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72057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 理 试 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2.请把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 3.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下图中的哪一个ABCD2如图所示,左边表示高温物体中的分子,右边表示低温物体中的分子,两物体接触后,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导致高

2、温物体中的分子运动减慢,低温物体中的分子运动加快,直到两物体达到相同的中间温度为止。这个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无序程度A不变 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4如图所示,是氧气分子在和的速率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速率区间内,温度低的分子所占比例一定比温度高的分子所占比例大B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C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最大值向右偏移D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高5下列关于液体和固

3、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与不浸润现象都与分子作用力有关B单晶体一定是单质,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有确定的熔点C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D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的6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的阴极时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改用红光照射B改用紫光照射C增大绿光的强度D增大加在光电管上的正向电压7用甲、乙、丙三种单色光在同一个光电管上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单色光的强度相同B单色光甲的频率大于单色光丙的频率C三种单色光中丙的光子能量大D三种单色光中,

4、丙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8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开始到稳定的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开始到稳定的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在自然界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是在人工制造出Np237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中子数比中子数少20个B从到,共发生7次衰变和4次衰变CNp237系列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与是不同的元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C核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一定为吸引力D天然放射性现象

5、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过程ab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平均冲力增大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C在过程cd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在过程d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11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

6、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2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HzC该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13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A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核比核更稳定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D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14如图所示,绝热的气缸被一个绝热的活塞分成左右两部分,活塞质量不计,活塞用销钉锁住,活塞与气缸之间没有摩擦,气缸左边装有一定质量

7、的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现在拔去销钉,抽去活塞,让气体向右边的真空做绝热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在向真空膨胀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少B气体在向真空膨胀的过程中不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气体在向真空膨胀的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可能增加D若无外界的干预,气体分子不可能自发地退回到左边,使右边重新成为真空15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D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16氢

8、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大量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17如图所示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C放在C、D位置时,

9、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18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真空中的光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正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实验题,第一问每空1分,第二,三,四问每空2分,共计9分。19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溶液中有纯油酸,用注射器测得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

10、膜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则:(1)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油酸薄膜,认为薄膜是由_油酸分子组成的,并把油酸分子简化成_,油膜的_被认为是油酸分子的直径。(2)油酸薄膜的面积是_。(3)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取1位有效数字)(4)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约为_。(取1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计37分。20(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D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图线描述,其中DA为等温线,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TA300 K,试求:(1)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C;(2

11、)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10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21(12分)如图所示,右端开口左端封闭的U形玻璃管两边粗细不同,粗玻璃管半径为细玻璃管半径的2倍,两管中装入高度差为5cm的水银,左侧封闭气体长9cm,右侧水银面距管口4cm,现将右管口用一与细管接触良好的活塞封闭(图中未画出)并使活塞缓慢推入管中,直到两管水银面等高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环境温度不变,不计活塞与管内壁的摩擦,求:(1)等高时右侧气体的压强;(2)活塞移动的距离22(15分)一汽缸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缸体质量,活塞质量,活塞横截面积,活塞上面的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有气孔O与外

12、界相通,大气压强活塞下面与劲度系数的轻弹簧相连。当汽缸内气体温度为时弹簧为自然长度,此时缸内气柱长度,重力加速度g取,活塞不漏气且与缸壁无摩擦。求:(1)此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2)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当缸体对地面压力刚好为0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3)当缸体缓慢离开地面,缸内气柱长度时,缸内气体温度为多少K?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多少?附加题(15分)如图,一质量M1kg的足够长薄木板正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当其速度为v05m/s时将一质量m1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到木板的A端;已知薄木板与小铁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0.2,薄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3,取g10m/s2。求:(1)小铁块放到薄木板上瞬间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1、a2;(2)小铁块与薄木板的速度第一次相等时,二者的位移大小;(3)当小铁块速度刚好减小到零时,小铁块到A端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