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2115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七版李发美主编仪器分析部分习题附标准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1在25,将pH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浸入pH=6.87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386V;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测得电动势为0.508V。计算未知试液的pH。 2. 若KH+,Na+=110-15,这意味着提供相同电位时,溶液中允许Na+浓度是H+浓度的多少倍?若Na+浓度为1.0 mol/L时,pH=13.00的溶液所引起的相对误差是多少?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KH+,Na+=110-15时,意味着干扰离子Na+的活度比被测离子H+的活度高11015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2)3某钙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系数KCa2+,Na+=0.00

2、16,测定溶液中Ca2+离子的浓度,测得浓度值为2.810-4mol/L,若溶液中存在有0.15mol/L的NaCI,计算:由于NaCl的存在,产生的相对误差是多少?若要使相对误差减少到2以下,NaCl的浓度不能大于多少?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若要使相对误差减少到2以下,则解得NaCl的浓度不能大于0.059mol/L4用下列电池按直接电位法测定草酸根离子浓度。AgAgCl(固)KCl(饱和(未知浓度)Ag2C2O4(固)Ag(1)推导出pC2O4与电池电动势之间的关系式(Ag2C2O4的溶度积Ksp=2.951011)(2)若将一未知浓度的草酸钠溶液置入此电解池,在25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4

3、02V,Ag-AgCl电极为负极。计算未知溶液的pC2O4值。(已知= + 0.1990V,0.7995V)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5、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460V,计算反应M2+4Y-MY42生成配合物MY42的稳定常数K MY42。(M2+/M=+0.0221V)。M | M2+(0.0400mol/L), Y(0.400mol/L)|SHE(标准氢电极)。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由配合平衡知:6用氟离子电极测定饮用水中F一含量时,取水样20.00ml,加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20.00ml,测得电动势为140.0mV;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010-2mol/L的氟标准溶液1.00m1

4、,测得电动势为120.0mV。若氟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5mV/pF,求1 L饮用水中F一的质量。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Cx=3.9910-4mol/L7下面是用NaOH标准溶液(0.1250mol/L)滴定50.00ml某一元弱酸的部分数据表。体积(ml)0.004.008.0020.0036.0039.20pH2.402.863.213.814.765.50体积(ml)39.9240.0040.0840.8041.60pH6.518.2510.0011.0011.24(1)绘制滴定曲线;(2)绘制pH/V-曲线;(3)绘制2pH/V2-V曲线;(4)计算该酸溶液的浓度;(5)计算弱酸的离解

5、常数Ka。(0.1000mol/L, 1.57104)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2)V(ml)pHpHVpH/V0.002.400.464.001.152.00-1.064.00-0.274.002.860.354.000.08756.008.003.21-0.0412.00-0.00330.6012.000.0514.0020.003.810.0114.000.000710.9516.000.0628.0036.004.760.179.60.0180.743.200.2337.6039.205.500.871.960.441.010.921.1039.5639.926.5120.40.405

6、11.720.0821.5039.9640.008.230.630.087.871.770.0822.1340.0440.0810.0020.730.40-51.821.000.721.4040.4440.8011.001.10.76-1.450.240.800.341.2041.6011.24 (40.0839.92):(51.8251)=(VX39.92):(051)解得VX=40.00 mL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Cx=CNaOHVx/V酸=0.125040.00/50.00 = 0.1000 mol/L由半中和点体积20.00ml对应的pH即为该酸的pKa值,因此有 pKa = 3.81

7、 Ka = 1.5710-48农药保棉磷(C12H16O3PS2N3=345.36)在强碱性溶液中按下式水解。水解产物邻氨基苯甲酸,在酸性介质中可用NaNO2标准溶液进行重氮化滴定。滴定终点以永停滴定法指示。今称取油剂试样0.4510g,置于50ml容量瓶中,溶于苯,并用苯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溶液10.00ml置于2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 KOH溶液(1mol/L)水解,待水解反应完全后,用苯或氯仿萃取分离掉水解反应生成的干扰物质。将水相移入200ml烧杯中,插入两支铂电极,外加50mV电压,用0.01010mol/L的NaNO2滴定,测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求保棉磷的百分含量。鹅娅尽

8、損鹌惨歷茏鴛賴。NaNO2体积(ml)5.0010.0015.0017.5018.5019.5020.0520.1020.15电流(109A)1.31.31.41.41.51.530.061.092.0电流增加实验点连线与体积轴交于Vsp=20.00 ml,即为滴定终点消耗NaNO3标准溶液的体积。光学分析法概论1、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基于辐射的发射建立的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基于辐射的吸收建立的UV-V is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基于辐射的散射建立的比浊法、拉曼光谱法;基睛辐射的折射建立的折射法、干涉法;基于辐射的衍射

9、建立的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基于辐射的旋转建立的偏振法、旋光法、圆二色光谱法等。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2、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吸收光谱法为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由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态(激发态),得到的光谱发射光谱法为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光谱。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原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渗釤

10、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磷光光谱法等。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4、简述光学仪器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辐射源(光源):提供电磁辐射。波长选择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5、简述常用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以及各自作用特点。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分光系统又分为单色器和滤光片。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准直镜以及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等组成。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棱镜:色

11、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光栅:利用多狭缝干涉和单狭缝衍射两者联合作用产生光栅光谱。干涉仪:通过干涉现象,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滤光器是最简单的分光系统,只能分离出一个波长带或只能保证消除给定消长以上或以下的所有辐射。6、简述常用辐射源的种类典型的光源及其应用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

12、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2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物质对不同的单色光选择吸收,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非单色光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浓度

13、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1)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减免: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和测定波长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2)光学因素:非单色光的影响。减免:选用较纯的单色光;选lmax的光作为入射光杂散光的影响。减免:选择远离末端吸收的波长测定散射光和反射光:减免:空白溶液对比校正。非平行光的影响:减免:双波长法(3)透光率测量误差:仪器的噪音(电路元件性能不稳定造成的读数的波动)减免:控制适宜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使0.2A0.73说明双波长消去法的原理和优点。怎样选择l1和l2? 原理:a与b两种物质的吸收光谱完全

14、重叠,欲消除b组分的干扰直接测定a组分。首先要选择采用两个测定波长1和2 ,测出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依据吸光度的加和性列式,然后计算混合物在两个波长1和2处的总吸光度的差值A来求算出待测组分a的含量。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优点:该方法测混合物时,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待测组分。选择两个测定波长的原则1)使干扰组分(待消除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具有相同的吸光度A1b、A2b;2)使待测组分a这两个波长Aa足够大。4卡巴克洛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含0.4962mg的溶液,盛于1cm吸收池中,在lmax为355nm处测得A值为0.557,试求其及e值。(=1123,e=2.65104)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5称取维生素C 0.05g溶于100ml的0.005mol/L硫酸溶液中,再准确量取此溶液2.00ml稀释至100ml,取此溶液于1cm吸收池中,在lmax245nm处测得A值为0.551,求试样中维生素C的百分含量。 (245nm=560) (98.4%)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6将2.481mg的某碱(BOH)的苦味酸(HA)盐溶于100ml乙醇中,在1cm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