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2595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电大证据学网考作业题人阅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据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力 )。 A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力、 C证据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内容和实质要件、D证据力就是可靠性。证据力是一种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并非所有的证据材料都能成为定案的根据;C、D指的是证明力。 2关于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A诉讼制度决定于证据制度、B证据制度与经济制度没有关系、D证据制度对于诉讼制度而言是被动和消极的。提示:诉讼制度决定证据制度,但证据制度也不是完全被动和消极的,它可以影响并反作用于诉讼制度;证据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关系密不可分;传统文化背景在证

2、据制度的形成和运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3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真实 )。B证据法定、C自由心证、D确实充分。提示:我国法律赋予司法人员具有独立自主地判断证据的能力,但也受到法律的一定约束,不同于法定证据制度及自由心证。 1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A刑讯逼供)。B十字形证明,C决斗,D司法认知。提示:法定证据制度从有罪推定出发,口供是定罪的主要证据,因此刑讯逼供是其基本的证明方法。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最早产生于(D法国)。A美国,B英国,C德国。提示:法国议员杜波尔基于“人生而自由”的观点于1790年提出废除法定证据制度,从而确立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3最早规定自由心证原则的

3、刑事诉讼法典是(B法国刑诉法典)。A德国刑诉法典,C意大和刑诉法典,D奥地利刑诉法典。提示: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最初由法国议员杜波尔提出的。 4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C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A法定证据制度,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提示:我国法律赋予司法人员具有独立自主地判断证据的能力,但也受到法律的一定约束,不同于法定证据制度及自由心证。 5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B法定证据制度)。 A神示证据制度,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提示:正确理解“法定”在证据制度中的含义。 1直接言词原则,是指对于

4、证据的调查必须由裁判者直接进行,而且采用的方式必须是( A口头)。B书面,C口头或书面,D文字。提示:直接言词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 2刑事诉讼法第47条中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原则体现了(A直接言词原则)。B证据裁判原则,C自由心证原则,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提示:直接言词原则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审查。 3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

5、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是指(A直接言词原则)的例外。B证据裁判原则, C自由心证原则,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提示:直接言词原则要求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因此提交书面证言属于其例外。 1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B证据,C证据方法,D证据原因。提示:证据是定案的根据,即已经被法庭采纳了的证据材料。而没有被法庭采纳的上述证据形式仅仅是证据的材料或来源2证据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称为(B证据力)。A证据方法,C证据原因,D证明力。提示:证据力与证明力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证据力指证据的一种资格,而证明力是指证据的一种能力,是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

6、价值和功能。 1下列当事人的陈述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A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B关于诉讼请求的说明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C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D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和适用法律的意见。提示:证人证言必须是证人对案件事实所感知的情况、记忆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至于证人对案件情况的分析、判断、评论等,均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 2物证的存在,可以(B不依赖言词证据)。A依赖于言词证据,C依赖于侦查手段,D依赖于被害人的陈述。提示: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它是最有证明力的证据。 3以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书证可以分为(A处

7、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B原本、正本,C公文书证及私文书证,D文字书证及图形书证。提示: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大家应对此予以记忆。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独有的诉讼证据是( C被害人陈述)。A物证,B当事人陈述,D书证。提示:被害人是刑事诉讼所特有的主体。 12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D勘验、检查笔录)。A书证,B鉴定结论,C当事人陈述。提示:侦查实验是为验证在某种条件下某一事件或现象是否发生和后果如何,而实验性地重演该事件的侦查行为。其目的、方式和参加人员与勘验、检查基本相同,因此属于勘验、检查笔录。 13、当事人的陈述包括(A、案件事实的陈述)。B、诉讼请求的说明

8、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C、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D、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和适用法律的意见。提示:A涉及案件事实,能作为证据,其他各项均不能作为证据。 14、当事人在诉讼中向审判人员作出的认同对方当事人事实主张的意思表示称为(A自认)。B推定,C司法认知,D陈述。提示: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向审判人员作出的认同对方当事人事实主张的意思表示。 15、办案人员对人身进行勘验、检查后所作的文字记载是(D勘验、检查笔录)。 A书证,B鉴定结论,C物证。提示:勘验、检查笔录不同于书证、鉴定结论、物证。 1鉴定结论属于(A言词证据)。B实物证据,C证人证言,D书证。提示: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以

