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整理版本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2979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文学整理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唐代文学整理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唐代文学整理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唐代文学整理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唐代文学整理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文学整理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文学整理版本(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唐及五代文学概论第一节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唐代的政治与文学贞观之治: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言官制度建议阅读:剑桥隋唐史、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二、宗教与文学佛教: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王维)道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儒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三、异域文化与文学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音乐,唐时由西方和中国的西域传入新曲、胡乐、燕乐,指西凉、龟兹一带的音乐。 异

2、域的生活方式如胡妆、胡姬、葡萄酒、玻璃、胡床、石榴等即为文学咏歌的对象。可参见刘航著: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四、科举与文学 唐太宗崇尚南方文化。亲撰晋书王羲之传论、陆机传论。 平等的进取之道带来有才华者绝对的自信,如李白、杜甫。 “甫夕少年时,早充观国宾。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自我感觉都特别好。能“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也说:“若世无孔子,愈不当弟子列。”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唐科举的温卷之举,刺激了唐代的传奇创作。第二节唐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创作主体不是贵族,而是庶族的士人。 二、文学风格:

3、唐代诗文强调风骨、刚健、力度,瞧不起六朝人在语言上的争奇斗巧。 三、文学体裁:继承与创新并重。第三节唐诗的发展历程1.关于唐诗发展历程的几种观念(分期法)2.本课的文学史分期采用: 初唐诗歌:武德元年唐玄宗开元初年(618-713) 盛唐诗歌:开元初年唐代宗大历初年(713-766) 中唐诗歌:大历初年唐文宗开成初年(766836) 晚唐诗歌:开成初年唐哀帝天佑元年(836906)第四节唐代其它文体简说 词:“敦煌曲子词”至晚唐五代词的两大创作中心:一是西蜀,“花间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二是南唐,“二主一臣”李璟、李煜与冯延巳。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散文骈体与韩柳古文运动 传奇 “有意

4、为小说 变文说唱文学的底本,敦煌经卷中保存较多。本课参考书目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 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 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释,中华书局 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德潜:唐诗别载,上海古籍出版社或中华书局 肖涤非:杜甫诗选 陈贻焮:孟浩然诗选,王维诗选 古文观止李商隐诗选古代散文选(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白诗选,湖南大学中文系编承前启后的隋朝与初唐诗歌第一章承前启后的隋朝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齐梁诗的流风余韵 隋朝文

5、学开始出现南北文风合流的新趋势,并产生了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颇有才华的诗人,但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陈浮靡之风。如: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昔昔盐薛道衡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溪。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帏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及其评价: (1)以思妇为题材的传统。 (2)“审情于景”的创作手法亦因袭六朝第二节初唐诗坛:以王绩与 “四杰”为代表上官仪与“上官体” 上官仪(约608-664)其诗以应制为主,宫

6、中景物为多,在艺术形式上求精,对仗工整,语言艳美,但内容较贫弱,情感不丰富,呈现出梁、陈宫体的主要特征。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旧唐书称“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官体”是指对形式精美、对仗工整、语言华美而内容和思想贫乏的诗体。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上官仪诗歌主要特征:绮错婉媚上官仪的“六对”、“八对”之说 上官仪对于诗歌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六对”、“八对”。 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草叶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又为八对之说:一曰的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

7、是也。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四曰叠韵对,放荡知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五曰联绵对,残河若带,初月如眉是也。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期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八隔句对也,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民国学者李维认为:“自仪六对之说出,而诗律益严整,故世称上官体。”(李维:诗史)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王绩 王绩(585-644)出身名门贵族,乃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之弟,但一生仕途不达。新唐书:性简放,不喜拜揖。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自写墓志文并序: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

8、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代表作野望野望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句中平仄相间,两句间平仄相对)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三句平仄相粘, “唯”旧读入声)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犊”旧读入声)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识”、“怀”旧读入声)王绩诗歌成就 内容上以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为主,没有沾染宫体诗的脂粉气,艺术风格带有疏野淡朴、自然清新的特征。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为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明胡应麟诗薮后四句虽旷达,而意实酸辛。范大士唐

9、五律诗精评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附三:唐人咏蝉三绝(清人施补华评)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清华人语)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患难人语)李商隐蝉:“本是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牢骚人语)初唐四杰 四杰的主要成就:1表现题材与领域扩展到社会、人生及自我价值的探索。2艺术形式上,促进五律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同时,冲击和改造了传统的歌行体与宫体诗。 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闻一多唐诗杂论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四杰的不足:留存齐梁痕迹。杜审言与沈宋 杜审言(约645-708)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其诗律精严

10、,笔力雄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沈佺期(约656-713)杂诗三首,以闺中怨情流露反战情绪。古意。 宋之问(约656-约713)度大庾岭第三节 “宫体诗的自赎”:刘希夷和张若虚 刘希夷(约651678 ?)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人。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原有集,已失传。代悲白头翁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张若虚(约660 约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人同以吴越名士,扬名京都。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年又和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张仅存诗两篇,但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誉为“诗中之

11、诗”,“孤篇压全唐”。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情致;意象;声韵。历代评论:“孤篇横绝”(清王闿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春江花月夜赏析 1、虽用乐府旧题,而内容一新。洗尽艳情诗的绮罗香泽脂粉,借月怀人,极写相思离别之苦。 2、构思巧妙,紧扣题意,由春、江、花、月、夜,逐层铺展,而又以月贯穿之。对月的描写又是多角度的:初出天上斜月落月。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3、章法整齐而有变化。四句为一韵群、意群,构成一节,忽平忽仄,产生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4、情景理融为一体,以月为线索、以情为中心,又融入对宇宙奥秘

12、和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感悟。 5、语言清丽,绝弃了宫体诗的绮靡。还具有民歌的特点:如反复歌咏。春江、海、月(15次)反复出现;又如对偶、顶真的运用。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第四节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及创作 一、生平: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四川射洪人。青年时期折节读书,21岁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第西归后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永淳元年(682年),再次应试得中进士,因两次上谏直陈政事受武帝赏识,官至右拾遗,后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侍父,被县令段简诬陷人狱而死,42岁。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陈诗赏析感遇 蓝若生春夏,纤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

13、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全是五言古诗体,有四、六、八韵均有。)二、陈子昂对于唐诗发展的贡献: 第一,是倡导复古革新的理论,批评齐梁诗风的绮靡,明确提倡风雅与兴寄,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与正始之音。 第二,是以他的创作实践,如三十八首感遇等诗作,展示一种深沉的政治思考和内在的骨力,从而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端正了方向。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予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

14、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文学成就: 李白赠僧行融:“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 杜甫陈拾遗故宅:“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白居易初授拾遗:“置我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独高蹈。”第二章 “王孟”与盛唐山水田园诗第一节孟浩然一、孟浩然的生平v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一生未做官,四十多岁以前一直隐居故乡,时人把他描绘成一生不入俗,不事君的高人:李白赠孟浩然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维为他画像。画已失传,当时见过此画者张洎形容:“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韵话阳秋行)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主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二、孟浩然的隐居与求仕v 1.前期的隐居:求仕的准备与艺术化的生活。v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家赋”(田家作)v 2.后期的隐居:受到打击后,仕途无望孟诗寂寥孤清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