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3400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22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9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藏象教学提纲(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 1、藏象、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4、五脏与形体、官窍、五志、五液之间的关系 5、 脏腑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藏 象,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含义 (一)藏象的含义 藏:贮藏、深藏;内脏 不可见 藏象 象:形象、现象、征象可见 含义:藏于内的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与其相应的自然之象。,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而脏腑又是核心之核心。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人体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沟通形体官窍,形成五大功能系统。,(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1、

2、基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2、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3、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临床验证三方面。 (以后二者为重),三、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脏腑: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将人体内外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精气血津: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神:是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 !人们习惯以脏腑为重点讨论藏象。但决不意味脏腑就等于藏象。,四、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几个问题的解释! 五脏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泻:宣泻、外泄 满:精气盈满 实:水谷充实 意义:指二者不同的运动特点。,五脏:贮藏精气(气血津液精),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得外泄,应时刻

3、保持盈满。不似六腑充实水谷,呈现时满时虚的流通状态贵在藏 六腑:受纳水谷、吸收精华、排泄糟粕,不得久留,应时刻保持流通、有入有出、时满时虚。不似五脏藏精,时刻处于盈满状态贵在通,奇恒之府 形态似腑中空 异于寻常之腑 功能似脏藏精 亦脏亦腑,非脏非腑,胆既为六腑之一,也为奇恒之腑? 原因: 六腑总的功能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胆贮藏的胆汁以助消化食物,间接参与传化水谷的过程,故属六腑之一。 但胆并不直接接受水谷,也不直接传化糟粕,所藏胆汁为精汁,由肝气所化,又具“藏精气”的作用,六腑之中唯其藏而不泻,故又属奇恒之腑。,五、脏腑的重要意义 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不离脏

4、腑。 2、分析疾病的发病和原因要联系脏腑。 3、诊察疾病就是观察脏腑。 4、临床辨证是进一步认识脏腑。 5、治疗原则是以调整脏腑为主。 古人云:“业医不知脏腑,开口动手便错”,重点回顾: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 2、脏腑的分类及区别。 3、五脏“满而不实”“藏而不泻”,六脏“实而不满”“泻而不藏”。 4、奇恒之腑含义,胆为奇恒之腑之一。,复习思考: 1、谈谈“藏象”的含义?中医研究人体有何特点? 2、脏腑分几类?如何从形态与功能上区别? 3、何为“奇恒之腑”? 4、解释“满而不实,实而不满”?,第一节 五 脏,心(火) 心,五脏中最重要的器官:主宰全身。内经谓之“君主之官”。 心居于胸腔之

5、内:膈膜之上,两肺之中,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生理特点: 生命之本;为火脏、喜动恶热;为阳中之阳,以阳气为用,通于夏气。 心之经脉:属手少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心主血脉 含义 主:主持 血:血液,脉中的内容物 脉:指血液运行的道路 心主血脉,含主血液和主血脉两个方面。即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以营养全身的作用。,心为何能主血脉 原因之一: 形态结构上:心与血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系统。 原因之二: 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之动力,心气心脏的搏动。 心气鼓动心脏不停搏动,推动血液循着血脉沿一定方向循行,循环不已。 古人云:“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心主血脉的三个基

6、本条件: 1、心气充沛 心气 心动 血液运行 2、心血充盈 使足够的血量流入血脉 心血充盈 心气的活动得到心血的供养 与补充,不致衰竭,3、脉道通利 约束血液运行,使之不得溢出 脉道通利 保持通畅,血行不致阻遏 心主血脉,上述三方面缺一不可。 然,以心气充沛起主导作用。,(二)心藏神 含义 中医所言“神”,有着广泛的含义,一般而言,主要有如下三种: 1、神,神秘玄妙,指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属性,虽不可测度,却决定着自然变化的规律,内经谓之“神机” 自然之神 2、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称 之为广义之神(如视觉、听觉、感觉、动作等) 生理之神,3、指人的精神活动,含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7、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心理之神 传统的认识:人们把心所主的神释为现代意义的精神,即狭义之神,又谓之“神志”,心有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属于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心主神的作用与表现 任物 任:担任、接受 物:事物 心具有接受、分析并处理客观事物或信息、从而进行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的功能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脑的功能),正常精神振奋、头脑清晰、思维 表现 敏捷、反映灵敏、处事迅速 反常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 则谵妄或反映迟钝、精神萎 靡、甚则昏迷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心之所以能主宰生命活动与心主神密不可分。 人之各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使之成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体在心的统一指挥

8、下,才能进行协调统一的正常生命活动。 从这一角度来看,心所主之神绝非仅指狭义之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了。, 心主神的物质基础 血液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之所以藏神是建立在心主血脉基础上的,以此为前提。 心神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心血充 关系 足,心神得养 心主血脉的功能受心神调节支配 心主血脉 例: 失血过多,出现精神疲倦甚则昏迷。 精神紧张,血流加速,心跳加快。,二、心与五体、五窍、五液、五志的关系 五体:体、形体 皮脉筋肉骨人身的形体组织 五窍:窍、孔窍、苗窍 耳目口鼻舌人头面部的官窍 五液:汗、泪、唾、涕、涎五种分泌液 五志:喜、怒、忧(悲)、思、恐 ( 惊)五种情志活动,(一)心在体合脉、其华

