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2145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1学年高中历史 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股票,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经济基础:,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两个凡是”的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思想基础:,思想路线:确立 抛弃 政治路线:作出 确定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等,2、重大决策:,3、意义,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

2、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归纳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前应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情景模拟,二、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前应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探究学习,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原因,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

3、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一社,有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分配:过于平均,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直接原因: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

4、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库干涸,河水断流,农田龟裂,人畜缺水。为了抗旱救灾,安徽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推动下,1979年春,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经营一年后,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获得空前大丰收。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产量的总和。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多年的总和。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2)、措施,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

5、制,向全国推广,逐步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推广,深化,变革生产关系。,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即内容),1、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3、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行政机构的改变,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

6、一年后收入一万元,经营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生产力,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关系,调动,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意义,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78),(1)原因,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

7、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多种分配方式,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制,(2)内容,(3)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发展,

8、效益显著提高,经济改革小结,一个问题,二个方面,三个意义,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农村、城市、经济,经 济 改 革,社 会 发 展,促进,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989年前后,改革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斗争,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2、过程,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四大,21世纪初,十六大,确立目标,进入新阶段,初步建立,进一步完善,3、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巨大意义,推动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

9、配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概念,二、过程,理论上 作出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行动上 实行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三、结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小结:(板书设计),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家庭或社会带来了哪些 影响?,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

10、误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巩固练习,3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江西 C福建、四川 D安徽、广西 4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5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 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

11、集中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 A. BCD.,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10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材料一:“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骨牌效应:有十多款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这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手息息相关。 材料二:电子打火机的生产,最初几百元一只,导致几百家企业一哄而上,走私也很猖狂。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跌至12元,高档的也不过几十元,很多企业因而破产,然而打火机质量却直线上升。,思考: 1、材料一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指什么?这只手通过哪些影响社会生产?,2、为了充分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党在1992年作出了什么样的战略决策?,课堂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