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172948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十二中2020届高三7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宣纸为宣州皮纸的总称,其名源于唐代宣州贡纸,在元明两代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至明代中期已臻完善,成为中国皮纸的杰出代表。宣纸最突出的特点是“润墨性”,这种特性对书画创作意义重大。宣纸可以大大丰富笔墨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勾斫,也能施诸泼墨渲染,笔迹墨痕清晰可辨,极有笔墨韵味。丰富的笔墨变化可抒发感情,移情寄兴,遣貌求神,这是其他纸种所不能比的。宣纸具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它“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真正的宣纸,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

2、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皮料成分越重,纸张越能经受拉力,即使笔力反复搓揉纸面也不会破,也就越能体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质量也就越好。然而,由于稻草浆的成本只有皮料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如今有些所谓的宣纸,稻草比例超过了70的还称之为“净皮”,几乎全是稻草浆的美其名曰“棉料”。成了这个样子的“宣纸”,已经承载不了更多的笔墨技法,也保存不了多少时间。当代书画用纸的生产工艺与过去相比也有很多不同。过去的玉版宣,要在纸浆中抄造三回;今天的玉版宣,只是皮料的比重大些。过去有一种半生熟的煮捶宣,是要把生宣纸反复砸打密实,而今天的煮捶宣,是用刷子刷上矾水,达到半洇不洇的效果。如今,漫步北京琉璃厂,各

3、种品牌、各色式样的宣纸令人眼花缭乱。宣纸的生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至今没有量化的质量标准:青檀皮和稻草比例应为多少?漂白的残留物质究竟有什么?与此同时,在生产工艺中,用杂交稻草代替沙田稻草,大量使用化学漂白剂,都使宣纸的质量大不如前。更让人担心的是,宣纸生产技术目前仍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而且由于工作条件辛苦,待遇低,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宣纸是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纸寿千年”之誉。今天,更需要优质宣纸,将我们创造的文化艺术,传诸后世子孙。(取材于殷燕召宣纸:“纸寿千年”,需求不降)材料二我国古代造纸业有十大产区,皖南堪称其中最显赫者。此地水源丰富,土地贫瘠,树木丛生,劳动力充

4、足,造纸成为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而竞争异常激烈,又促成技艺不断精进。长年浸润、耳濡目染,精妙的手工操作让造纸技艺完美呈现。因此,似乎是上天的安排,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名纸的故乡。泾县便在皖南小岭一带,那里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不仅因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而闻名,更因泾县宣纸而蜚声中外。泾县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的最杰出代表,它在千百年的积淀中逐步成长,与故土血脉相连。“纸之制造,首在于料”,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青檀树的生长,冲积平原则适宜生产长杆水稻,青檀树和水稻杆均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原料。宣纸是“捞”出来的纸,纸帘是捞纸的重要工具,纸帘的制作工艺直接影响宣纸的质

5、量。纸帘的制作原料也与泾县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泾县及周边一些地区产一种苦竹,长者可达二丈有余。这种苦竹,笋苦涩不能食用,但是竹纹的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易于剖成竹篾。用此竹涂土漆制成的竹帘是捞纸的必备工具纸帘。它不易腐烂,不吃水,且价格低廉。此外,泾县地处中纬度南部,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正所谓“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既为宣纸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充沛的阳光,又使原料不至于在暴晒、暴雨和暴冻中风化或腐烂。宣纸最初是以小家庭、小作坊形式在泾县及周边的老徽州地区生产,千百年来在泾县小岭不断完善、成熟。宣纸制作工艺非常精

6、细和耗时,从原料采集到成品纸出来,中间要经历皮料制作、草料制作、配料以及捞、压、焙、剪等上百道工序,几乎需要用一年的时间。2006年5月20日,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取材于宣纸的产地)材料三中国纸,通常是指用手工捞出来的“土纸”,即手工纸;欧洲纸,一般是指用机器抄出来的“洋纸”,即机制纸。造纸工艺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在外观方面,如果把手工纸拿起来迎着阳光观察,就会发现纸内有一条条的“印子”,也就是“帘纹”,而机制纸则没有。由于机制纸是经过高温烘缸干燥,故纸面光滑度较高,而手工纸是低温干燥的,其光滑度要低得多。在性

7、能方面,手工纸一般呈碱性,纸面柔和,宜于使用毛笔书写,吸水性较大,纸的强度较小、质地较软而轻。机制纸一般呈酸性,纸面挺硬,吸水性较小,宜于使用硬笔书写。在价值方面,区别于机制纸以实用性价值为主,中国手工纸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要了解传统文化,中国纸及纸文化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简单点说,纸文化包括了历史古籍、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许多丰富的内容。早在汉朝时,我国就发明了纸,随后又在隋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此后我国的书籍出版、印刷事业突飞猛进。据报道,我国现存3000万册古籍,这些古籍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中国纸从用毛笔书写开始,历经了拓碑、写经抄书的漫长岁月,进入了书

