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创作背景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174085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影创作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背影创作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影创作背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影创作背景介绍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 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文里说:“我意在表现自己。”1947年7月1日作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又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 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 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 课余之暇,随便散步,学生向他请教,谈到陶渊明诗, 也谈到背影。他

2、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 朱自清的背影,记叙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为普通的父子之情。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 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务交卸了, 祖母的去世, 都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 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 此时他才真正感到了家境的凄凉: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等,均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的景象。他凝视着微微发胖而略显龙钟的父亲

3、、老实巴交的母亲和弟妹,心情十分沉重。办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要回北大,父亲也为了生计而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南京。背影记载的便是他俩在浦口东站分手时的情景。文中所记的买橘子等细节,使每 个读者都难以忘怀。此时朱父已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就显得不同寻常了。 与父亲的穿戴形成对比的是,朱自清却随身带着一件紫毛大衣。这件大衣是父亲托人定做的, 并亲自为儿子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其爱子之心,从中可见一斑。1925年10月,朱自清写下了这篇质朴感人的叙事抒情散文,记叙了八年前和父亲在 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 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挚感情, 抒发了自己在生活困顿、 精神压抑的 境遇下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朱父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后,即挪坐到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起来,眼中好像猛然间放射出明亮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