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2597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新课程高一历史课前培训讲座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 问题、成因及对策,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三维目标,四大问题,(一)知识宽度把握不准,(二)能力深度控制不好,(三)教学方式转变不够,(四)情感态度价值观处理不当,(一)知识宽度把握不准,一、案例: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势 师讲完“军机处”,化较大的时间讨论特点简、速、密 指导意见:了解军机处的设置及评价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侵华原因时,师分析根本原因、主、客原因。 指导意见: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教材表述也很简。 2、讲“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分析时局图、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3、按旧知识体系讲,辛亥革命 师:社会基础、组织基础、革命形势成熟(老教材) 指导意见了解辛亥革命背

2、景。 教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发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美国1787年宪法 比较美国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师列表(很详细),为比较而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意见简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意义 师:五四运动背景、导火线、过程、结果、意义; 一大共产党成立原因、标志、一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意义,内容标准: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江苏省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

3、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江苏省教学建议:,1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双百”方针,注意价值导向,这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2引导学生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双百”方针的贯彻或破坏对文化事业尤其是文艺事业的影响,通过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帮助学生概括出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3文艺领域的历史教学要注重叙事性和情境性,作品、作家的回忆录都是必要的教学资源。,知识结构:,(一)建国初期的文化繁荣: 1表现: 2特点: (1)作品众多,体裁广泛 (2)精品纷呈,文学地位显要 3原因: (1)

4、“双百方针”的提出 (2)社会环境的变化,(二)文革时期的文化凋零: 1表现: 2原因: (三)新时期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1表现: 2原因: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解放 (2)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一)知识宽度把握不准,二、成因: (1)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和体系形成的思维习惯 (2)学科固有分析方法和知识体系带来的影响(3)就教材讲教材没新意,没意思,好“标新立异”,增加内容。 (4)将生平所学倾囊相授,多多益善(5)教材特点和体系理解的偏差,三、对策:(1)认识课程教材特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结构。(史实是精选而非囊括:典型人、事、物,举一反三,体现主题线索,反映

5、历史趋势。专题导语、教学建议和课前提示是方向。)(2)根据指导意见。扣住教学要求,抓住核心知识,把握教学宽度。(3)用好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料,问题,课后习题或思考题。资料补充要恰当。,(一)知识宽度把握不准,内容标准: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残暴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人民版教科书: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

6、场,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分散的文明 资本主义的萌芽 文明的链接 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海上马车夫” 英国的崛起 殖民霸权的角逐 强盗的贸易,三 “蒸汽”的力量 “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打造“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电气时代的来临 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连接为一体,专题五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开始形成 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重要手段和途径 三 “蒸汽”的力量初步形成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最终形成,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分散的文明 资本主义的萌芽 文明的链接,1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资本主义市场雏形

7、 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分散链接 (1)地域文明隔绝状态被打破 (2)近代殖民活动开始并且不断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由此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3)商品流通和人员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市场初露端倪 (4)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刺激了人类的欲望 (5)引发了工业革命 3传统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背景、过程、影响等 4传统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商品、资本、市场、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海上马车夫 英国的崛起 殖民霸权的角逐 强盗的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时期殖民侵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赤裸裸的暴力掠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殖民侵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暴力基础上的商品重炮 世界市场最

8、终形成时期殖民侵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暴力基础上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内容标准: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科书: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世界经济大危机 杯水车薪 病入膏肓的经济 二 罗斯福新政 实干家罗斯福 施行新政 渡过难关,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不断调

9、整的经济政策 美国的“新经济”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专题六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自由放任主义 二 、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政府干预经济程度提高,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国家干预主义扩大到世界领域,(二)能力深度控制不好,一、案例: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侵华原因时,师分析根本原因、主客原因。 指导意见: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教材表述也很简。,辛亥革命 师:社会基础、组织基础、革命形势成熟(老教材) 指导意见了解辛亥革命背景。 教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发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资

