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5027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第一讲酶与ATP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一讲 酶与ATP,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4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P代表 磷酸基团。 5ATP的合成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6叶绿体中色素共有4类,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 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12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 细胞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13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前 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14在减数分裂过

2、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相比,DNA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15观察细胞分裂的操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6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7衰老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酶活性下 降,水分减少、色素积累。 18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19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糖蛋白减 少,易于扩散和转移等特征。,备考方向要明了,1. 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1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思路分析 重点 (1)探究某种酶的本质。,(2)验证酶的专一性。 设计思路:酶相同,底物不同(或底物相同,酶不同) 设计方案示例:,(3)验证酶的高

3、效性。,操作步骤:,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 (1)温度和pH:,(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如图甲。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乙。,1(2011海南高考)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解析: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酶活性与所处的环境改变有关;酶分子在催化反应的前后

4、结构不变;酶结构改变可影响其活性或使其丧失活性。 答案:C,2(2011海南高考)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 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 C丙 D丁 解析:酶能加快反应的进行,该反应不可逆,加入酶后使反应物浓度快速下降。 答案:D,1ATP的形成及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关系(重难点) (1)ATP的形成途径:,(2)ATP与ADP的转化并不是完全可逆的。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即从整

5、体上来看二者的转化并不可逆,但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3)误认为ATP等同于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将两者等同起来。 (4)ATP转化为ADP也需要消耗水。 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凡是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都需要消耗水。,3(2009上海高考)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

6、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 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解析:适宜光照下,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在其光反应阶段可产生ATP,但不消耗O2。因可以合成ATP,故叶绿体内有ATP合成酶。提供O2,在线粒体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提供给叶绿体,但不能为叶绿体提供ATP。无光条件下,叶绿体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产生ATP。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例1(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种 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 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

7、示。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解析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对图表的判断分析能力。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降解。因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甲酶活性没有变化而乙酶活性逐渐下降,故甲酶的本质不是蛋白质,有可能是RNA;而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其空间结构被改变。 答案B,解析由题干及曲线图可知,加入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随着温度的变化,酶促反应速度也发生变化,但反应速率并未降至0,说明此时酶并未完全失活。该实验应是在最适

8、pH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改变反应溶液的pH只能使酶的活性降低。 答案D,1具有专一性的物质归纳 (1)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限制性 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2)载体: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协助,不同物质 所需载体不同,载体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3)激素: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原因 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tRNA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 氨基酸。 (5)抗体: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2酶、激素与维生素的比较,例3AT

9、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进行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解析图1中A表示腺嘌呤,b、c是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有O2存在时,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而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答案A,例4下列生理过程不需消耗ATP的是 (),解析图A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

10、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图B表示兴奋的传导,图C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图D表示细胞分裂,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A,1ATP与RNA的关系 ATP是三磷酸腺苷,去掉两个磷酸基因后的剩余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与ATP的来源、去路有关的生理过程及发生场所,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一是从图表分析题形式分析实验过程的合理性,注重考查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与修订;二是考查实验原理、方法、思路分析及操作步骤的设计。,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作为该酶作

11、用的物 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 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 适温度的实验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化学本质、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根据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可知,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的水解,因此测定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底物;为维持其酸碱度稳定,一般应加入缓冲溶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要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应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催化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即为最适温度,由于该细菌生活的温度

12、范围为5565 ,因此,设置温度梯度范围时应将其包含在内。,答案:(1)脂肪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碘液和斐林试剂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中的应用 (1)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用碘液,而不 宜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加热,而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温度。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利用斐林试剂,而 不宜选用碘液,因碘液与NaOH发生反应。 (3)在利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中,应选 用斐林试剂,而不宜选用碘液,因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