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2162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福建省高二地理旅游景观欣赏(一)[整理]人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旅游景观的欣赏,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旅游景观的欣赏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旅游主体如何更好地运用感官系统,作用于旅游客体,并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为学生的旅游知识从理论走向实践奠定了基础,也给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思路。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材的特点: 旅游景观的欣赏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 教材并没有从艺术的角度讲述旅游景观的欣赏,而是从地理的角度讲述旅游景观欣赏的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欣赏两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景观的欣赏。,(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的基本要求 学会

2、欣赏旅游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影象的分析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思维、领悟自然与人文的优美和谐。激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掌握景观欣赏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2、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园林构景手法不熟悉,我把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与人文的优美和谐(尤其是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了解园林构景方法是欣赏园林的基础)确立为本课的难点。 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思

3、路: 1、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过程达到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自主学习的目的,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性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 2、教学手段 在探究性教学中充分、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图片展示,组织和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讨论,做到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探究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学思路 (1)用典型案例突出重点,以影像图片突破难点,借板书、习题复习要点。 (2)本节课要突出旅游欣赏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三、学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对于旅游景观的欣赏,高二学生大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系统性及理论性。因此,学

4、生要利用现有的记忆储存,结合自身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以及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库,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与其它同学分工协作,共享探究成果。 四、学法指导: 在本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两种学习方法(读图法、探究学习法) (1)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准确地从地理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2)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图片资料,制作课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判断、推理、归纳地理现象的能力。,五、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是“五一”“十一”的“黄金旅游周”,全国兴起了旅游热,品味渐高的你,想必早就怦然心动,跃跃欲试了。你想去旅游吗?你想在今后的旅游中更尽兴吗?周边地区有哪些旅游景观

5、?你都欣赏过么?什么时候去的?有什么特点?在什么位置看最好?欣赏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看来欣赏旅游景点不是简单的欣赏,要从地理学角度去欣赏。,一、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观赏角度:,仰俯视野:,远眺(群峰) 近观(峡谷、洞、一线天等),特定观赏点(地貌酷似类型) 乘船观赏(山水有机结合景观),适当距离仰视(瀑布) 俯视与远望(江河湖海),武陵源群峰,山水合一,桂林漓江,黄果树瀑布,二、把握观赏时机,把握观赏时间,把握观赏天气,把握观赏季节,夏季,北方山水风景 南方千米以上高山(黄山等),四季皆宜:,华南的山水风景,雨过天晴: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云海、日出、日落),钱塘江大潮(八月

6、十八观大潮) 青海湖观鸟(5月份最佳) 三潭印月(皓月当空),秋高气爽:香山红叶,吉林雾凇,香山红叶,桃花,黄山云海,庐山,青海湖鸟岛,三、抓住景观特点(以园林为例),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主配:(主景突出园林整体效果,配景烘云托月),层次,障景法: 隔景法:,用翠幛、假山挡住前面的景色,用墙、廊等隔开不同景区,框景:用门框、洞框等把景象框限在框内,借景:借园外风光来衬托本园的景色,留园,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课 堂 小 结,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主配 层次 框景 借景,布置随堂巩固练习,安排活动课内容,六、教学反思 1 、课堂上充分贯彻了以学生为 “ 主体 ” ,教师为 “ 主导 ” 的新教改精神。 2 、课堂上积极倡导 “ 自主、合作、探究 ” 的学习方式。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与密度。 4、让学生立足于乡土地理,自制课件,在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上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5、选用大量的图片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6、由于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受条件限制,学生未能亲身体验、感受,因此可能会给教学带来一些不便,并在德育目标的实现上有一定影响。,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