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5568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测验海洋测绘模拟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绘师模拟试题海洋测绘部分一、 单项选择题1. 我国以( C )作为测深基准面。A 平均海水面 B 大地水准面 C 理论最低潮面 D 最高潮水面2. 近海水域的海图比例尺一般不得小于( C )A 1:1万 B 1:5000 C 1:2.5万 D 1:5万3. 我国常用的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 A )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A 19501956年 B 19511956年 C 19521956年 D 1954 1956年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4. 我国常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 B )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A 19501985年 B 19521979年 C 1952

2、1985年 D 1956 1979年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5. 国际海道测量局关于海道测量中测深精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近似为( C )。A 1:10 B 1:50 C 1:100 D 1:2006. 通常水深测量数据是以( C )为起算基准面。A 平均海面 B 黄海高程基准 C 深度基准面 D 瞬时海平面7. 水深测量中,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 B )mm。A 1.0 B 1.5 C 2.0 D 0.58. 水深测量中,小于1:10000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实地( B )m。A 50 B 100 C 150 D 2009. 用回声测深仪进行

3、深度测量时,测深范围Z为(50,100,其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为(D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 0.3 B 0.4 C 0.5 D 1.010. 大于(含)1:10000比例尺测图采用( B )度带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A 1.5 B 3 C 6 D 以测区中央维度11. 海洋控制测量中,海控二级点相对于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C )A 0.2 B 0.4 C 0.5 D 1.012.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长总长不得超过( C )公里A 10 B 20 C 30 D 5013.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数不得超过( C )条A 5

4、B 6 C 7 D 814. 用闭合导线方法测量二级海控点时,闭合导线全长不超过( B )公里A 5 B 10 C 15 D 2015. 当必须利用坐标反算边长方位角作为扩展海控点基础时,边长不应小于( C ),且将起算点降一级使用。A 1km B 2km C 3km D 5km16. 利用( D )方法进行高程测量,必须对测区的高程异常进行分析。A 几何水准测量 B 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C 三角高程测量 D GPS高程测量17. 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 A )米,最大潮时差不大于( B )小时,潮汐性质基本相同。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 1 B 2 C 3 D 4 E 5

5、18. ( B )应埋设再水尺附近,以便经常检查水尺零点的变动情况。A 主要水准点 B 工作水准点 C GPS点 D 三角点19. 19. (A)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比较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的地方。A 主要水准点 B 工作水准点 C GPS点 D 三角点20.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 C )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A 二等水准测量 B 三等水准测量 C 四等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21. 验潮站的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是用( D )方法测定的。A 二等水准测量 B 三等水准测量 C 四等水准测量 D 等外水准测量22. 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

6、仪和水尺等设备的沿岸验潮站进行水位观测,其观测误差不得大于( B )。A 1cm B 2cm C 5cm D 10cm23. 用水尺进行水位观测时,应每隔( B )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A 20min B 30min C 15min D 10min24. 在( A )海区,一般选择大潮日期作为一次24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A 半日潮 B 全日潮 C 混合潮25. 在( B )海区,一般选择回归潮日期作为一次24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A 半日潮 B 全日潮 C 混合潮26. 对大于(含)1:10000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 D)。A 0.5m B 1.0m

7、C 1.5m D 2.0m27. 对小于1:10000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B )。A 3.0m B 5.0 C 8.0m D 10.0m28.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 B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A 1% B 5% C 8% D 10%29. 回声测深仪在出测前所做的停泊稳定性试验中,要连续观测( C )。A 3小时 B 5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30. 用校对法直接计算测深仪总改正数适用于( B )水深,可用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深仪进行校正。A 10米以

8、内 B 20米以内 C 30米以内 D 50米以内31. 当水深超过(含)( B )米时,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改正。A 100 B 200 C 300 D 50032. 扫海测量中,定位点间隔不超过图上( C )A 1cm B 1.5cm C 2.0cm D 3cm33. 水深在100m以内的海区均须探测海底表层底质,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C )平方厘米一个点。A 9 B 16 C 25 D 3634. 锚地、停泊场、航道和重要海区及底质复杂海区,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C )平方厘米一个点。A 14 B 49 C 916 D 1625 35. 大于(含)1:10000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

9、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 B )。A 0.5cm B 1.0cm C 1.2cm D 1.5cm36. 小于1:10000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 A )。A 0.5cm B 1.0cm C 1.2cm D 1.5cm37. 总图的比例尺一般小于( C )A 1:100万 B 1:200万 C 1:300万 D 1:500万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38. 航海图一般采用( A )投影。A 墨卡托 B 高斯 C 日晷 D UTM39. 比例尺大于( C )的图上,应注出深度基准面的名称和深度的计量单位。A 1:10万 B 1:30万 C 1:50万 D 1:100

10、万40. 世界海洋总图与大洋总图采用( B )位数字编号。A 1 B 2 C 3 D 541. 航海图的命名方法是以( B )A 海洋区域名称命名 B 海域地名作起讫点命名 C 以其港湾、岛屿等地名命名42. 当岛屿面积小于( B )的图上直径时,不表示海岸性质。A 2mm B 3mm C 5mm D 7mm43. 各种比例尺图上的孤立小岛,不论面积大小均不得舍去。如图上面积小到不能依比例绘出时,应将封闭曲线的直径扩大至( B )绘出。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A 0.4mm B 0.6mm C 0.8mm D 1.0mm44. 在比例尺大于( C )万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貌,缺乏资料时,

11、也可以用山形线表示。A 1:10 B 1:30 C 1:50 D 1:10045. 深于50m的海区的水深注记的密度(以图上相邻水深注记的间距表示)为( C )。A 1015mm B 1220mm C 1830mm D 810mm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46. 当比例尺大于( B )万时,而制图资料、电子海图和定位系统三者坐标系不一致时,在在制图生产与海图使用两个环节上均应进行坐标改算。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 1:50 B 1:100 C 1:150 D 1:20047. 依测量精度要求和覆盖率的不同,共定义了( B )中测深等级。A 3 B 4 C 5 D 6 48. 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应顾及

12、海区的重要性、海底地形特征和海水的深度等因素确定。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图上为( B )cm。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A 小于1cm B 12cm C 0.25cm D 大于2cm49. 测点间距一般为( B )cm,海底地形编绘显著地段应适当加密,海底平坦或水深超过20m的水域可适当放宽。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A 0.5 B 1 C 2 D 550. 下列( A )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补测。A 测深时,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不超过规定间隔的1/2。B 固定水深剖面重复监测测量,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大于10mC 两定位点间测深线漏测或测深仪回波信号记录中断在图上超过5mmD 测深仪信号不能正

13、确量取水深E 测深期间,验潮中断。二、 多项选择题1. 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 水深测量 B 海岸地形测量 C 测定海底物质 D 获取航行障碍物2. 海道测量的主要设备包括( ABCD )A 多波束声纳系统 B GPS接收机C 机载激光雷达测深仪 D 侧扫声纳系统3. 声纳系统包括( ABCDE )A 脉冲产生器 B 发射换能器 C 接收换能器D 记录器 E 接收放大器4. 侧扫声纳可用于(ABCDE )A 矿产勘探 B 工程测量 C 海底搜索 D 水下考古 E 测量海底地质地貌5. 多波束声纳系统一般包括以下( ABCD )关键部件。A 高分辨率多波束宽幅声纳 B 上下、横摇和纵摇传感器C 潮汐遥测装置和计程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