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176585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重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要点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市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202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及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落实年”总要求,围绕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市”总目标,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按照“政府理念创新+信息技术创新+政务流程创新+治理方式创新”四位一体架构,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不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助力全市打造“对标国际、全国一流、长三角最优”的

2、营商环境。一、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促进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增效(一)夯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支撑。一是夯实工作机制基础。探索建立政务服务大厅“无前台”服务机制,优化完善咨询、导办、帮办服务流程,构建“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服务”的“无前台”政务服务新模式。深化“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机制,不断优化调整板块设置,将不动产登记等依申请政务服务主题板块纳入无差别全科受理。健全部门审批用章规范化管理机制,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辟统一出证区,集中管理各进驻部门审批用章,彻底杜绝审批权在政务服务大厅外循环。二是夯实服务环境基础。加强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

3、作规范“服务大厅现场管理”“专用标志图形、管理和使用”等省级标准,合理设置智能导服区、收件区、审批区、出件区,实现“新大厅、新服务、新体验”。强化窗口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一员双岗”制等窗口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服务明星”和“优秀团队”评选,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三是夯实数据支撑基础。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进市县两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接入政务服务2.0平台,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重点推出一批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4、,实现“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存档零纸件”的智能“秒办”。(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增效。一是梳理集成便民利企“一件事”。聚焦民生关切、涉企服务、机关效能、信用体系、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在加快实现24件群众“一件事”和17件企业“一件事”协同高效办理、线下“一窗通办”的基础上,抓好场景模式下多业务协同“一件事”扩面、提升和标准化。二是探索政务服务“全市通办”试点。梳理一批办件量大、办事频率高、条件较成熟、与群众和企业关系紧密的政务服务事项,开发应用“全市通办”平台,按照“审批权属不变、数据网上流转、证照快递送达”模式,加快实现全市域政务服务一体化。三是深化长三角

5、政务服务一体化。聚焦毗邻地区群众和企业办事实际需求,深入梳理跨区域通办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设立“跨省通办”服务专窗,完善“异地通办”线上渠道,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四是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巩固提升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深入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深化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到竣工验收审批“最多80天”。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三)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扩面。一是向基层延伸。完善镇(街道)综合审批服务机构和平台设置,加强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并在经

6、济发达镇和重点镇探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办理,拓展“市民之窗”应用,完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模式,优化“就近能办”机制。二是向机关内部延伸。聚焦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资产、后勤管理等领域,推出一批机关内部联办“一件事”,完善机关内部协同办公平台,按照“在线办、通OA、钉应用、上下通、一件事”五位一体思路,实现机关内部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一件事”协同办理和集成服务。三是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聚焦群众和企业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推动融合创新,深入推进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科技、残疾人服

7、务等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二、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一)优化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一是编制长期发展规划。按照“整体、智治”的理念,统筹考虑智慧城市、数字XX推进思路,编制数字XX“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是完善建设管理体系。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出台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数据资源管理办法,逐步发布基础设施、数据、场景应用、安全等各类制度、技术标准和规则规范。建立过程管理体系,通过评建结合、以评促建,对全市信息化项目的“规、建、用、管、评”全生命周期实施过程管理。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营体系,探索实施PPP运营模式,改进运营服务管理,提升市场化服务品质。三是完善工作运行机

8、制。做好政府数字化转型、新型智慧城市的日常统计、信息报送和工作督办,建立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月度、季度督查通报力度,开展项目建设后评估。(二)夯实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一是迭代建设公共数据2.0平台。按照数据目录化、目录全局化、全局动态化的标准,整合政府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城市大数据中心、公共事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智慧时空大数据平台、公安数据中心等平台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交通出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就业、城建住房、社会救助、法律服务等一批市域治理专题数据库建设。完善公共数据开放目录,优先开放普惠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等6大

9、领域数据,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二是推进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整合。整合现有政务公有云、政务专有云资源,按照省政务云平台架构建设“政务一朵云”,完成“两地三中心”安全运行架构。加快政务外网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实施,加快视联网在智慧督查、社会治理、应急指挥、“雪亮工程”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保障基础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三是构建数字化治理大安全体系。编制政务云网络安全规范、考评指南,厘清安全责任主体和边界,完善安全监管和考核评价。提升态势感知、监控预警、分析研判、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政务外网信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采取分级授权、数据脱敏、行为监