10、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美国1787年宪法 比较美国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师列表(很详细),为比较而比较,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了解西汉初国情(汉食货志材料) 二、了解汉初皇帝态度(材料文景帝语) 三、理解西汉初年重农效果(材料) 四、分析农民和国家的选择(汉食货志材料,农商矛盾) 五、分析商业的负面影响(材料) 六、理解西汉的抑商政策(史记材料) 七、理解西汉重农抑商的效果(史记材料) 八、思考如何反思重农抑商政策 九、理解抑商之及“海禁”政策 十、古今“重农”的区别 指导意见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二)能力深度控制

11、不好,二、成因:(1)教师原有分析方法和知识体系形成的思维惯性。 (2)教师恐讲不明白。觉得挖得越深越好,分析得越透越好,讲得越细越好。(好理解)(3)讲得浅了,怕学生考不起。(4)脱离指导意见,没有准确把握行为动词。,三、对策:(1)把握新课程目标。重视学科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实学习方法。 (2)紧扣指导意见。准确理解行为动词,把握教学底线。定位:公民教育,而不是培养学科专门人才(3)结合考试(会考、高考)要求,适当提升。,(二)能力深度控制不好,一、案例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师议一议:中国如何沦为两半社会?设两问题:1、中国战后哪些权利遭受破坏?2、比较三条约内容,说明半殖民地程度如何逐

12、步加深? 师生按教材顺序逐条分析比较。 建议:列表,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比较问题的方法,三层次学生方法?告诉列表方法;列表填空分析。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侵华原因时,师提供图片:织机、工厂、机器、战舰、长矛、牛耕、枪炮。 师:读图得结论 提供史料,老师讲解到底。,(三)教学方式转变不够,(三)教学方式转变不够,二、成因:(1)习惯(2)缺乏技能(3)图省事(4)怕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5)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6)说到底是观念问题:学习主体是老师还是学生?教是为了学还是按教去学?是老师适应学生还是学生迁就老师?,三、对策(1)转变观念,以学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

13、者、引导者、促进者。(2)了解学生基础,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上生发教学点。(3)把指导意见中的行为动词变成学生学习的行为。(4)精心备课,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的探究过程。 (5)理解落实做为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什么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效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肯定、鼓舞和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

14、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主动进行探究,实现其知识的自我建构。,导入方案一:播放大国崛起片断。,提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收获,又产生了什么问题?,导入方案二:文献导入,生命化设计,保罗斯威齐在再谈(或少谈)全球化中说,“人们要明白,资本主义从最核心的本质上讲,是一种对内对外都不断扩张的体系。一旦生根,就必然要成长和扩大。” 如果我们把市场比作一个人,那么今天的市场就是一个成熟的壮年。那么这个成熟的壮年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成长的?让我们进入时间的隧道来探究“成长的烦恼”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胚胎中的蕴育 (资本主义萌芽) 二、惊奇中的诞生 (新航路开辟,具备雏形) 三、狂

15、野的少年 (殖民扩张) 四、疯长的青年 (两次工业革命由基本形成到最终形成) 五、走向成熟的壮年 (世界经济一体化),导入方案三:,导语:今天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市场。那么 你日常生活中的市场是什么样?市场中有什么? 你认为构成市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是否有商品和市场? 当时的市场规模怎样?为什么不是世界性的?,导入方案三:用学生生活经验,导入方案四:利用教材上印第安人培植的农作物或我们生活中食用的马铃薯、玉米最的培育与传播入新课。,学思常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列出世界一体化的表现,说说你如何应对世界一体化。,问题探究,1.生产力的进步与世界市场形成之

16、间关系如何? 2.谈谈世界市场形成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3.通过本专题学习,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重新认识:什么样的探究才是有效的探究?,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三代人的教育”访谈活动中的访谈问题,了解设计访谈活动的初步方法。,导入:从执教者(朱能)家庭中三代从教的故事说起。 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说明本课“过程与方法”目标:请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一个访谈活动的方案。,结束:请学习小组围绕“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这一主题,设计一个访谈活动的方案。主要设计访谈对象的年龄、职业和一个访谈问题。 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方案设计。完成后请各小组发言进行交流。师生对话,教师作简要点评。 学生初步了解设计访谈活动方案的一些方法。,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师:对分封制进行评价:巩固了周朝统治,开拓了边疆,但也导致了周朝后来的分裂,所以要辩证的评价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势 师讲完“军机处”后, 探究: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积极作用、消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