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2911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17.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设计之4 (2)培训教材(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赵晓曦,园林景观设计,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一、环境行为心理 通过研究环境知觉、环境认知、人的活动与空间及设备的尺寸关系、空间行为学私密性、公共性、领域、拥挤感等来把握使用者的普遍心理现象。 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主要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二、使用者在环境中的行为 人的行为往往是园林景观设计时确定场所和流动路线的根据。 1、行为层次 行为地理学将人类的日常活动行为分为以下方面: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

2、论基础,2、行为集合 为达到一个主目的的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 步行街,隔一定距离设置休息座椅,以及通过空间的变化消除长时间购物带来的疲劳,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3、行为控制 对人的行为的控制作用 设计花坛时,为了避免人在花坛上躺卧可以将尺寸设计的窄些,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三、行为与场所 适应现实环境 人 产生行为 控制和设计环境 人 引导人们产生积极、理想的行为 园林景观设计要建立的思想:依据行为分析、总体分析构成环境构成、景观要素,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为很好的发挥场所效应,在设计中要增设必要的景观设施,满足各种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来扩大室外空间的宽容感。 景

3、观作用:诱导公众积极参与 主动参与、被动参与、旁观者参与,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例如,休息设施的设置: 在人口通道的两侧布置休息设施,使用者往往“望而生畏”,在众目睽睽中会感到“无地自容”。 人们喜欢有依靠的景观,前方视野开阔,面对着活动人群,满足“人看人”的爱好,而不是处于空旷区,没有安全感。,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人们倾向于实体边界附近集聚活动。考虑人的行为设置不同的景观与休息场所,满足不同社交活动的需要。 在公共场所,人们希望与别人交流,又希望与人群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例如:线路设计: 发现,游园草坪中设置碎石或其他材质的人行道,但在其不

4、远处常常有人踩出脚印,说明存在不合理性。 最佳的做法是等下雪天,观察人们留下最多的脚印痕迹以确定线路。 规划设计中,良好的处理方法是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性,按照人的活动规律进行线路设计。,几何形态的中心绿地 下雪天人的行为轨迹 受欢迎的中心绿地,使用者对其聚居地和住所的需求: 安全性: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领域性: 安全感的前提 体现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或某个群体的办公共空间 通达性: 可以观察四周视线和危险来临时迅速撤离的通道。即使保证自己领域性同时,希望与外界保持联系 对环境的满意度: 对周围树木、草坪、灌木、水体、道路等因素的综合视觉满意程度,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行为心理学是

5、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内在原则之一: 不直接指导具体的设计思路,但是方案设计和确定的基础 否则不能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和场所 造成浪费大量项目建设资金,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场所空间应用设计,一、感受场所空间 场所空间是园林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提供公共活动的空间,如街道、广场、庭院、人口广场、休息空间等。 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 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 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地 面: 不同颜色的地砖、草坪 顶 面: 硕冠的乔木、凉亭、棚架、藤架 垂直面: 小乔木、栅栏、矮墙加藤类植物,在地平

6、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 通过树干来暗示空间(虚空间),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植物的叶丛影响着空间的围合,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通过园林植物限制、改变一个空间的顶平面。,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园林植物围合成“门”,园林植物围合成“墙”,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垂直空间和半私密性空间,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园林设计师仅借助于植物材料就能建造出许多类型不同的空间。,第四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现代园林 由地形、地貌、水体;建筑物、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的要

7、求,综合而成的统一体。,丰富的植物 变化的地形 迷人的水景 精巧的建筑 流畅的道路,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地形起着基础性作用,其他元素都是承载在地形之上,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是园林的骨架。 3.1.1 地形的类型 大地形是指大规模的地形变化,包括高山、盆地、草原、平地 规模 小地形是指小规模、小幅度的地形变化,例如山丘、台地、斜坡、平地或 因台阶、坡地 自然式形态:凹地形、凸地形、山谷、山脊、斜坡、平坦地形 形态 规则式形态:下沉式广场、上升式台地、台阶、平地,3.1地形,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凹地形: 特点:隐蔽、私密、内向 ,形成内聚的空间 表现形式:理想的观演区 缺点:容易积水

8、,比较潮湿,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凸地形: 特点:抗拒重力代表权利和力量,优越感、可以最为焦点或支配地位的要素 表现形态:山峰、山丘、山包,山谷: 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一定的方向性、开放性。容易形成自然的溪流。,山脊: 与凸地形相似,线状、动势感、导向性、道路、建筑往往会沿山脊线布局,平坦地形: 室外景观没有决对平地,因为需要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而有轻微倾斜。 特点:开阔空旷,稳定感 形式:理想站立、聚会、坐卧、休息场所,下沉式广场: 通过踏步将高度降低, 作用:增加空间的变化,限制人的活动,为周围空间提供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觉条件,上升式台地: 将地形做成上升式的台地,灵感大概源于美妙的

