳动图。 引导学生发现北京人主要从事的生产劳动、使用的劳动工具。 创设情境3:多媒体显示:韩非子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 不胜禽兽虫蛇。”来源:学科网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周口店以及周围地区有115种动 物,它们之中有中国鬣狗、肿骨鹿、犀

5、牛、剑齿虎、豪猪等严重威胁着北京人 的安全。 通过分析,师生共同得到结论: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为群居生活。(多媒体 显示一组火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火的使用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进步意义?(过渡)当年,我 国的考古学家在发掘北京人洞穴时,又意外发现了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生活。 创设情境4:多媒体显示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山顶洞人遗址 图。 师生共同了解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地点、环境。 学生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有了更大的进步?来源:学科网 师:这节课我们从探讨人类的起源问题入手,初步了解了我国境内的远古 人类。为了形成一个整体印象,我们一起来将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知识进行 表格归纳。请

6、同学们来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列表。 (学生以抢答形式完成表格) 课堂练习: 下面是小明想象并描述的“北京人的一天”,请找出与我们所学不符的地 方。 小明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北京人时代,看到北京人的生活。来源:学科网ZXXK 天刚刚亮,十几个男性北京人一起走出山洞,来到森林。 小明躲在草丛里仔细打量着他们,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戴着用骨 头串起来的项链。 他们有的手持木棍,有的拿着石块,石块被磨的非常锋利。 这时一只野猪窜了出来,北京人拿着手中的工具追赶并包围了野猪,向 野猪展开攻击,最后野猪筋疲力尽倒在地上 与此同时,留在洞中的女性北京人来到了洞边山坡上采集野果 当夕阳脉脉射入洞中的时候,

7、北京人回来了,一个北京人拿了两块石头 不断对砸,砸出的火星点燃了旁边的干草,大家坐在火堆旁,高兴的分享着今 天的收获。来源:学_科_网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工具制造、 用火情况、生活方式、观念和社会组织等方面都比北京人进步,在这个过程 中,其实什么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劳动正是劳动促使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不断 向高级阶段演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板书 一、元谋人的生活 二、北京人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的生活 第第 2 2 课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

8、 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 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代、制造陶器。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 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 出了巨大贡献,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学 习,使学生认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 制和贫富分化,这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阶级的产生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

9、法设计:教师讲授,学生分析、讨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 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 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 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年代和地域 2、生活情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弓箭的使用。 指导学生观看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了解这两个氏族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 并结合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提供一些有关图片资 料,使学生认识到

10、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制造出弓箭、鱼钩、鱼 叉等工具。结合政治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关系即由于生产工具 的改进,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在讲述原始农业的同时应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的国 家。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制陶业 出示彩图2以及补充的一些图片,介绍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并简单加以区分 陶、瓷的不同。重点介绍一下半坡的人面网纹盆,(这件彩陶盆上绘有人的头像,圆圆的 头,粗粗的眉,两眼眯成一条线,耳部各有一条小鱼紧连着,形象生动有趣,可以说是一 件珍贵的原始工艺美术

11、品。)多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给学生一方面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让 学生看到祖国博大精深的艺术。 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会挖水井 指导学生观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 复原图并向学生介绍半坡人建造的房屋式样有方、圆两种,通常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 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 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硬。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房顶用草 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 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 板上建长脊

12、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有了房 屋,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备虫蛇猛兽,定居比自然洞穴条件好多了。介绍完情况后再结合 图片试着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半坡或河姆渡居民复原的房屋。 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指导学生看书,指出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然后提 问: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处于什么阶段?在得到正确答案后,继续提问:他们有什么特征?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阶级区别,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年代:距今约四五千年 2、生活情况 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引导学生根据半坡、河姆渡居民被成为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因,分析为什么说

13、大汶口居 民已经进入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男子与妇女在劳动中所处的地位的改变) 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以及黑陶和白陶的制造 农业从遗址的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陶杯、陶瓶等酒器随葬品,这些东西间接地证明当 时粮食有了剩余。因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食用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把剩余的一部分粮 食用于酿酒。由于粮食有了剩余,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手工业 因此也有了发展。 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阶级 引导学生从:生产发展出现私有财产私有制出现,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 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这一过程去理解。 课后记:学习中注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进行总结

14、 说明,应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第第 3 3 课课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 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黄帝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难点: 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的原因;“禅让制”的含义。

15、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和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图; 炎黄战蚩尤图;祭黄 帝陵活动相关图片;出土农具的图片;PPT 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同学们,前面学习第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课后去阅读一些中国远古时代的故事。其 中有一篇叫黄帝战蚩尤 ,那是写一个黄河流域远古时代两个部落战争的故事。最后的结 局是什么,我想同学们已经清楚了。那么,黄帝除了打败蚩尤以外,还做了什么?为什么会 被奉为华夏族的祖先?我相信,我们学了这一课后,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好,下面我们就 来学习这一课的内容。 感知理解感知理解 一、炎黄联盟 1出示炎黄战蚩尤示意图,引导:请同学们在图中找

16、到炎帝、黄帝和蚩尤部落的位 置。然后说说自己从课外读物中了解到的关于炎黄战蚩尤的故事。 讲述:黄帝与炎帝是住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族,他们因争夺地盘发生战争,最终以黄帝获 胜而告终。从此黄帝声威远扬,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黄帝的势力不断壮大。再加上四方安 定,国泰民安,黄帝渐渐产生了享受一番的念头,于是大修宫殿都城,开始耽于享乐。九黎 族的首领见黄帝荒废政事,就起兵反叛。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场大战。黄帝的兵士被蚩 尤布下的毒雾包围,黄帝踏上指南车指挥他们冲出毒阵。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助战,黄帝请 天女帮忙,使风停雨散,并乘机打败了蚩尤。黄帝从此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并与炎帝精心 合作,和睦相处。两个部落共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2分析:我们介绍炎黄战胜蚩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知道黄帝通过一系列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