9、在面 合:内外相合,五脏在内,外合五体。 华:光彩、光华、精华,五脏在内,其华在外。 心合脉全身血脉皆属于心。,组织结构上:心与脉直接相连、 息息相通,构成一个密闭的血液循 环系统 心与脉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为 血行之动力 生理功能上 心气约束血液行于脉 中,沿一定轨道运行 心与脉的关系,实际上离不开气血,其 正常与否最易 从脉搏上反映。,心气不足,脉动无力而显虚 弱 心之功能异常 心血瘀阻,血运不畅,脉涩结代 心火亢盛,血流加速,脉数,其华在面 心之气血上荣于面,其精华可以表现于面部。反之,面部的色泽变化,最能反映心之气血盛衰、盈亏。 机理:心主血脉,而面部为血脉极丰富之处。,(二)心开窍于

10、舌 开窍有相互联系的意思 司 味 觉 舌之功能 调节语言,结构上 心之别络系于舌本,经络沟通 心之气血上荣于舌(舌体血管丰富), 功能上 心功能正常舌体红润、柔软灵活、 语言流利、味觉灵敏 心与舌 心神调控着舌的运动表述语言、司味觉 心之气血不足舌质淡白 心之阳气不足舌淡白胖嫩 功能失常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心血瘀阻舌质紫暗 心神失常舌卷、舌强、舌謇或 失语 古有“舌为心之苗”之说。,(三)心在液为汗 汗:是人体阴液发散于肌表的部分,是阳气蒸化津液的结果汗由津液转化而来。 血与津液: 渗入血管,组成或补充 血 津液 水分渗出脉外 补充 二者相互渗透“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汗与津液:

11、出于皮毛、汗孔 津液 汗 结论: 汗由津液所化,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汗与血液均与津液有关,故有“汗血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说。,临床实际: 汗出过多,伤津液、耗心气心悸、气短、神疲、甚则肢冷、亡阳。 出血过多,伤津液口喝、便秘、肌肤干燥。 心之气血不足引起病理性汗症: 心气虚 自汗(表卫不固) 汗出 心阴虚 盗汗(阴不摄阳),(四)心在志为喜 志情志活动,人有“五志”、“七情” 古人将五志分属于五脏,说明五志是五脏活动的表现,是五脏功能的一个部分,是建立在五脏之气基础上的,是五脏对外界事物作出的反应,是人体正常的情志变化。,五志中,心之志为喜 心脏功能正常,气血

12、充足 欣喜、 正常 乐观、愉悦的情绪 正常的喜乐 意志调畅,使人气 血调畅、血脉流通,心气不足 易悲、时欲哭 心之功能失常 情志改变 心气实 狂、笑不休 反常 轻则失眠 过度喜乐,心气涣散 重则发狂,附 心包络 简称“心包”,又称“膻中”、“心主” 解剖:心脏外面的包膜 功能:保护心脏、代心行令臣使之官 病变:外邪侵袭于心时,代心受邪 例: 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狂 痰浊蒙蔽心包神昏模糊、意识障碍 注:因心包附于心,在生理上没有独立意义,其所表现的病变与心相一致,辨证治疗也从心论治,故一般不单独而立论。,重点回顾 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3个必备要素 心藏神:为生命活动的主宰、主人的精

13、 神、意识、思维活动,以血为 物质基础 心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属于心, 心之气血盈亏显现于面 开窍于舌:心之别络系于舌,舌为心之苗 在液为汗: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同 源、血为心所主,故“汗为心之液” 在志为喜:心之功能正常,表现为喜的 情绪变化,复习思考 1、心的主要功能有哪两方面?心与体、窍、液、志的关系如何? 2、心主血脉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心主神志的前提是什么? 3、什么是心包络,其功能是什么? 4、谈谈神的含义? 5、何为“血汗同源”?,肺(金) 肺:内经谓之“相傅之官” 肺居胸腔内:居横膈之上,呈蜂窠状,上连气管、通喉咙、开窍于鼻。 肺居于人体脏腑最高位:与心同居胸中,覆

14、心之上以维护之,犹如两叶下垂,形如华盖,故称“肺为华盖”,也确立了相傅之地位。 五脏之中,唯肺通过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易被外邪侵犯,不耐寒热,故又有“肺为娇脏”之称。,肺的生理特点:气之本;娇柔脆弱;清肃下降;为阳中之阴,通于秋气。 肺之经脉:属手太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肺主气 含义 指肺有主持人体气的功能,内含两个方面: 呼吸之气气体交换 肺主气 一身之气机体动力,肺主呼吸之气(司呼吸) 肺具有主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出体内浊气 吐故纳新, 肺的呼吸 维持生命活动 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肺主一身之气 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1、宗气的生成与肺有关 肺吸入的清气 相互结合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宗气生成后,赖肺气宣发输布 ,布散全身推动人体生命活动 激发五脏六腑 的功能活动。,2、对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具有调节作用 呼气之升、出 肺 呼吸均匀全身气机升降 出入运动正常、有节有序 吸气之降、入,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的关系 呼吸之气均匀调和 一身之气调畅 相辅相成 人身之气机调畅 呼吸节律规整,肺主气与司呼吸的功能失常: 肺气壅实肺气上逆 喘、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