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5480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五语文二学期教师教学案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节,体会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3、联系课文内容及课外相关资料,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课文第11节,通过默读、分析关键词句,了解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进而感悟课文,知道他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奋自学的结果。教学准备课前查找资料,补充相关内容,为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2、做准备。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勤奋自学成大器2、审题:(1)理解“大器”能担当大事业的人(2)“勤奋”文章的中心词3、这个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华罗庚(“华”字正音hu)说明:理解题目的意思:“大器”的意思是“能担当大事业的人”,再判断题目的关键词语“勤奋”,从而看题思文:是谁“勤奋自学成大器”?经过审题,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对课文有所了解。出示人物简介: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

3、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式与方法。他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4、默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人物介绍中,你对华罗庚有了怎样的了解。(身份、成就、贡献)5、完整释题。说明:通过介绍华罗庚的资料,学会从人物简介中提取信息,从而对人物产生初步的了解。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出示中心句引入:“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质疑预设:华罗庚自学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为什么说这条路是“崎岖”的?“山顶”该怎样

4、理解?2、先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体会华罗庚自学的原因及结果:交流: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了自学生涯。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学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标志着华罗庚这颗中国数学界的光芒四射的巨星将要升腾起来了。3、理解“山顶”:数学方面的成就。小结:华罗庚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通过自学最终发表了重要论文,登上了数学这座高峰。说明: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为重点段落的学习作好铺垫。三、学习课文第11节,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华

5、罗庚是如何勤奋、艰难地自学的。过渡:为何说“华罗庚的这条自学之路是崎岖的?”他在自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艰难困苦,他是如何克服的?这是全文的重点,课文中作了具体的描写。让我们再来仔细读读课文第11节,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想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出示自学表格:艰难顽强挑战说明:本课的重点部分是学习华罗庚勤奋自学的这一段。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来了解华罗庚在自学的过程中的艰难及他有又是如何顽强面对的。(一)体会华罗庚自学的艰难需要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没有纸寒冬腊月酷暑季节(二)体会华罗庚是如何顽强挑战的1、指导学生抓关键

6、词作批注理解感悟,教师及时帮助归纳总结。交流:(1)他抓紧时间自学:“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2)他克服困难自学:“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想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穿插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指导3、引读板书小结:华罗庚的自学条件如此糟糕,他要和许多困难作斗争但他顽强挑战一一克服了。这一学就是5年,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有时候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

7、!(3)他坚持不懈地自学小结: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顽强地向命运挑战,最终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成就。4、串读华罗庚所取得的成绩。说明: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全然不顾、挥汗如雨”的意思,并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说说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自学的。学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又在运用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进而对领会文章主旨有所帮助。四、关注文章写作结构上的特点1、读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课文(18节)所写的小故事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2、讨论,交流:(因为全文中心是表达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写他10来岁时自学数学时专心致志的情景,作者以这样一个场景引出了对他勤奋自学情

8、况的介绍,从而感了解到这个场景就是他平日里白天在店里边干活边自学的一幕。)3、许多伟人在普通人的眼光中常显得与众不同,华罗庚也是如此。出示: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琢磨、呆头呆脑)(“呆头呆脑”这里并不是指华罗庚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指的是他思考起问题十分投入忘我,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样子。)4、交流补充资料。5、结合课文及补充资料写话: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_。6、全班交流。说明: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这一写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又带动了课

9、外阅读。五、总结全文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的:“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出于勤奋。”华罗庚凭借着他的勤奋好学成为了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成为了一名蜚声中外的数学家。附板书:勤奋自学成大器艰难顽强挑战需要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抓紧时间没有纸寒冬腊月克服困难酷暑季节坚持不懈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2鲁迅与时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2能正确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3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4能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教

10、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1、板书:时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谚语或格言吗?交流2、板书:鲁迅你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师: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那么。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是我们学了鲁迅与时间一课后必须弄清的问题。3、完整课题4、检查预习:字解释二、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学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读出即可。)师:确实,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

11、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或先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示2句话)三、深读课文,仔细品味:1出示句子: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然后分四步学习句子:(1)找:找出重点词语。(勤勉、懒散、悔恨。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小圆点。)(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训练: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中去说一说。时间给勤奋的人会带来智慧和力量!而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懊悔。(3)联:联系课文内容。找一找与句子

12、有关的课文内容。鲁迅活了55年一生写作640万字写作时间18年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讨论:!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生命比较短暂)一生写作640万字,相当于本册语文书122本左右,平均每年写7本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什么?(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呢?(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表明他一生勤奋。因此可以说,时间给鲁迅带来智慧和力量。)朗读训练(句子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4)想:句子的含义。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出句子的含义是:时间,每人得到的都一样,但勤奋的人能做很多事情

13、,为人类做出贡献;而懒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2出示句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照前学法,先小组学,再交流。(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愿挤。(2)学:学懂词义,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绵中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3)联: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的?讨论交流:学习第2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句子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叹之情。)再学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写作、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