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14176468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元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元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

2、什么。【学生回答】元素。【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教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

3、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接着请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元素的概念。【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内容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播放动画】向学生展示一段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实验动画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动画中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没有发生改变。【学生回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均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教师引导】出示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以及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

4、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化学反应式,请同学们再次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原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环节三: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展示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二者结构上的不同。【学生回答】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教师总结】在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请学生以谈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查阅资料,查找在地壳和人体中元

5、素含量的大小比较。四、板书设计元素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元素,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一、说教材元素是新人教版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本节课分为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本节课是化学的“工具性”课程,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是以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和工具。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延伸和后续,而且是学习以后离子,化学式和化

6、合价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二、说学情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不喜欢老师的单纯灌输讲解,希望老师创建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才能。本节课中我多数设置讨论、看图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密切的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元素概念的

7、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素符号的学习,初步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方式。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和元素符号的含义。过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对分子、原子等抽象粒子的理解能力,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表格总结法等。

8、并通过使用投影展示,将知识体现的更加具体形象。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通过提出疑问: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那么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补钙的物质吗?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几种常见的补钙食品(或药物)。提出疑问几种食品名称中的“钙”、“锌”指的是什么?(分子,原子,还是?)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建构元素概念,并区分元素与原子的概念教师提出疑问:那么什么是元素呢?运用投影展示两组

9、物质:从组成上分析每组物质的共同点,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规律,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质子数”的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的,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这样的设计,从知识上,是为学生建构元素的概念奠定基础;从能力上,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氧气、铁、硫酸铜,讲解物质从微观上来说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从宏观上来说是由元素组成的。并建构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关系。培养学生思考、理解能力。2.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化学观念,并认识元素的分类教师通过投影展示:两个化

10、学反应方程式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元素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提炼规律的能力。3.认识身边物质中的元素教师组织活动学生看教材图28,将构成地壳成分元素的质量分数做一些常识性介绍,并简单向学生说明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怎样测定的。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到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氧、硅、铝、铁。教师总结:地壳中含有元素按含量排列: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

11、生活息息相关。4.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元素符号的含义教师讲解(投影教材P61图3-19)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学生走进了我们的实验室,看着试剂瓶上的标签的情景。引出“元素符号”。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体会学习元素符号的必要性。提出问题(投影教材P62表3-4)请同学观察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教师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并投影规范的元素符号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将抽象的规则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记忆书写规则,并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习惯。5.认识元素周期表教师讲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科学家把它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投影介绍门捷列夫。提问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发现规律。教师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工具性。元素周期表共有7横行,18纵列,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纵列叫做一个主族,按核电子数递增顺序进行,对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用不同颜色标注。进一步学习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第三环节:巩固提高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理论知识。第四环节:小结作业归纳总结并填写“原子和元素比较表”,体会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七、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