9、梯田景观 作用:上升台成为一景 形状:半圆形、半椭圆形、正方形、多边形,平地: 规则式平坦地形是指硬质场地内的平潭地,城市广场出现的多,有利于较大型的活动和聚会。,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1.2 地形的功能,1、分隔景观空间 通过地形的高差变化来对空间进行分隔。,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2、改善小气候 防风:冬季为北风和西北风,西北部或北部堆山 降温:夏季凉爽的东南风,南部营造湖池,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利用地形排水 最好的排水是通过园林中国巧妙的坡度 从排水角度来考虑,地形最小坡度不应小于5%,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4、引导视线 视线沿着最小阻力通往开敞空间,可通

10、过地形处理对视线进行限定,使视点停留在某一焦点上。,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5、地形影响着游憩功能和行走速度 例如:平坦地形适合开展大型户外活动 缓坡大草坪可供游人休憩、沐浴阳光 幽深的峡谷为游人提供室外桃园的享受 高地观景的好场所,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6、美学功能 地形自身成为一个景观,或者用来为空间构图的背景。 建筑借助山体的大尺度给人一种雄伟、高大、坚实、永恒的感觉。,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1.3 地形设计,1、陆地 铺装地面: 可作为游人集散的广场,观赏景色的停留时间,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 可用砖、片石、水泥、预制块等铺装成规则的形式。,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11、,绿化种植地面: 可草地种植树木花卉,形成不同景观。大片开阔的草地可供坐躺休息,种植的花木可供欣赏,形成的树林也供观赏游憩。,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2、坡地 缓坡:坡度在8%-10%之间,一般可作活动场地之用。,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中坡:坡度在10%-20%之间,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陡坡:坡度在20%-40%之间,有平地配合,可作观众的看台,或作为植物用地,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山地 自然山地和人工堆山置石,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喜水是人的天性。水体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也经常是点睛之笔。 有极强的欣赏性 调节空气湿度,抑制噪音 静有安详,动有灵性

12、分为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3.2 水体,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2.1水的美学特征 形态美:千变万化,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自然生动无拘 动静美:动思绪纷飞、静平静沉思 水生美:潺潺水声平和舒畅 瀑布情绪澎湃 倒影美:清澈灵动 触感美:冰凉、柔润,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2.2水的形式 一、自然水景 原有自然生态景观。 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景观。,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2.2水的形式 二、人工水景 1、瀑布跌水 滑落式 瀑布式 阶梯式 特点:模仿自然 设计: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 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宜在1M以下,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跌水: 是呈阶梯状的多级跌落

13、瀑布, 其阶梯宽高比例3:2-1:1之间 梯面宽度在0.31.0米,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2、溪流 可涉入:小于0.3米 不可涉入:观赏性、趣味性 光滑材质质感细腻,水层清澈 水坡设计 质感粗糙波光粼粼 坡度:0.5%,急流处3%,缓流1%以下 参数 宽度:1-2米 水深:0.3-1.0米,超过0.4,要防护,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泳池水景 水上乐园、海滨浴场、游泳池 (1)居住区的泳池:游乐+交往 设计方法: 池边可采用优美的曲线 儿童泳池:0.6-0.9M之间 成人泳池:01.2-2M之间 泳池周围提供休息和遮阳设施 多种灌木和乔木,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2)人工海

14、滩浅水池 领略日光浴 池底多铺白色细沙 坡度由浅至深 一般0.2-0.6M 驳岸需做成缓坡 设有冲沙池,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4、观赏水景 (1)喷泉 完全靠设备制造出的水量,对水的射流控制是关键环节 音乐喷泉 喷雾喷泉 旱喷泉,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2)倒影池 是利用光影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观空间层次。 具有装饰性,借景效果 花草、树木、小品、岩石前都可以设施倒影池,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倒影池设计要点: 处于平静状态,尽可能避免风的干扰 池底要选用黑色和深绿色材料:黑色塑料、沥青胶泥、黑色面砖,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5、亲水驳岸 以亲水性规划设计

15、为出发点和切入角度 对于公共绿地的亲水驳岸,高度、深浅度要满足人的亲水性的需要 驳岸应尽可能贴近水面,以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水景设计要点: 1、满足景观功能 2、水景设计和地面排水相结合 3、管线和设施的隐蔽性设计 4、与灯光照明相结合 5、寒冷地区考虑结冰防冻,一、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3.3 植物,(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 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几何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广州越秀公园,第三章:园林景观的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