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2554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与健康02药品的不良反应教学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药品的不良反应,学习目标: 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在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250多万,因此死亡者近20万! 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安全的大敌,它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正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二.如何区别ADR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是药品不良反应还是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主要看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等要求。 具体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鉴别和处理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三.ADR与药品质量事故有区别吗?,药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应该根据国家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看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许多药品

2、不良反应是在药品质量检验合格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能认为有了不良反应就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就一定是药品质量事故。,四、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有区别吗?,药源性疾病指药物所引起的疾病,它既是医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 药品不良反应不一定会导致药源性疾病. 如何避免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提高制药工艺水平2、严格对症下药 3、重视个体差异.以及注意个体服药的身体状态,五、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一)副作用 (二)毒性反应 (三)后遗效应 (四)过敏反应 (五)依赖性 (六)特殊毒性,1.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

3、应。 是药物固有的作用,是在药物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 副作用作用随用药目的的不同而改变,如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则手术后出现肠胀气、尿潴留为副作用;而当阿托品用于解除胆道痉挛时,出现心悸、口干成为副作用,副作用可以通过调整计量、合并用药来减少。,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剂量过大引起的毒性反应称急性中毒 长期应用引起的毒性反应称慢性中毒 多数药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用药后中毒反应。,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仍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

4、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 后遗效应可能比较短暂,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的宿醉现象,4.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极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在服常用量或低于常用量的药物时,发生的一些特殊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发热,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再次使用这种药,必然会再次发生反应,而且症状会一次比一次重。,为了能避免这种现象,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药物的过敏反应,就要记住这种药物的名称,以防再次误用。 对过敏体质者,使用药物时应格外小心。假如发生过敏反应,重要的措施就是立即停止用药。例如:青霉素,5、依赖性: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停药时可出现一系列

5、症状和不适,从而病人要求继续服药,这种现象称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为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停药后强烈要求继续服药,以达到精神上欣快感。 身体依赖性为反复使用某种药停后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而产生的戒断症状。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中枢性镇痛药、中枢兴奋药等可引起依赖性,6.特殊毒性: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是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妊娠二周到三个月为胚胎发育最活跃时期,在此期间用药容易引起胎儿畸形。,“反应停” 事件,已确定的有致癌作用物质为砷化合物、氯霉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己烯雌酚、康复龙、非那西汀、苯妥英等

6、。另外某些化学、物理因素和生物因子也可使遗传因子DNA产生突变及染色体异常。突变与癌变有密切关系。已知的突变物中, 90%有致癌性。,六、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小儿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种族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七.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言?,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 非药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 药品因素: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合用药物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八.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办?,发现可疑不良反应一般应该停用可疑药物,对不良反应给以适当治疗并按规定及时向负责药品不良

7、反应报告工作的部门报告,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九、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1、监测的意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药物上市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发现药物新的和罕见的不良反应的重要方法。 2、监测报告系统: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 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3、监测方法,自发呈报系统 重点医院监测 重点药物监测 速报制度 记录联结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2008 SANLU MILK POWDER,十.应该怎样治疗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它常见病、多发病一致,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它药物。,本次课程小结,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药品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要点和防治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