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建设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7543 上传时间:2017-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工程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大工程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大工程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大工程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大工程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工程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工程建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重大工程建设【热点综述】四国共建“中亚-里海”天然气输送设施 2007 年 5 月 12 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4 国总统达成一致,将共同建设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设施。4 国总统签署的联合声明称,俄、哈、土、乌将对现有的自中亚通向俄罗斯的“中亚中央” 天然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并将沿此线路铺设新的沿里海天然气管线。为此,4国元首授权各自政府在今年 9 月 1 日前签署有关的政府间协议,新管道的铺设预计将在2008 年启动。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2007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这条设计时速 350 公里、初期运营时速 300 公里的高速铁路预计将用 5 年左右完成,2010 年投入运营。目前已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川气东输”工程开工建设 2007 年 8 月 31 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市,东至上海,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 1700公里,是我国天然气基干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烟大铁路轮渡成功首航 国家 “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的烟大铁路轮渡于 2006 年 11 月6 日成功首航,该线路比绕行山海关缩短

3、了 6001800 千米,缩短了东北和华北的距离,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缓解了京哈和京沪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改善了烟台和大连的投资环境,促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经济发展,成为鲁西北经济发展的新 “增长点”。嫦娥奔月工程 北京时间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11 月 26 日,中国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是“中国制造”第一次离开地球,奔向月球,一个新时代就此来临。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展顺利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 36 公里,其中桥长 35.7 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 100km。总投资约 107 亿元,设计使用寿命 100

4、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 448m 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 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粱斜拉桥,通航标准 3000 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 84.4 公里,投资 52.1 亿元。其中北连接线 29.1 公里,投资额 17.8 亿元;南岸接线55.3 公里,投资额 34.3 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 160 亿元。建设工期五年左右。俄罗斯拟建白令海峡隧道 最近俄罗斯曝光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超级工程:耗资高达120 亿美元,在白令海峡海底修建一条 103 公里,堪称“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白令海峡隧道,从而将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加连接起来

5、。这项工程由俄、美、加拿大三国联手建设,预计需要 10 至 15 年完成。一旦隧道完工后,意味着将来完全有可能坐火车从北京直达纽约。京杭运河扩容为中国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将“扩容”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涉及城市从 18 个增加到 24 个;沿线城市将成立“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由有实力、积极性较高的城市牵头,省政府、省文物部门指导,参与合作、协商和对话。泛亚铁路路线最终敲定 据悉,历经 40 年的工作后,“泛亚铁路”路线已确定为北部、南部、南北部和东盟 4 条。其中,北部、南部两条路线均经过中国境内。北部路线为韩半岛-俄罗斯-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贯通亚洲北部地区;南部路线为中国南部-缅

6、甸-印度-伊朗-土耳其,连接南部地区;南北路线为俄罗斯-中亚-波斯湾,连接南部和北部地区;东盟路线则连接东南亚国家和中南半岛地区国家等东南亚地区。这 4 条线路的总长度为 8.1 万公里。【知识链接】1交通在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中的作用(1)农业: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善和保鲜,以及冷冻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2)工业: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因此沿海和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城市: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在铁路枢纽、干支流汇合处、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转换处,往往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4)商业:便利的交

7、通条件有利于商品和人们的集散,一些商业街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2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1)合理布局交通网: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经济意义: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有利于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铁路建设能够缩短市场距离,增加旅游收入,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3)政治意义: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8、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 20 多个少数民族,铁路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 1/3 分布在本区,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4)战略意义: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3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1)荷兰的鹿特丹:自然区位: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地形平坦,有利于建设港口;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广阔(港口所在的西欧是经济发达地区,又位于第二条欧亚

9、大陆桥的终点);以鹿特丹城市为依托。(2)上海: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筑港条件好;水域面积广阔,停泊条件好;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需用挖泥船作业保证航道畅通;上海的经济腹地广阔;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4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1)我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大风、强降水、风暴潮);缺少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如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海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荆江河段)等。人

10、为原因: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的调蓄能力下降;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2)长江三峡地区水能的开发:长江三峡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流量大;地处两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峡谷地形有利于建坝。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水电代替火电,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3)长江三峡工程对航运的影响:川江航道加宽加深,险滩淹没,大大提高了长江的通航能力;河口泥沙淤积减少,有利于通航。【命题分析】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近几年的长效热点主要有:(1)西气东

11、输;(2)西电东送;(3)跨流域调水工程;(4)青藏铁路;(5)水电(利)工程;(6)我国交通变化。命题者会变换形式和角度来考查,参加 2008 年高考的同学们要注意从以下角度来复习备考: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以西电东送工程为例:(1)地理背景:西电东送涉及的省区,沿线的植被、土壤、资源分布以及人口、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2)命题方向:比较我国不同自然区和不同经济地带的成因、特点;分析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西电东送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及对东、中、西三个地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等。我国交通的变化和青藏铁路建设,以青藏铁路建设为例:(1)地理背景: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板块

12、运动、资源、气候、水文与生态系统特征,民族、宗教、农业、旅游资源特色,公路建设,相邻的国家等。(2)命题方向:分析青藏铁路的选线条件、区位要素及通车意义;分析交通线路对人口、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探究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地理意义,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对该区域的影响等。水电(利)工程,以三峡工程建设为例:(1)地理背景: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及交通、旅游、人口、城市、工农业等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2)命题方向:分析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方面的巨大综合效益;同时带来的

13、泥沙淤积、水生生物生长、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等问题及其对策;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分析三峡工程对气候等地理要素的影响;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方向、对策与措施等。跨流域调水工程:(1)地理原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不佳。(2)主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北水南调工程(嫩江、松花江引水到辽河);引黄工程。(3)命题方向:分析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和作用,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输出和调入地区的影响,跨流域调水所经过的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感受高考】试题一:(2007 年高考山东卷)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

14、热区。读图 2l。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什么?(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表 5。表 5线路项目 川藏线 青藏线地貌景观 起伏和缓的雪山、高原寒漠等水域景观 以湍急的江水景观为主植被景观 以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景观为主观赏视角 以仰、俯为主 (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哪些促进作用?解题思路:(1)本题属识记题,考查学生对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认知情况。(2)图示显示,川藏线穿越横断山区,跨越中国第一和第二阶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植被垂直分异明昆;青藏线

15、南北纵贯青藏高原,沿途地势起伏较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显然高原景观的观赏以平视为主。(3)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解答本题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答案:(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 (2)高山深谷;湖泊、河源风光;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垂直分带景观);以平视为主。 (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试题二:(2007 年高考山东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图 23)。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

16、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 4 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 100 多吨。(1)图 23 中,某支流上 A、B 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解题思路:(1)河流沿岸是人口、城市较密集区,工业生产、农业生活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对较多,同时各河段河流的流速、流量也影响河流被污染的程度,往往下游地区较为严重。此题由于水库的顶托作用,使 B 处水流相对变缓,故污染较重,水质较差。(2)根据漂浮物的特性,不可溶性,如白色垃圾、木棒等,联系日常生活,符合实际即可。(3)从思想行为等各个角度,减少控制漂浮物的排放等措施,均为可行性措施。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