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民俗文化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174260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州的民俗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荆州的民俗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荆州的民俗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荆州的民俗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荆州的民俗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州的民俗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州的民俗文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的民俗文化李小林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1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 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 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崇拜关公,已成了延续 千年的习俗。 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 荆州军民在大北门外敲锣 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 。逢年过 节,荆州人玩龙灯,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 沿古城街巷舞龙。 荆州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 也有以关公文化为主要 内容的,如绣有关羽像的丝织手绢,印有关公的精致背包,还有关公 画片、小塑像等等。荆州城内的宾馆、商店和许多民宅,多喜欢在大 堂供奉关公像,

2、有的还一日一拜。荆州的大人小孩,几乎每人都能讲 上几段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 关公的忠义精神, 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 地。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 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 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来 自世界各地的人, 经常聚在荆州关帝庙, 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 义精神,给关公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戏作为一种荆州独有的文化艺术形 式,源远流长。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 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 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 1955 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

3、戏的全部唱腔, 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 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 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 的历史。 如今, 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 唱腔悠扬、 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 、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 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 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有人说: “听了花鼓的哟喂哟, 害病可以不吃药! ”“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 , 由此可见荆州人对荆州花鼓戏的由衷喜爱。鼓盆歌 鼓盆歌 于 2006 年 5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盆歌是在丧

4、事中演唱、为丧 礼的内容之一,现代俗称“丧鼓” 。鼓盆歌,古代亦称“鼓 缶、击缶”。鼓盆歌的起源可以元溯到诗经和周易 的记载。“鼓盆 &8226; 击缶”以娱乐内容和丧礼习俗的共存 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现今主要分布于荆州市沙市区及 其周边地区。沙市鼓盆歌在千百年历史中,从形成到内容不 断发展变化。形式上,打击的乐器由最早的缶到木盆,再到 木盆上架鼓,最后定型为单一的鼓。沙市城区的艺人现在仍 保持着原生态坐唱不表演的格局。鼓盆歌的曲目内容丰富多 彩,尉为壮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曲故事、民间传说、 神话演义、市井习俗、风花雪月、幽默笑话、民间丑态、人生疾苦等无所不包。现已发现曲目多达 50

5、0 多篇,大多数为 艺人手抄本,可谓“案积如山” 。沙市鼓盆歌的唱腔是以沙 市地方语言为基础,本地人极易上口。 “鼓”是沙市鼓盆歌 中唯一的伴奏乐器,击鼓者双手持鼓槌,左手为“板” ,右 手为“敲”、“扎”,击鼓面的中部、侧部、边部,鼓槌有沉、 浮、立、斜、平之分,构成了鼓声的丰富性特征。鼓的节奏 总是在唱腔的上、下句结束前,悖于音乐拍的常理,出现强 拍无重音的独特性特征。鼓盆歌是荆楚文化的一朵奇葩。它 形式简单,不受地域环境之限,扎根楚文化的沃土,深受群 众欢迎。马山民歌 曾经出土稀世文物越王勾践剑的荆州区马山 镇,素以民歌之乡著称。 这里悠久的历史、 特定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歌

6、风格,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在整 个湖北民歌音乐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马山民歌为湖 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 明、流传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 多年前楚地的“扬 歌”、“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 、巴人,国中属而和 者数千人”。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 “郢中田歌”的记载。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 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它奇特的五 句成歌、 句尾点题的唱词结构, 是荆楚文化的一块瑰宝。 “喇 叭调”、“伙计调”、“嘚嘚调”、“叮口当调”、“哦嗬调”五 大调和五句子歌

7、更是闻名遐迩, 久唱不衰,在民间广为流传。 马山民歌内容涵盖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四季花鸟 虫鱼、婚丧习俗礼仪、节日玩灯贺彩等各个方面。种类有田 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数十种。“五句子歌”又有“喊五句”、“赶五句”、“穿五句”之分, 曲体结构差别较大,基本旋律大同小异。荆州区在收集整理 的同时还对传统的马山民歌进行了改编和创新,赋予其新的 内涵,推出了以民间歌舞车水锣鼓、火烧耙、凤鼓齐鸣、开秧门、夜渔、山歌唱出农家乐等为代表的一 批新的马山民歌,使马山民歌更具时代感,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公安说鼓子公安说鼓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公安说鼓历史悠久,源

8、远流长。从文学形式角度来看, 它是和唐代的变文一脉相承的,因为“敦煌变文是后世各种 说唱文学的先驱。”到了宋代,说唱艺术盛极一时,涌现了 许多说唱的形式。鼓子词正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宋 代以后,鼓子词几番变化,经元明时期“词话”,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逐渐发展衍变为公安说鼓。清代至民国时期,公 安说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说鼓艺人不断增加,曲目逐渐增 多,内容也日益广泛丰富。公安说鼓,亦叫公安说鼓子。以 说为主,说中带唱。说,即在本地方言声调上加以适度的夸 张,有起有伏,带有韵味,富有节奏感,快而不乱,慢而不 断,吐词清晰,层次分明。唱,一般是夹在每个小段落的结 尾处。往往是在一段有韵律的说白之

9、后, 以两句唱腔来结尾, 收腔后用唢呐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阵鼓,然后再起下 一个段落。公安说鼓的音乐分为唱腔曲牌和唢呐牌子两部 分。唱腔曲牌又分为主腔、花腔和哭腔三类。公安说鼓的传 统曲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一是取材于街谈巷议,闾里 琐事,笑话趣闻;二是来源于民间传奇故事;三是来源于武 侠及历史演义小说。此外,也有从地方戏曲和外地曲种中移 植的。公安说鼓采用鼓和唢呐配合伴奏,乡土气息浓郁,极 富表现力,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和艺术特色;公安说鼓这一 文艺形式形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因而具有 民俗学价值。公安说鼓的音乐分为唱腔曲牌和吹奏牌子,具 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经过百年来的积累衍

