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764622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本目录1消息二则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樊云芳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蔡年迟 蒲海洋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5藤野先生/鲁迅6我的母亲/胡适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学写人物小传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9三峡/郦道元10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1与朱元思书/吴均12观月记 张孝祥13.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学习描写景物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曹操赠从

2、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14背影/朱自清15昆明的雨/汪曾祺16那树/王鼎钧17外国散文两篇要生活得写意/蒙田我为何而生 /罗素语言要连贯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18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9苏州园林/叶圣陶20梦回繁华/毛宁21蝉 法布尔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22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天降大任于是人也23愚公移山列子24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25.强项令/范晔26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表达要得体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采桑子(轻

3、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教材分析一、八年级教材总体结构:从总体上看,八年级上册教材与七年级教材保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都由6个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习内容组成。就具体而言,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又有很多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置一个“活动探究”单元2. 设置两个口语交际专题3. 开始设置专门的古诗文单元4. 现代文读写单元的“自读”课文增为两篇“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二、各单元内容及教学思路第一单元本单元是本套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

4、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活动探究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活动任务单”中对整个单元的任务做概要说明,以方便学生总体把握。每个单元均安排三个任务,分别设置任务说明进行具体解说。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单元教学重点:1.“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2.“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

5、,要求教师改变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3.“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体现了本套教材重视阅读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八年级语文教材重视文体学习的特点。第二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把握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体会多样化的写法和语言;理解课文深广的人文内涵单元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个性、思想,并能从中有所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2. 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基本特点,掌

6、握基本的阅读方法。3. 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等,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借鉴运用。4. 体会作品多样的语言风格,对于文中精彩的词、句、段,有自己的理解并能作赏析。第三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言之美;领悟山川之美;积累实词虚词单元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学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2.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学习文章综合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写作手法。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第四单元教学目标:认识散

7、文类型;品析写法语言;丰富精神世界。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第五单元教学目标:把握说明文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学重点:1.学习各具特色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2.了解常见的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第六单元教学目标:感受胸襟与智慧;把握多样的文体;积累词语和名句。教学重点: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2.

8、 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3.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及名著导读写作第一单元:学写消息(内嵌在活动中)第二单元:学写传记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写景散文)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说明文)通用写作的延续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口语交际讲述;复述与转述综合性学习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导向,内容较专业,活动丰富。传统文化系列:人无信不立;语文生活系列: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语文综合性活动系列:身边的文化遗产。名著导读非纯文学作品阅读与阅读单元呼应配合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与第二单元相

9、呼应)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与第五单元相呼应)四、八上教材特点的简要概括1. 教材内容指向更具自主性、活动性的教学方式2. 突出文体意识,强调把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3. 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突出体现研究性、拓展性4. 教材内容从以文学文本为主走向多种文本并存五、阅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三个特点:1.人文主题包罗万象,富有“诗意”。2.阅读方法注重基础,逐步“爬坡”。3.阅读策略通用性强,渐趋“精深”。三点不同:1.人文主题慢慢走向生活的现实和生命的本然。2.阅读方法开始转向专业,文体意味渐趋浓厚。3.阅读策略指向文体学习,更强调自主与深入。六、写作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简单比较七上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

10、完成记事写人、表情达意的基本任务。七下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高书面表达的基础水平。八上教科书延续基础训练,并开始强调文体训练和对象化写作。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在活动内容方面,八上三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社会性、时代性、针对性都比较强。在活动形式方面,八上综合性学习的专业性、复杂性、开放性和持续性均有提高。八、名著导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在篇目选择上,八上教科书给出的六本著作均非纯文学作品,很多不是文学作品。在导读重点上,八上教科书特别注重指导某一类书的读法,与阅读、写作相呼应。作为统编教材的出版单位,人教社为教材的核心理念“多读书”提供了“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这样的配套资源,其意

11、义何在?第一,名著阅读只有纳入到语文课程的“额定”内容中,才能有比较稳定的地位,才能有“语文课”的性质。此所谓“课程化”。第二,名著阅读教学又不能变成“走流程”,读前发表,读后收表,甚至每周每天读什么都给规定好。此所谓“去程序化”。第三,名著阅读教学需要的是宏观的把控、精要的指导、细致的关注和丰富的资源,这些配套读物试图提供的就是这些东西。恰当的书目确定之后,指导就是决定的因素。1.不同册次教科书的区别,既体现在具体内容的不同,更体现在主题、任务、要求的变化。2.主题、任务、要求的变化有迹可循,把握这些变化的规律和重点,有助于进行教学设计。3.抓住教材特点,把握“不同之处”,有助于确定教学创新

12、、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九、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几对关键词(一)不变与变化1.其实不存在“下”什么与“上”什么,这是一套新编教材,不是过往哪个版本的修订。2.有众多文本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适合用作课文,但不等于哪一套教材能把它们搜罗殆尽。3.不妨关注一些“有点眼生”的课文的价值及其指向性。去虚浮就朴实:回忆我的母亲去阴柔就阳刚:白杨礼赞富贵不能淫去谄媚就刚直:周亚夫军细柳认识时代变化: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进行生命思考:散文二篇(二)顺应与培养1.八年级学生开始要“自己走”,不满足于“跟着走”;合作、综合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2.八年级语文教学要从七年级的一般能力、一般方法,过渡到专门

13、化的能力与针对性的方法。3.教材必须顺应学生、学科的变化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三)自主与活动1.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本套教材一以贯之的理念。2.八上教材在“自主”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现代文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年级为一篇),文言诗文单元也有自读课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第二,两篇现代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四)文体与方法1.文体线索特别明确,文体范围有所拓展。新闻、

14、回忆性散文与传记、文言写景短文、律诗、散文、说明文、各体文言文、各体古诗词。有不少是非文学文体。2.文体安排细致集中,方便进行比较阅读。3.抓住不同文体写法、语言的特点来设计。 (五)知识与思维1.教材呈现的知识,远远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语法、语文教学类知识的范围,提供了不少文学、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知识。2.不仅提供固定、静态的知识,还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提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线索与路径。(集中体现在活动探究单元中)3、呈现较多知识,固然有积累的意思,但更多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抓手和线索,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十、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三个重要内容活动探究单元;口语交际专题;文言诗文单元。活动探究单元 (一)何为活动探究单元? 1.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2.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3.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任务单 总览全局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