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5266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参考样卷(人教版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地理学科模块考试必修模块3参考样卷(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 差异性独立性开放性ABCD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35题。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5根据“红

2、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6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7.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区的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A. 地理信息技术 B. 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8-9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

3、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9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10.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11.“数字地球”是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C指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指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图1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4、单位:mm),读图1完成1214题。甲乙丙图112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A B C D13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A B C D14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贫瘠15我国政府在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A进口木材成本低B伐木难度大,成本高C开发特色森林旅游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图2读图2,回答1619题。16图中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水源B地形C光照D土壤17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

5、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18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19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0图3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图3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2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因素 国际援助 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市场

6、ABCD图4为“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4回答2224题。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2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图423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2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城镇数量猛增,城

7、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 B C D25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1204030110乙甲图5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图5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5回答26-29题。26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 B海拔C水分 D土壤 27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河流结冰期长 D

8、水运发达 28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盛行风向 D纬度位置29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D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30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二、综合题(共40分)31图6为“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阅读表1、资料和图6,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图6图9表1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表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

9、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见图6)。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A增加就业机会B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

10、势C改善生态环境D改善交通运输状况(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32阅读图7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民勤ABC渤 海黄海40501201101009080图7(1)图示A、B、C所在地区,从纬度位置看地处带(温度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该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生态环境脆弱。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不同自然环境下,人类活动方式不同,所面

11、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请根据以下资料完成(3)(4)小题。甘肃民勤历史上曾是一片泽国。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民勤盛行西北风,年均风沙日为139天。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棉和养羊。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等植物大面积死亡。全县荒漠化土地占总面积的94%以上。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3)甘肃民勤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其根本原因是。(4)针对甘肃民勤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请提出治理措施。33图8为珠江水系图,读图8完成表2内容(10分)。图8 水电站表2地理条件开发建设基本内容出现的主要问题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红水河河段地形:多山

12、,地形起伏大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河流:水量丰富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滑坡、泥石流西江河段地形:盆地、丘陵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河流:河道曲折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灾害:洪涝交通:航道淤塞珠江河段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降水多,强度大河流:河网密布土壤:肥沃人口:稠密灾害:洪涝、台风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34读图9、10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黄海资料一: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水果产区黄海渤海图9图10(1)从资料和图10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从图10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