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4147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十一章第三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点击】 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2.国家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6.综合国力的影响。 7.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考情播报】 1.以世界热点地区(如阿富汗、伊拉克及朝鲜半岛等)的冲突 或影响较大的贸易摩擦(如中美贸易战)为背景,考查国际 地缘合作与冲突。 2.以国庆60周年阅兵材料为背景,考查我国综合国力的影 响因素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 3.以APEC等组织和会议为背景,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图 (1)内容: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2、它 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 、管辖范围、 和领土 轮廓等。 (2)演变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 冲突以及国际竞争。,地理位置,国界,经济,2.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第一次:德国领土缩小、奥匈帝国和 溃败, 出现匈牙利、 、波兰等国家,沙皇俄国走上 道路、英法元气大伤、 力量兴起。 (2)第二次: 、 强大、 严重削弱、德国一分 为二、日本成美附庸、 政治上分裂、两极格局形成。,奥斯曼帝国,芬兰,社会,主义,美日,美国,苏联,英法,欧洲,3.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两极格局 受冲击,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年代末)、解体 ( 年代末) 西方阵营分化,50,60,(2)欧洲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统

3、一、 内战、 解体。 (3)多极化格局:美国、西欧、 、俄罗斯、 、印度等。,德国,南斯拉夫,苏联,日本,中国,4.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1)地缘合作:组建 国际组织。,区域性,(2)地缘冲突:阿以冲突,内因: 矛盾、领土 和资源纠纷 外因: 国家的插手,民族和宗教,帝国主义,二、世界经济全球化 1.经济活 动的空 间扩散,经济核心:由西欧 、 、澳大利亚扩散,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 输出: 、资本和技术,特点:技术落后、人均收入低 输出: 和,边缘地区: 、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日本,产品,原料,燃料,亚洲,2.推动经济全球 化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4、,加强了 经济活动的 跨国公司:实现人员自由流动、 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 的空间扩散,全球联系,新技术,管理,3.经济全球化 的地理意义,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 和 经济发展 更加突出,南北差距 可能扩大,技术,资金,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1.特点,内向的 外向的,保护性,竞争性,2.作用: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 的阶梯。,3.主要区域经济集团:欧盟、 、亚太经合 组织。,全球化,北美自由贸易区,四、综合国力竞争 1.综合国力的 基本要素,基本实体:国土面积、 、 、人口数量和质量 :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军事力量:主要反映在常规军事力

5、量和战略核力量两个方面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力量,2.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1)坚持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小康社会。 (2)实施科教兴国和 战略。 (3)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 (4)实行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坚持 的外交战略,加强 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独立自主,发展中,1.导致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战争 B.帝国主义殖民扩张 C.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 D.地区冲突,解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归根结底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

6、争。,答案: C,2.下列有关经济区域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内外合作与联系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解析:经济区域化主要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内部的合作与联系。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从总体上看,无优势可言,无“扩大竞争优势”。,答案: B,3.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科技进步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给所有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 发展机会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7、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 的投资 A.B. C. D.,解析:经济全球化首先得益于科技进步。科学技术能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确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范围,另外科学技术可改进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从而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的战略,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资本、人员的最优配置,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答案: A,4.近两年来,在新的一轮外商投资热潮中,跨国公司进入 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全球500强已经有400多家进入中国, 其最终目的是 () A.实现经

8、营的全球化 B.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C.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D.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解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其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到中国来的目的也一样。,答案: B,1.图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阿以冲突的主要原因 阿以冲突既有内部原因,也与帝国主义国家插手中 东事务有关。具体如下图分析所示:,1.“二战”后,在全球性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 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据此回答 (1)(2)题。 (1)阿以冲突一直不断,下列有关影响其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资源纠纷B.民族和宗教矛盾 C.领土归属问题 D.大国插手,(2)

9、在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中,水源问题占有相当 重要的地位。“水源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这个地区的气候为温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 很少 B.这个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很少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 缺水 问题日益严重 D.这个地区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水灾频繁,解析:引起阿以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巴勒斯坦问题、耶 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和由于其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以色列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并在被占领土 上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的水源问题。,答案: (1)A(2)B,2.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做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

10、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解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不同,两大阵营的建立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人口迁移增多。,答案: A,“二战”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现把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列表归纳如下:,3.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 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

11、0年1月1 日全面建成。据此回答(1)(2)题。 (1)在东盟成员国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日本 B.马来西亚 C.越南 D.新加坡,解析:日本不是东盟成员国;越南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新加坡不与我国隔海相望。,答案:B,(2)我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属于 () A.东西合作 B.南南合作 C.北北合作 D.南北对话,解析: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是“南南合作”范畴。,答案:B,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日本国土比较小,其人力、 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支 持长期的战争。”并将此作为中国最终能战胜日本侵略的 重

12、要依据。据此回答(1)(2)题。,(1)上述论断主要体现了国力构成要素中的 () A.基本实体 B.经济力量 C.军事力量 D.内政外交,解析:综合国力主要由五个要素组成,即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等。,答案:A,(2)目前,日本国力强于中国,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 A.基本实体与经济力量 B.内政外交与科学技术 C.经济力量与内政外交 D.经济力量与科学技术,解析:国土面积、资源和人口等属于基本实体。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力强于中国,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力量与科学技术领先于中国。,答案: D,(2009广东高考)有人把发展中国家为了扩大出口,不计环境成本

13、,低价出售资源产品的行为称为“环境倾销”。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下列选项最适当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B.发达国家不需要对此承担责任 C.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 D.国际贸易中要大幅度提高资源价格,课堂笔记发展中国家不计环境成本,低价出售资源产品,只有实施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获得更多 利润,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答案 A,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目前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读下图回答问题。,(1)从出口产品的类型上看,中国与欧盟的主要差异 是,说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具有很强 的性。 (2)从中长期看,中国只有通过 等措施才能提升

14、产品的全球竞争力。,课堂笔记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对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主 要途径的运用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和欧盟在出口产品的类型上存在着差异,中国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欧盟则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第(2)题,中国提升产品的全球竞争力的途径有很多方面,但在解题时要根据本题所反映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工业特征综合分析。,答案 (1)中国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欧盟以出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互补(差异) (2)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2009年11月14日15日,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金融海啸一年后,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亚太地区21个国家和地区的领

15、导人再次聚首,共同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无疑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12题。,解析:文莱盛产石油,是资源型国家;日本是科技型国家;美国是资源科技混合型国家。A项叙述正确。,答案: A,1.在APEC的成员国中,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属于资源型、 科技型、资源与科技混合型的国家分别是 () A.文莱、日本、美国B.新加坡、中国、美国 C.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 D.俄罗斯、墨西哥、日本,2.金融海啸对英国影响较小的部门是 () A.建筑业 B.制造业 C.农业 D.商业,解析:金融海啸对房地产、商业、制造业带来的影响较大。,答案: C,当前国际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多有美国参与其中,且其 态度对事态发展多有决定性作用,而其他国家多处于从属地 位,这都和其各自的综合国力有关。据此回答34题。 3.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力下降,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政策的调整 B.综合国力不强 C.总统软弱无能 D.军事实力下降,4.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采取的措施不 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