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3138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圣中心小学作业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圣中心小学六年级复习计划日期课时教学内容知识要点4月27日1教科书第十二册p83“整理与反思”以及p83-84“练习与实践”1-4题.1.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5.数位表.6.人民币、时间、质量等常见计量单位的换算:低聚高:用低级单位数进率高化低:用高级单位数进率7.数字信息表示:a、数量的多少;b、编码2教科书第12册p84-85“练习与实践”第5-9题.1. 多位数的读、写;按照

2、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左往右读、写,整数部分每四个数位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亿级等;2.数的改写省略: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3.数的大小比较.4月28日3教科书第12册p8586页“练习与实践”1014题.1.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互化;3.探索数的排列规律,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体会有限与无限的辨证统一;4.估计数的大小;5.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教科书第十二册第87页“整理与反思”及“练习与实践”的14题.1.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

3、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但不管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小数或分数加.减法,计算时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2.计算整数乘.除法都要按法则进行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再根据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把除数化成整数来除,要注意小数点的处理.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3.这部分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关于乘法:4个6,可以是46,也可以是64;46读作4乘6,4和6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做因数.关于除法:新教材中没有给出“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等

4、名称.对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不作要求,对分数中的假分数不要求化成带分数.4月29日5“练习与实践”的58题.1、一般应用题的解法,以及应用题的结构解题方法.2、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6教科书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和8991页的“练习与实践”15题.1.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再算第一级.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加法.乘法的运算律4月30日7“练习与实践”610题.1、.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2、计算百分率3、求一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4.简单的百分数

5、应用题.8“练习与实践”1112题.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5月4日“数与代数”部分测试5月5日试卷分析评讲5月6日9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92-93页“练习与实践”16.1.用字母表示数:(1)表示运算律;(2)表示计算公式;(3)表示一般数量关系.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一个等式).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值).解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是一个过程).4.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

6、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0教科书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纳税、折扣等实际问题的逆运算如何用方程解.5月7日“式与方程”测试5月8日试卷分析评讲5月9日11教科书第12册94页“整理与反思”和94-95页“练习与实践”1-6题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2.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 ab (b0)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与区别: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教材增加的内容)5.解比例6.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5月12日12教科书第12册第94页“整理与反思”和95-96页的“练习与实践”5-101、

7、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不安排应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5月13日“比与比例”测试2、5月14日试卷分析评讲3、5月15日13教科书第97页的“整理与反思”和98-99页“练习与实践”1-6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2、垂直与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角的意义及分类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

8、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14教科书第12册第97-9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7-10题.1平面图形的特征2画平面图形的高3三角形的内角和求三角形中未知的一个角或几个角的度数,涉及到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有关比的知识.4把多边形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5月16日15教科书第12册100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8题.1.常见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求法:2.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的面积=半径的平方圆周率.3.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4.常见的长度、面积计量单位.(1)名数 测量的结果用数字表示,在

9、后面加上单位名称,合起来就是名数.(2)名数种类 名数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3)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4)复名数、单名数互化.16教科书第12册102页“练习与实践”9-11题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5月19日17教科书第12册103页“整理与反思”和103-104页“练习与实践”1-5题1.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2.圆柱和圆锥的特征.3.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所看图.5月19日18教科书第12册105页“整理与反思”和105106页“练习与实践”16题.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意义.

10、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容积的意义.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4.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5.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6.计量单位换算的方法.7.几何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5月20日19教科书第12册105页常见几何体体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整理与反思”和106107页“练习与实践”第711题.1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公式的统一:VSh3解

11、决几何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综合实际问题(注意表面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4圆柱体积公式的创新:圆柱的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20教科书第12册107页“练习与实践”12、13题.1选择合适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新教材增加的内容)2包装箱的设计.(新教材增加的内容)5月21日“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测试5月22日试卷分析评讲5月23日21教科书第十二册P108“整理与反思”以及P108-109“练习与实践”1-5题.1、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变换图形的位置,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不能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5

12、、轴对称图形.22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1、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2、 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3、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比例尺的知识5月26日“图形的位置变化”测试5月27日试卷分析评讲5月28日23教科书第12册112页-113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1题.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收集数据时需要及时进行记录,记录数据可采用画“”或画“正”字等方法,以提高效率;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分段整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24教科书第12册

13、112页-114页 “练习与实践”第24题.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不同统计图的画法.正比例量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的应用.5月29日25教科书第12册第112页“整理与反思”和第115页“练习与实践”第5、6题.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有什么不同.2.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3.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4.掌握简单统计量的计算方法.26教科书第116页的“整理与反思”,第116-117页的“练习与实践”的1-5题.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

1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3、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5月30日27教科书p118119“住房的变化”1、复式统计表.2、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及分析.3、求平均数的应用问题.4、综合实践社会调查.28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20 旅游费用的预算1、在解决旅游问题时,要利用生活经验正确理解旅游人数、出发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交通工具及在旅游目的地可能产生的开支情况等有关旅游活动的基本信息,弄清它们所表达的实际含义.2、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信息,根据实际需要认真比较,精确计算,制定合理的旅游方案,最优化地处理信息.3、增强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