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764702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本章出思维导图1教材旁栏问题和练习及答案2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问题探讨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 Spallanzani, 17291799 )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讨论:1.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在金属笼内?【答案】便于取出实验材料(肉块),排除物理性消化对肉块的影响,确定其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答案】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答案】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

2、分解。一、酶的作用和本质探究与实践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答案】2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答案】不能。3.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答案】说明FeCl3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4.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说酶 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答案】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

3、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思考讨论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答案】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2.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争论是正常的。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别强调生物体或

4、细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更加有的放矢。3.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4.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你认为他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答案】萨姆纳历时9年,发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将酶提纯出来。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5.请给酶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提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练习

5、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酶对细胞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特点及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酶只有释放到细胞外才起作用C.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D.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2.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点是( D)A.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D.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二、拓展应用1. 在本节“探究实践”中,有同学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5号和6号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 mL过氧化氢溶液后,再向5号试管内加入滴煮沸过的肝脏研磨液,向6号试管内加入2滴蒸

6、憎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 。【提示】本小节“探究实践”涉及的自变量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包括温度和催化剂两个变量,1号试管中仅放置了过氧化氢溶液,可以起到对照作用。2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区别在于温度,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与1号试管的区别在于多了催化剂,3号试管与4号试管之间也可以起相互对照作用。加入2滴煮沸过的肝脏研磨液的5号试管,可以与加入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的4号试管做对照;同理,加入2滴蒸馏水的6号试管可以作为3号试管和4号试管的对照组。2.仔细阅读本节的“思考讨论”,通过完成下面的图解,体会巴斯德、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的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一篇短文,谈谈对科学发展过程的认识。【答案】巴斯德:发酵

7、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萨姆纳:酶是蛋白质。3.给你一份某种酶的结晶,你能设计实验检测它是不是蛋白质吗?请简略写岀实验步骤。想一想,在萨姆纳之前,为什么很难鉴定酶的本质?【提示】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很难鉴定酶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二、酶的特性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 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中的酶对肌肉组织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

8、感鲜嫩。由此可推测嫩肉粉中能起分解作用的酶是 ( D )A.纤维素酶 B.淀粉酶 C.脂肪酶 D.蛋白酶2.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B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D.麦芽糖酶3.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 min,可较好地保持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 D )A.提高淀粉酶的活性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C.破坏淀粉酶的活性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二、拓展应用1.下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尝试用文字描述这个模型。这个模型能解释 酶的什么特性?【提示】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底物,C和D代表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

9、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这个模型可以类比解释酶的专一性。2. 下图表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请解释在A、B、C三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2)如果从A点开始温度升高10,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3)如果在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岀相应的曲线。【答案】(1)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2)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

10、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3)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图略)。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问题探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让我们重温唐代诗人杜牧这情景交融的诗句,想象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思考有关的生物学问题。请讨论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答案】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相互传递信号,以便繁衍后代。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答案】萤火虫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3.在萤火虫发光的

11、过程中有能量转化吗?【答案】有。萤火虫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能准确表示ATP中三个磷酸基团之间,以及磷酸基团和腺苷之间关系的结构简式是 (B)A.A-P-PP B.A-PPPC.APP-P D.APPP2.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D)A.脂肪酸 B.氨基酸C.腺苷二磷酸 D.腺苷三磷酸3.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B)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可以水解为ADP和磷酸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

12、对稳定4.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在跨膜运输物质时离不开ATP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二、拓展应用1.就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各举出一个实例,并说明这些实例分别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有什么关系。【答案】吸能反应,如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反应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这一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ATP水解为ADP时释放能量来提供的。放能反应,如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能够释放能量,是放能

13、反应。这一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除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储存在ATP中。2.同样是能源物质,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请你概括出ATP具有哪些特点。【答案】在储存能量方面,ATP同葡萄糖相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较少,一分子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化学能大约只是一分子葡萄糖的1/94;二是ATP分子中所含的是活跃的化学能,而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葡萄糖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为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利用。3.在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货币”的,这是否也说明生物界的统一性?这你理解生物的进化有什么启示?【答案】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的细胞内都具有能量“货币”ATP,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反映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