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174086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研究摘要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要依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 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关键词脚手架 水平杆 剪刀撑 斜撑一、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3、主要规范、规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200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200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0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J84-2001三、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施工操作人员除进行必须的入场教育外,还应按特种作业人员劳动 安全管理方法的规定执行,在施工前对操作者做好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 交底。

2、具体劳动力配备见下表:工种人数任务架子工负责架子搭设及拆除测量放线工负责脚手架垂直度控制2、材料准备本工程脚手架采用48 X 3.5mm钢管搭设,扣件连接,竹笆脚手板, 脚手架外侧张挂密目安全网。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备注钢管48 X 3.54500m竹笆脚手板2200 片扣件十字9000 只一字2000 只旋转2000 只密目安全网1.8m X 6m250张钢丝绳14mm1000m钢丝绳卡子14mm1000 只槽钢20a号500m以上各种材料进场米购均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3、材料要求(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高频焊接钢管,其材质符合 GB700-89的相应规定,长度宜为1.56m

3、。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损伤和 裂纹者严禁使用。钢管均涂防锈漆,外罩黄色、红及白色漆以保证外观形 象。(2)、扣件:铸铁扣件,其材质符合KJ33-8的技术条件且与钢管管径规格相统一。其螺纹均应符合GB196-81普通螺纹的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及有裂纹、变形、滑丝、严重锈蚀扣件施工;扣件夹紧钢管时,开 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表面涂刷防锈漆。(3)、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毛竹竹笆脚手板,质量符合施工用竹笆脚手 板的有关要求。(4)、安全网:安全网采用国家指定监督检查部门许可厂家生产的产品, 同时应具备监督部门批量验证和厂家检验合格证。四、施工部署1、项目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安全生产、文明施

4、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 事故的必然保证,也是项目部创省级标化工地的根本要求。为此,项目部 成立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 分工。2、施工组织(1)本工程六层以上采用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步距1.2m,立杆纵距L=1.2m,横距b=1.3m,内立杆离墙b1=0.3m。铺设竹笆脚手板4层,悬挑杆 用 20a 号槽钢,外伸出 1.70m ,内锚固 2.50m ,每层满铺竹笆脚手板,外挂 密目网,每施工层及挑排外设踢脚板。(2)、进度安排;根据土建施工进度,高出施工搂层平面一步。确 保施工安全。(3)、脚手架钢管表面的油漆颜色选用,立杆及剪刀撑用

5、黄色,护栏 用红色和白色。五、 脚手架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一)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 跨。说明:纵向水平杆设在立杆内侧,可以减小横向水平杆跨度,接长立杆和 安装剪刀撑时比较方便,对高处作业更为安全。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 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 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 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 (图 1);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

6、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 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图 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二)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说明:本条规定在主节点处严禁拆除横向水平杆,这是因为它是构成脚手 架空间框架必不可少的杆件。现场调查表明,该杆挪动他用的现象十分普 遍,致使立杆的计算长度成倍增大,承载能力下降。这正是造成脚手架安 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条是强制性条文。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不平杆,宜根据支承脚

7、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 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三)脚手板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2m时,可米2、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 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 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 300 mm(图2);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图3.145b

8、)。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 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 定。图 2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四)立杆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2、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 2m。3、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按表采用。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5、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 1m高出檐口上皮 1.5m。五)连墙件连墙件是起承受水平风荷载,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作用的,

9、同 时又起立杆中间支座的作用,对立杆在垂直于墙面方向位移提供一定的约 束,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对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起重要作用。1、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第 5.3 节、第 5.4.1 、5.4.2 条计算要求 外,尚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注: 步距; 纵距。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 ( 2)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 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说明:由于第一步立柱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是保证脚手架稳定性的控 制杆件。在该处设连墙件,也就是增设了一个支座,这

10、是从构造上保证脚 手架立杆局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 (两步)。说明:若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两端不与主体结构相连,就相当于自由 边界而成为薄弱环节。将其两端与主体结构加强连接,再加上横向斜撑的 作用,可对这类脚手架提供较强整体刚度。3、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

11、靠连接。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 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根据构造做法的不同, 连墙杆分柔性和刚性两类。 柔性连墙 杆由承受拉力的拉筋( 的铅丝或 钢筋)和承受压力的顶撑(钢管和木 楔)组成的一顶一拉的柔性连接(图 4) 。由于柔性连接的刚性较差,故 其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只能用于总高度低于 的普通脚手架。图 4 柔性连接刚性连墙杆有三种做法:a. 连墙杆和预埋件焊接而成。 即在现浇混凝土的框架梁、 柱上 留预埋件,然后用圆钢管或角钢(如用 )一端与预埋

12、件焊接(图 5),另 一端与连接短管用螺栓连接。连接时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C15。图 5 焊接连接b. 用短钢管、扣件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图 6 和图 7)图 6 与柱连接图 7 与柱、板连接1结构柱; 2扣件; 3外脚手; 4立杆; 5预埋吊钩; 6楼板c. 用短钢管、扣件与墙体相连接(图 8)图 8 与墙体刚性连接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 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说明:限制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最大距离 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连墙 件在主节点附近方能有

13、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若远离 主节点设置连墙件, 因立杆的抗弯刚度较差, 将会由于立杆产生局部弯曲, 减弱甚至起不到约束脚手架横向变形的作用。调研中发现,许多连墙件设 置在立杆步距的 1/2 附近,这对脚手架稳定是极为不利的。必须予以纠正。7、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六)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 4-4 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 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60之 间; 表5剪刀撑跨越立杆

14、的最多根数(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 11);图 11 剪刀撑布置(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 连续设置剪刀撑;( 4)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 搭接应符合本规范第 6.3.5 条的 规定;( 5)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 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3 、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 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 6.5.2 条第 2 款的规定;( 2) 一字

15、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 2 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 6跨设置 一道。七)斜道1、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2、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2)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 : 6,人行斜道宽度 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 : 3;( 3) 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4)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5) 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规范第 6.4.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