10、控等安全手段,防范数据泄露、滥用、篡改风险。(三)创新数字化转型场景应用。一是推进掌上办事。迭代升级“浙里办”平台,聚焦医疗、交通、教育、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出优质服务专区,并将自建政务服务APP、微信公众号整合接入“X里办”,实现掌上办事“一端通办”。深化“一件事”改革系统集成,有序拓展民生和涉企“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实现网上、掌上联办。二是推进掌上办公。迭代升级“浙政钉”平台,完成消息、文件、服务专有化部署和数据迁移,实现安全可控。推动各级部门依托“浙政钉”开发办公、监管、决策类业务微应用,全面整合各类政务办公业务移动端,推进跨部门政务协同业务通过“浙政钉”电脑端(PC)、移动端办理。三是推

11、进掌上服务。完善市民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推进XX“数字市民”建设,实现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支付、电子银行卡、电子公交卡的五码融合应用,推动在政务服务、经济、出行、教育、健康、环保、城建、社区等领域应用场景创新。四是推进项目建设。在宏观政策仿真预测、市场监督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基金风险管理、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组织各地各部门应用大数据资源开发建设创新项目,提升服务民生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监管数据共享,全面提升监管数据汇聚质量,并依托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医疗、交通、邮政、环保等重点领域推行非接触式监管智能化应用,形成一批示范性项目。三、

12、加强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级(一)深化“互联网+”招标采购。一是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互通共享。贯彻落实浙江省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实施方案,围绕“简、优、压、减、降”要求,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限,减少办事材料,实现中标人“最多跑一次”,其他投标人“一次不用跑”;深化全市交易主体库、招标评标办法、电子评标系统、投标人CA锁、招标工具融合共享,促进全市交易“一个系统覆盖,一把CA通用”。二是推进在线投标开标。着力推进“无纸化投标”,消除全流程电子化的盲点、断点和堵点,实现各行业电子开评标全覆盖,抓好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在线不见面开标、异地评标试点;推进

13、“政采云”工程,协同织好政府采购“全省一张网”,做“云时代”政府采购工作领跑者。三是优化投标担保提交形式。不断拓展投标保证的提交形式,推广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电子保函的使用,实现电子保函在线提交、在线查核,依法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降低中小企业的投标负担。(二)固化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成果。一是深化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持续保持高压,配合相关部门纵深推进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做细做实常态化监管,充分发挥招投标综合管理部门、行政监督部门、公安部门的查处、移送、协办联合机制作用,形成招投标领域违法行为治理合力。二是完善招投标管理规则制度。根据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新要求,协助主管部门修改

14、完善XX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则,进一步提升全市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评标专家规范管理。紧盯评标专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做好业主代表管理,落实政府投资项目业主代表通过抽签方式产生,推行评审结果网上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一标一评”、“一标一跟踪”制度,加大评标专家涉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推进智慧监管。加快实现行政监督方式手段的电子化、智慧化,依托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推进行政监督部门、纪委(监委)、审计部门“三位一体”在线监测、在线监督,强化事中监管。(三)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保障水平。一是优化规范重大项目招投标工作。配合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实施XX市重大

15、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优化工作指引(暂行),优化重大项目招投标服务保障程序,提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效率,确保重大项目高效推进。二是抓好重点项目的精准服务。重点保障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快速路、城市有轨电车等百年百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的招投标服务,实行绿色通道、个服务,以周末无休的措施,保障第一时间开标,实现重点项目“早一天招标、早一天开工”的目标。三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导向的招投标市场监管体系,限制严重失信对象参与政府投资和国有投资项目招标采购活动,促进“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招标采购市场氛围形成。四是提升小型交易平台的服务能级。加强对小型招标采购平台的指导,完善小型建设工

16、程简易招标制度和规则,推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小型平台招标采购活动高效规范。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增强改革创新能力(一)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党建等三个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谋划改革发展服务的能力水平。二是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内部控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预算绩效管理、档案信息化等制度,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36条办法”,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深化“三服务”活动,推进反四风、转作风、树新风。(二)夯实机关党建。一是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扎实开展各类学习教育,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干净干事、勇立潮头的政务服务“红船铁军”。二是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