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制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3476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有权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所有权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所有权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所有权制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所有权制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所有权制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有权制度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财产所有权制度,一、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内容 二、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 内容 三、财产所有权取得、消灭与转移 内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概念 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所有的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特征 1、独占性,严格的“一物一权” 2、全面性 ,最完整全面的物权 3、绝对性,即对世性,义务主体不特定,所有权法律关系,象所有法律关系一样,所有权法律关系包括三要素 主体 内容 内容 内容 客体 内容,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由所有权人与非所有权人构成 权利主体特定(财产所有人) 义务主体不特定(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是除所有权

2、人以外的全体非所有权人,根据所有权的独占性和绝对性,非所有权人对所有权人承担有不作为的义务。) 回,(二)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在所有权法律关系中,财产所有权的内容一般是指所有权包含的四项权能: 占有权、 使用权、 收益权、 处分权。,1、占有与占有权,占有,是指主体对财产的实际控制。 占有权,就是民事主体对于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占有强调的是一种事实状态,可以合法,也可以不合法,而占有权是指基于合法占有所产生的权利。 占有可以分为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两种情况。,两种共有关系1,所谓按份共有,是指各共有人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享有对特定财产的所有权的共有方式。 按份共有的各共有人的份额比例可由当

3、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 按份共有在实践中,往往因共同的购买或投资行为而引起,如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财产的按份共有。,两种共有关系2,共同共有,是指各共有人之间不分份额地共同地享有对特定财产所有权的共有方式。 在实践中,共同共有往往因当事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夫妻、家庭)或偶然事件或法律的推定而形成。 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为等份均分,但也应考虑其他因素,非所有人占有,非所有人占有,是指财产所有人以外的其他人占有不属于他所有的财产的事实状态。 (1)合法占有。合法占有是指非所有人根据法律或所有人的许可或其他合法原因而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如承租人对出租人房屋的占有,警察对犯罪工具的扣押等。 (2)非法

4、占有。非法占有是指无法律根据、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的财产的事实状态。如占有赃物,非法占有,以非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主观上是否知道其占有属于非法为标准,将非法占有区分为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 善意占有是指非法占有人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恶意占有是指非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明知或应知其占有行为非法但仍继续占有。 以买脏物为例的分析,2、使用与使用权,使用,是指主体按照财产的性能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的过程。 使用权是指主体对于财产加以利用的权利。 使用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也可以按占有分类的分法,分成所有权人使用和非所有权人使用。非所用权人的使用也可分成合法使

5、用与非法使用。,3、收益与收益权,收益,是指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基于财产而产生的物质利益。 收益包括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收益权,是指从财产上获得一定物质利益的权利。 财产的收益权归所有权人,当然所有权人可以将收益权的部分或全部转让给他人。,4、处分与处分权,处分,是指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事实上或法律上对财产的处置。 所谓事实上的处分是指消灭特定财产的存在或改变其存在形态。如吃掉自己买的东西,拆开自己买的电器等。 所谓法律上的处分是指在法律上消灭所有权或对自己的财产为他人设定权利。如出卖自己的财产,在自己的财产上设定抵押权等。 处分权是主体决定一项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命运的权利。处分权是

6、所有权四项权能中最核心的权利,是所有权人的基础权利,所有权人丧失了对财产的处分权,原则上就意味着丧失了所有权。回,(三)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指的是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物。 法律上所称之物,是指可以为人们所控制并能加以度量的有形或无形的客观存在。 一般是指有形物。,物的分类,不动产与动产 主物与从物 原物与孳息 种类物与特定物 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回,三、所有权的取得、消灭与转移,(一)所有权的取得 内容 (二)所有权的消灭 内容 (三)所有权的消灭 内容,(一)所有权的取得,所有权的取得的问题,是指所有权人

7、依法获得所有权的方式和根据。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依据是否通过民事法律行为的方法,可以分成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两种方式。,1、原始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所有权或不依赖原所有人的意志(不通过民事法律行为的方式)而取得所有权的财产所有权取得方式。 原始取得所有权的方式有: 劳动生产 先占 孳息 添附 善意取得 时效 罚款、没收等。,继受取得,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通过民事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某项财产所有权的所有权取得方式。这种所有权取得方式是以原所有人对该项财产的所有权为取得条件的。 继受取得的方式有: 合同(买卖、互易、赠与) 继承 回,(二)所有

8、权的消灭,所有权的消灭是指所有人因特定的法律事实而丧失了对特定物的所有权。 导致所有权消灭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所有权客体消灭。 2、所有权主体消灭。 3、所有权被依法转让。 4、所有权被抛弃。 5、因国家强制手段而消灭(国有化,征用),(三)所有权的转移,所有权的转移,是指所有权人从原所有权人手中转移到新所有权人手中的过程。 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通常意味着一个商品交换过程的结束。所有权从何时发生转移,这直接关系到交换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以及商品交易方式的性质等重要问题。 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来看,在我国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因财产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1、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动产的所有权的转移依交

9、付为准,从交付时起转移给受让人。 依据:民法通则第72条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交付的方式,所谓交付,是指将物或代表物的所有权凭证转移给他人占有的行为。方式有: (1)现实交付,即直接占有的转移。 (2)简易交付,受让人已经占有动产,当事人关于所有权转移的合意成立,即视为交付。 (3)占有改定,动产物权的让与人与受让人特别约定,在让与人出让特定动产后,标的物仍然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这样在双方达成标的物转让协议时,视为已经交付。 (4) 拟制交付,出让人将标的物的权利凭证交付给受让人,以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如仓单、提单等,2、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必须依法办理不动产权属变更登记,否则不产生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问题。 如房地产,林权等 “不动产化的动产”,像车辆、船舶、航空器等价值巨大的动产,我国法律上对其所有权也采用登记主义,同样在交易这些财产时,也必须办理权属变更登记,否则所有权不转移。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