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4176526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NG加气站事故预防与预警方案1.1 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1.1.1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1)站内在各处安装摄像头,监控站点内日常活动。(2)站点内安装各种监控设施:罐区附近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火焰报警器、温度传感器、罐区监控摄像头等各种监控设施。(3)操作室内安装各类监控设备的显示器及报警器,操作人员在操作室内监控站内总体情况及罐区、作业区内运作情况。(4)操作人员每天定时到罐区及作业区查看情况,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罐区有无泄漏。1.1.2 采取的预防措施(1)加强加气站的火种管理,严禁烟火(火柴、香烟和打火机)和使用手机,机动车熄火加气。(2)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各定点配

2、置的消防器材、可燃气体报警仪、带压堵漏工具、防爆工具、储罐区喷淋系统、消防应急供水和应急电源和防护用品(包括正压空气呼吸器、急救药品等)情况,保持消防通路通畅,确保消防设备、抢险工具、设施和器具全部处于临战状态。(3)加强现场的检查,特别是防雷防静电的检查,确保防雷防静电有效。(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机泵设备转动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5)所有电气、仪表等均安装符合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对建筑物、储罐、管线、充装和传输设备设施采取了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6)加强电气管理,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发现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及线路绝缘老化,要及时更换电气设备、线路。(7)落实

3、有关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的检测、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的安全及使用处于正常状态。(8)发生火灾事故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堵漏、灭火措施。(9)加强预案演练工作,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 预警行动 1.2.1 事故预警条件(1)当某部位的可燃可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这个部位的可燃可爆气体探测仪将立即报警反馈到值班室,由值班人员立即到报警地点进行排查,直到故障排除。有任何异常,由值班室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2)通过液位监控,视频监控、定期巡查,发现事故征兆(如泄漏或火灾时),立即向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当发生下列事故时向外部预警:(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发

4、生泄漏事故;(3)发生冻伤事故。1.2.2 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各站点发生事故后,向站长、公司应急办公室电话或手机预警。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应急预警电话后,电话向政府有关部门预警。1.2.3 信息发布程序信息发布由应急指挥部发布。(1)值班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向总指挥报告。(2)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预警级别后,通知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预警信息,通知事故单位启动预警信号(或按警铃)。各应急组织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宣传、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3)预警发布内容: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

5、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1.3 信息报告与处置 1.3.1 报警、通信联络方式报警:当事故发生时,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电话后,立即停止与突发事件无关的联络。同时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24h应急值守电话:(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火警:119, 盗警:110, 急救电话:120(医院);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市燃气主管部门应急电话:市燃气集团电话:1.3.2 事故信息报告程序(1)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应按规定和程序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单位可以直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市住房建设局燃气处或110、119

6、、120等报告。(2)公司应急办公室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或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指示应急指挥部,应当于1小时内报市住房建设局燃气处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报。1.3.3 报告内容事故报告人在向上级报告事故(事件)时,应报告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伤亡情况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现场风向、可能的影响范围、后果,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的分布,其他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情况;事故现场应急抢救处置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事故的可控情况及消除和控制所需的处理时间等;事故初步原因判断;需要启动场外应急救援的事宜;事故报告人所在单位、姓名、职务和电话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