9、书面陈述的形式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发表的意见或看法,实质上仍是一种言词证据。 2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B举证责任的分担)基本一致,但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A证据的种类,C证据的分类,D物证的特征。提示: 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有义务提出证据证明己方的事实主张,提出的证据是本证。反驳对方事实主张的一方不负证明责任,但有权提出反驳的证据,反驳对方事实主张的证据是反证。 3下列证据中既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B证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C赃物的复制品,D鉴定结论的抄件。提示:A是直接证据,BC是传来证据。 4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分类上同属(B言词证据

10、)。 A传来证据,C原始证据,D物证。提示: 鉴定结论也是言词证据。 5自认属于(A言词证据)。B实物证据,C证人证言,D书证。提示: 自认属于当事人陈述。 6、勘验笔录属于(B实物证据)。 A言词证据,C证人证言,D书证。提示:勘验笔录是对3 有关场所、物品、人身、尸体情况的客观记载,因此,勘验笔录应归为实物证据。 7、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划分标准是(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结果,C证据的形状,D证据的性质。提示:根据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C7日)。A3,B5日,D10日。

11、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2、被害人李某死于勒颈,被抛尸湖中,尸体颈上缠绕的尼龙绳断掉一截,估计是凶手用力过猛所致。对犯罪嫌疑人的房间搜查时,在床下发现了一截折断的尼龙绳。侦察人员由于找不到被搜查人的家属和邻居,就直接把这截尼龙绳带回来并进行了对比和成分鉴定,并未制作搜查笔录,最终确认就是尸体颈上的尼龙绳断掉的那一截。侦察人员提取的尼龙绳能否作为证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不能作为证据 )。A、可以作为证据,C、不能作为证据,但相关事实法院可以采纳,D、不能作为证据,但相关事实法院可以

12、参考。提示: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第113条规定,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第115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三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盖章后,一份交持有人,一份交侦查机关保管人员,一份附卷备查。 本案中侦察人员在搜查时,没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没有制作搜查笔录,对扣押的尼龙绳未制作扣押物品、文

13、件清单。因此,无法证明一截折断的尼龙绳是在犯罪嫌疑人的房间床下查获的,该尼龙绳不能做为证据。 1、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C7日)。 A3日,B5日,D10日。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2、被害人李某死于勒颈,被抛尸湖中,尸体颈上缠绕的尼龙绳断掉一截,估计是凶手用力过猛所致。对犯罪嫌疑人的房间搜查时,在床下发现了一截折断的尼龙绳。侦察人员由于找不到被搜查人的家属和邻居,就直接把这截尼龙绳带回来并进行了对比和成分鉴定,并未制作搜查

14、笔录,最终确认就是尸体颈上的尼龙绳断掉的那一截。侦察人员提取的尼龙绳能否作为证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不能作为证据)。A、可以作为证据,C、不能作为证据,但相关事实法院可以采纳,D、不能作为证据,但相关事实法院可以参考。提示: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第113条规定,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第115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三份,

15、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盖章后,一份交持有人,一份交侦查机关保管人员,一份附卷备查。 本案中侦察人员在搜查时,没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没有制作搜查笔录,对扣押的尼龙绳未制作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因此,无法证明一截折断的尼龙绳是在犯罪嫌疑人的房间床下查获的,该尼龙绳不能做为证据。 l、证明对象是(A、案件事实)。B、全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讼客体或者案件事实,又称为要件事实或者待证事实。案件事实不同于全案事实、案情事实。 2、最重要的证明方法是(D、逻辑推理)。A、证明规则,B、推定,C、司法认知。提示: 证明方法包括逻辑推理、司法认知、推定等。逻辑推理是最重要的证明方法。 3、新中国成立后的证明制度被称为(C、实事求是的证明制度)。A、自由心证制度,B、法定证明制度,D、客观真实的证明制度。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的证明制度被称为实事求是的证明制度。 4、证明的主体是(D、司法机关、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A、司法机关,B、当事人和辩护人,C、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提示: 证明的主体包括司法机关、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5、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A、神示证明制度)。B、自由心证证明制度,C、法定证明制度,D、无罪推定证明制度。提示: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神示证明制度。 6、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