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习俗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175416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年贴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过年贴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过年贴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过年贴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年贴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贴习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年贴习俗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新 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 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 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 化。这是因为春节源于我国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便伴随着一年一度的 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我国古 代春联可以知识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 也有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

2、以后又墨写在丝帛稠带上 ( 北方人称之为幌 子)以装饰门庭。及至造纸术在我国古代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 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有人又称春 联为对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众多的对联还包括祝贺新婚嫁娶,新 屋落成,乔迁志禧,生日寿辰和其他喜庆节日,还有悼念已故亲友的挽联和孝 联等。而春联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又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 与鞭炮,喜筵相随,为人们的喜庆节日平添几分欢乐和吉祥。应该说,古人对 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 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

3、个字 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 文人视春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然而对联发展到今天,随着白话 文和大众文化的普及,现在人们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种严格的律诗般的 字句对仗原则,但一副象样的对联至少应在选字用词上讲求对等,即字数与词 类应求相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应求上下联中的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等 词组相对等排列有序,而在声调上至少应求每个上下联的最末一字平仄相对。 如一般上联末字为仄声 ( 即汉语拼音第三,四声 ) ,则下联末字应为平声 ( 即汉语 拼音第一,二声 ) 。这应该是创作对联的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就不称其为对联 了,至少是不

4、规范的对联。新春佳节之际,当你访亲会友或漫步大街小巷,趁 着雅兴留意欣赏张贴在各家各户的新春联,于字斟句酌与领略其意之中确实可 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倘若你有心玩味并吟诵其中的妙联佳句,这无异于一 种别有雅趣的艺术欣赏。因为当你看到和读到那些堪称绝妙的春联并加以品评 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提高你的艺术鉴赏能力的有益尝试。我还记得很早以前南 昌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联林珍奇,其中汇集了不少我国古代脍炙人口 的妙联佳作,可谓佳联佳绝句,妙语妙诗章。 据说新中国诞生时有人曾作 联庆祝:北京重庆成都,西安南宁长春。作者巧用我国六大城市名称成 联,但细细品味却觉得不甚贴切。请看此上联中的重庆是作为动词之意,

5、 且成都与长春的词义亦不对等,再则上下联末字同为平声。严格说 来,此联乃美中不足矣 ! 闻说又有人用江西省八个地名巧作对联:新建石城 万年万载,永修铜鼓乐平乐安。则注重了字,词的义,音相对。此不失为绝 妙之佳联。笔者早年曾在瓷都景德镇看到一副好春联:三阳开泰光照日月, 青花梧桐香飘春秋。此联中的三阳开泰与青花梧桐同系景德镇的传 统艺术名瓷,而上下联的光照日月又与香飘春秋在字,词的义,音上 巧妙相对。说明此联作者是深谙古人作联之道的。 我有一位朋友前年于某大学 研究生院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他的文学功底不浅,尤擅长吟诗绘画。我记 得有一次去他家做客,看到他的书房里挂着他的一幅新作国画,上面有他题

6、写 的一副配画对联:窗外青枝吐翠日作画,屋内红袖添香夜读书,其中诗情 画意引人入胜。那年春节时他于踌躇满志中作联自赏:三载寒窗拂扫冬雪遍 地,万里鹏程扶摇春风满天。此联意蕴深邃,不同凡响,又令我回味不已。 人们熟知的流传甚广的商业店铺用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既不同于沿袭的古代对联,又近乎于流传的现代对联。又如龙凤呈祥歌盛 世,五谷丰登庆太平,物华天宝扬海内,人杰地灵遍神州,爆竹声声 辞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都是我国民间多少年来盛传不衰的好春联,直至今 日仍具活力。我总忘不了自己孩提时代在故乡景德镇过年时看到的许多好春 联,至今仍吟诵不忘,记忆犹新。 春联顾名思义用于新春佳节,但其他的对联 可用于一年四季。试举古人曾以宋诗吟秋年华冉冉催人老,风物萧萧又变 秋。亦有今人吟秋作联曰彩虹映苍松劲挺,金秋展少年文丰。读罢便感 意境大不相同。文革时期人们常用毛泽东诗词代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 震荡风雷激 ; 又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展现了那个时代的 历史变迁,回首当年人们仍记忆犹新。 对联多以五字与七字盛行,此与取源自 古诗五言与七律很有干系,其他对联有六字,八字,九字亦常见。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