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作业框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2820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作业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必修作业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必修作业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必修作业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必修作业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作业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作业框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近代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变化的原因: 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衣 辛亥革命以后,受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山装流行20C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裙子见于大城市 食:面包房、咖啡店、西餐流行各大城市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 变化的表现 住:西式洋楼出现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思想 风俗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辛亥革命后 社交礼仪中,西方的握手、鞠躬逐渐取代跪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称呼上,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增设

2、元旦等新节日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变化原因 农民分得土地 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衣:多彩多样 食: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变化表现 住:人民的住房状况改善,1995年国家启动“安居工程” 风俗:休闲娱乐多样化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铁路 新中国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沟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路程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开通交通事业 民国时期 表现:公路交通发展较慢公路 原因:政治

3、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新中国:发展较快 洋务运动前,航运又西方垄断(轮船的引进使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化)航运 19C70s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20C90s以后,铁路、公路和民航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民航 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业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放宽限制民航业发展迅速通讯事业有线电报:19C70s,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到上海,建起第一架电报机房无线电报:20C初,上海无线电台,无线电报局(有线用于军事,无线

4、电报供官商用)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电话 20C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19C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1833年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报刊 兴起 1872年上海申报历时最长影响最大 报纸 19C70s国人办报 戊戌变法时务报 辛亥革命民报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大众传媒 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1905年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中国电影事业起步影视 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

5、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5年第一部获奖电影渔光曲 风云儿女的插曲被定为国歌 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C60S,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互联网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青少年如何正确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优势 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 使用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生产的相对过剩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贫富差距过大购买力低下,市场萎

6、缩1929-1933年经济危机直接原因 信贷消费过度打乱正常经济秩序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股票投机过度虚假繁荣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物价暴跌扩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影响大世界市场形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来势迅猛 范围广 特点 破坏性大 持续的时间长(19291933) 影响深远社会危机,政治动荡(阶级矛盾激化、法西斯兴风作浪)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加紧国际市场的争夺(关税大战、货币贬值),

7、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主义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尖锐胡佛反危机措施:“自由放任”(管的少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结果:危机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三“R”运动)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誉) 整顿金融 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蓄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复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遵守者发蓝鹰标志(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减产减耕(稳定

8、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社会福利: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解决就业、扩大市场、刺激消费,缓和矛盾) 社会立法:全国老公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对经济: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避免走法西斯道路影响 对政治: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政体:联邦政府权力膨胀总统共和制福利: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对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深远影响)实质:资产阶级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加强国家对经济

9、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各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特点:国家干预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s作用:二战结束到20C70s,经济发展出现了 “黄金时期”原因滞胀:1973年西方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石油危机解决滞胀:“混合经济”(调整“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福利国家的发展产生:罗斯福新政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发展 六七十

10、年代顶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八十年代缩小规模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贫富差距,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根本)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作用 积极作用:稳定社会消极作用 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道德危机( “养懒人”的消极作用)概念:第三产业又被称服务业,是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的兴起 科学技术的进步兴起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状况 国民经济中速度增长最快的部分国民经济中比重迅速上升,并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两大产业的发展, 作用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改善资源配置 一定程度上

11、了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新经济概况:20C90s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作用:美国90s出现了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局限:“新经济”依然会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表现和特点: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影响:第六单元1929经济大危机背景: 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评价:缓解经济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危机,因为它不能克服 内容: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美国: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主义国家方式: 宏观调控、企业自身管理调整、建立国家 制度、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定义)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评价:经济得以迅速复苏,进入“ ”,但政府负担过重第七单

12、元 苏联的的社会主义建设背景:内忧外患(19181920三年内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内容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抛开市场,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评价 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失误: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标志: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内容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 特点:无产阶级专政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 “新”含义:一定程度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指明道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背景:苏联成立和列宁逝世 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表现农业:农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