10、变,已形成了很多 固定的曲牌,因而具有音乐研究价值。松滋说鼓子 松滋说鼓子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据现存资料考证,松滋说鼓子原名“说古书” ,由 元、明朝的“词话”演变而来,并逐步形成一种民间说唱形 式。清同治年间( 1862 年前后)开始在松滋境内的大岩咀、 西斋、街河市、纸厂河一带流行。鼓书说唱经过历代艺人们 的传承和不断改进,已经有了长足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 立后,通过曲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说唱乃至表演伴奏乐器作了进一步改革,韵白采用本地南面方言,说唱并重;音乐 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调;伴奏除唢呐外,还增加了管弦、弹 拨乐器。使得演唱、音乐、击鼓于一体,成为独具风格的民 间奇

11、葩,深受群众欢迎,在湘鄂边界尤其是松滋境内广为流 传。松滋说鼓子曲目丰富多彩,尉为壮观。街谈巷议、民间 琐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剧故事、神话演义、风花雪 月、幽默笑话、人生疾苦等无所不包。“松滋说鼓子”是松滋的地方曲种,采用的是方言俚语,起初是以说为主,在末 尾一句或两句加上唱腔,并以松滋“南五场”的地方语言为 基调,乡音土调,幽默诙谐,通俗易懂。说古书在松滋已流 传上千年,古人由于文化生活贫乏,茶余饭后听“说古书” 可谓是一种精神依托,人们对这种听书的习俗有一定的依存 性。特别是乡音土调使人备感亲切,人们爱听、爱学、爱唱,由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啰啰咚 “啰啰咚”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

12、文化遗产。 监利自古属江汉楚地,尚楚风,作楚声。“啰啰咚”主要是以演唱民间戏曲唱本为内容。属接力式的传声唱法,曲式结 构具有复调音乐的特色和“无伴奏自然和声”的特点,俗称“打和声”。“啰啰咚”的发音是监南地区的方言,处于西南 官话和湘鄂方言的过渡地段,开口呼的音节占所有音节的一 半。在民歌音调中监南和洪湖东,这是鄂中、鄂东南、湖南 冻庭几种语言音调的汇合之处,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 风格。歌词的结构类型可分为:简单的一句子结构、较复杂 的多段体结构。监利以第二种居多,这种结构形式,新颖别 致,此起彼落,博采口语,妙趣横生。构成了“啰啰咚”歌 词的艺术特色。 “啰啰咚”在音乐上自由的节奏,悠长

13、的旋 律,使它具有平原地区山歌风的特点:行一般以四、五度跳 进为其特征;句法上构成先扬后抑的旋律线;上在高音区运 用富于色彩性的 “偏音”。“啰啰咚” 在监利文化历史环境中, 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劳动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 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啰啰咚”曲调高 亢悠扬,旋律抒展自由,有“无伴奏自然和声”的特点。 “啰 啰咚”是平原地区唯一的具有山歌特点的原生态民歌,运用 大量的衬词衬腔,在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上具有复调音乐特 色,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荆河戏 荆河戏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湖北荆州地方传统剧种。系以本地弹腔吸收昆腔和高腔的优 点融合而成。明代

14、永乐二年 (1404),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 时称“楚调”。万历四十三年 (1615) 袁小修曾看楚调金钗 演出。晚清至民国年间,著名戏班有“三元班” 、“泰寿班”。 现今茶社、酒馆亦常有当地“围鼓”班子为群众清唱。荆河 戏有南路、北路、子母调 (南北反 )三大腔调,板式有导板、 三眼、原板、摇板、三流、平板、一流、慢二流、流水等, 行当有生、旦、净、末四种,乐队分文场、武场。常用曲牌约 150 支,堂曲 150 支。荆河戏表演重做功,讲究“内外八 块”。唱词及念白以荆州口语为基础,京白、苏白、川白夹 杂其中。以武功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 、“抖壳 子”最具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荆河戏

15、是荆州及鄂西群众最 喜欢的剧种,民谣称“汉腔偏是客帮重,调爱荆河本地哥” 。 荆河戏传统剧目极为丰富,保留下来的有“三杀” 、“五图”、 “十二山”以及大回荆州 、打黄盖等 500 余本。研究 荆河戏的兴衰对揭示戏曲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习 俗,与人们的心理、文化需求的关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 的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荆河戏经过 荆河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其剧目,声腔,音乐表 演等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荆河戏也具有较高 的艺术价值。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 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多的文学价值。研究荆河戏 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

16、,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 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 要的作用。松滋滚灯舞 松滋滚灯舞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滚灯,是我国花灯艺术中纸灯的一种,源于江浙一 带,由于历史上人口大迁徙传入湖北松滋。 史籍灯节起于汉、 隋、唐有群众观灯游乐活动,以后愈盛。八宝东岳乡民间艺 人刘守玉的父亲刘鲁成,在解放前就曾用滚灯形式为四邻乡 亲们贺新年,讨吉利。新中国成立后,刘守玉把她父亲当年 口授于她的滚灯舞传承讲授,使这一民间艺术流传至今。 1978 年,词曲经整理改编后,收入湖北民间歌选 ; 1980 年,选入中国民间歌选 (上海出版发行) 。滚灯舞以“拖、 戏、晃、摆”为主体动律,形成灯为人舞,人为灯转,生动 活泼、祥和喜庆。充分表现人民群众对“团、圆、亮”的美 好心愿。滚灯舞表演时,打击乐起着贯穿,烘托、连接之作 用,它由鼓、 大锣、 大钹、马锣、 小锣五件击乐组成。 鼓(冬) 音色热烈、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