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35406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高三文综三次模拟测验考试历史部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25据宋史张逊传载:太宗二年:“阇婆、三佛齐、渤泥、占城诸国亦岁到朝贡,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张)逊请于京置榷易务,稍增其价,听商人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

2、五十万缗助经费。太宗允之,一岁中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北宋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北宋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C商业收入成为北宋重要财源 D北宋政府限制朝贡贸易26. 李贽因思想“异端”而被明神宗御批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自杀身亡。布鲁诺因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被天主教会宣布为“异教徒”,并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以上史实说明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B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C教会势力的强大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7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

3、在场时,文科综合试卷 第7页(共20页) 文科综合试卷 第8页(共20页)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28.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角度理解“日出”一词,不正确的是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A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B.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C. 重申了独立宣

4、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D. 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29.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301912年6月9号上海民立报的东省之暗昧人物一文载:“自国体解决,奉省营统张作霖虽亦悬树国旗,剪除发辫,似于共和亦颇赞成,及详细调查,知实因东督赵尔巽迫使之使然

5、。故常怏怏不乐。在奉举动每出入必带壮丁五十名,皆蟠辫于顶,作前清兵勇之状。张自己虽剪去长辫,而帽后犹露短尾,以示不忘旧义云。”这段材料本质反映了当时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A张作霖虽剪辫仍不忘前清旧义 B兵丁蓄辫是反对共和C发辫成为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志 D东督赵尔巽赞成共和31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A.君主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法辨识国家问题B. 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C. 中国自古以天朝上国自居,缺乏民族意识与爱国意识D. 列强

6、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造成人民彼此隔阂疏离32. 图5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 内战爆发B人民解放军从内线打到外线,在外 线大量歼敌 C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图5D横渡长江,进军全国33.“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中国

7、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34阅读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图6),图中变化最大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图6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C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展文科综合试卷 第9页(共20页) 文科综合试卷 第10页(共20页)D加入世贸组织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35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表2中属于史学研究的表2:中西科技发明对比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

8、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工人纷纷失业,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困境,西欧各国着手调整经济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国有经济。战后西欧的国有经济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新兴工业,如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由于投资的数额大,风险高,私人资本很难涉足;二是公共服务领域,如水电、交通运输部门,由于与民生关系密切,被限定为微利或非营利行业,私人资本不愿投入。除上述两大领城

9、外,能源、化工等个别部门也有少量国有经济存在,随着二战后不断快速扩张,西欧各国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到上世纪70年代,国有经济最大规模的英法两国,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材料二二战后西欧各国国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体制、管理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许多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处于严重亏损状况,并成为政府十分头痛的问题,公共服务领域的国有企业则因为服务质量低劣受到公众的严厉批评。面对新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西欧各国又推行压缩国有经济的政策,对国有企业实行拍卖、资产重组等改革措施,其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力度最大,也最有成效。铙誅卧泻噦

10、圣骋贶頂廡。(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国有经济与苏联国有经济的不同,(8分)并分析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发展国有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世纪80年代初西欧各国对国有经济实行改革的历史背景。(9分)文科综合试卷 第13页(共20页) 文科综合试卷 第14页(共20页)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明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着的东西就必然要经过一定的顺序和阶段,即从野蛮进入半开化,从半开化进入文明。现在的文明也正在不断发展进步中。欧洲目前的文明也是经过这些阶段演变

11、而来的。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虽然现在称西洋各国为文明国家,这不过是在目前这个时代说的,如果认真加以分析,它们缺陷还非常多。只是大体上看来,西洋各国有朝向文明方面发展的趋势,而决不可认为目前已经尽善尽美了。既然不能以西洋文明为满足,那么,我们就可以舍弃西洋文明而不效法它吗?如果这样,我们将要处于何等地位呢?既不能安于半开化,更不能退回野蛮的地位。要摆脱这两个落后地位就必须另寻出路。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

12、利害得失。有人说,世界各国彼此分立,各自形成独特的体制,人情风俗也互有差异,国体政治也各有不同,现在为追求本国的文明,而完全以欧洲为衡量利害得失的标准,岂不是不合理吗?应该适当地汲取外国文明,研究本国的人情风俗,根据本国的国体和政治制度,选择其合乎国情者,当取则取,当舍则舍,这样才能调和适宜。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摘编自(日本)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

13、75)运用文明史观并结合所学评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材料二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

14、亩”。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依据材料一,说明范仲淹改革的背景是什么?(5分)(2)在材料二中,范仲淹特别强调了什么内容?(4分)为什么?(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