8、法、绘画阶段,草篆隶楷、写意工笔之精品,令人倾倒,达到艺术的高峰。欣赏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能在思想或性格上受到熏陶,使人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有了转变和提高。关于民间艺术,是指与纸有关的艺术品,如年画、春联、剪纸、纸脸谱、扇面画、风筝、折纸等。它们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民俗的,又有高雅的;既有创造的,又有欣赏的,真可谓蔚为大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手工纸与我们的文化生活和人文修养结下了不解之缘。保存和保护一定范围的手工纸市场,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就像日本把他们国家的“和纸”(手工纸)称为“无形文化财产”,政府和民间共同出力帮助经营,使和纸在市场上锦上添花,有了如纸插花、浮世绘等作

9、品丰富了手工纸的市场。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文化发展策略对中国纸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取材于刘仁庆中国手工纸与传统文化)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当代宣纸质量大不如前的原因的一项是( )A. 配料比例发生变化B. 古代造纸技法失传C. 生产工艺过于简化D. 大量使用化学制剂2. 对“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名纸的故乡”一句中“这里”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十大产区B. 皖南地区C. 泾县D. 皖南小岭3.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不属于泾县宣纸品质上乘原因的一项是( )A. 特殊的喀斯特地貌为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原料。B. 当地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源丰富,

10、阳光充沛。C. 宣纸制作工艺由小作坊发展而不断完善、成熟。D. 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下列关于手工纸和机制纸区别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手工纸专指中国纸,而机制纸则专指欧洲纸。B. 手工纸因高温干燥而能看出“帘纹”,机制纸则不会。C. 手工纸柔软而吸水性强,机制纸则恰恰相反。D. 手工纸只有文化价值,而机制纸只有实用价值。5. 中国宣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上述三个材料作答。【答案】1. B 2. B 3. D 4. C 5. 使用价值: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寿命长久,有利于古籍的保存与传承。文化价值:宣纸传统制作工艺精细考究,是宝贵的非

11、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价值:其纸质特点适用于中国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的创作、保存和传承。宣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人文修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B项,“古代造纸技法失传”错,依据原文材料一第六段中“宣纸生产技术目前仍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可见,古代制造纸技并没有失传,只是传承困难。所以不属于当代宣纸质量大不如前的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与之相关的材料,找准答题区间,认

12、真分析,给予答案。B项,依据材料二第一段“我国古代造纸业有十大产区,皖南堪称其中最显赫者”可知,整段是在陈述皖南地区。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D项,“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泾县宣纸品质上乘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

13、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A项,曲解文意,“手工纸专指中国纸,而机制纸则专指欧洲纸”错,材料三第一段“中国纸,通常是指用手工捞出来的土纸,即手工纸;欧洲纸,一般是指用机器抄出来的洋纸,即机制纸”可知,是“通常”,而不是“专指”;B项,强加因果,“手工纸因高温干燥而能看出帘纹,机制纸则不会”错,材料三第一段“在外观方面,如果把手工纸拿起来迎着阳光观察,就会发现纸内有一条条的印子,也就是“帘纹”,而机制纸则没有。由于机制纸是经过高温烘缸干燥,故纸面光滑度较高,而手工纸是低温干燥的,其光滑度要低得多”可知,二者没有关系,是不同的

14、两方面;D项,曲解文意,“手工纸只有文化价值,而机制纸只有实用价值”错,材料三的第二段“在价值方面,区别于机制纸以实用性价值为主,中国手工纸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要了解传统文化,中国纸及纸文化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可知,手工纸侧重文化价值,机制纸以实用性价值为主。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第三段“宣纸具有易于

15、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它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可知,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寿命长久,有利于古籍的保存与传承;材料一最后一段“宣纸是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纸寿千年之誉。今天,更需要优质宣纸,将我们创造的文化艺术,传诸后世子孙”可知,宣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材料二最后一段“宣纸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和耗时,从原料采集到成品纸出来,中间要经历皮料制作、草料制作、配料以及捞、压、焙、剪等上百道工序,几乎需要用一年的时间。2006年5月20日,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知,宣纸传统制作工艺精细

16、考究,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三第三段“简单点说,纸文化包括了历史古籍、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许多丰富的内容。早在汉朝时,我国就发明了纸,随后又在隋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此后我国的书籍出版、印刷事业突飞猛进。据报道,我国现存3000万册古籍,这些古籍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可知,其纸质特点适用于中国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的创作、保存和传承;【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二、古诗文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