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1690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语文题点训练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点训练三鉴赏表达技巧复习方略鉴赏表达技巧是散文阅读考查的重要考点,也是考生较能得分的一种题型。然而,这个本该最能得分的题型却在某些考生那里屡屡失分,失分主要失在判断不准、不会多角度切入等。为此,二轮复习,一方面要继续梳理,构建“表达技巧”知识网络,熟练掌握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的特点、效果及其例子;另一方面要强化审题答题等针对性训练,争取多得几分甚至满分。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抱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

2、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叽叽喳喳吵个不停。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3、它出生于1_800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节选自江子一棵树)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1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答:答案一连串四个问句,引发思考和联想;运用排比手法,加强语势,强化情感;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老樟树历经风雨,依旧枝繁叶茂的特点,凸显老樟树历史经历者、见证者的身份,增加了历史、文化厚重感。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阅读下面的

4、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如今这个没有人攀登的竹梯,仿佛有点寂寞之感。从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角度看来,它当然是很原始、很落后的。不过,正如现代化的打火机,在风里使用远不及古老的火镰那么得心应手那样,简陋的东西未必一定比豪华的东西缺少优越性。正如被动与主动、劣势与优势、困难与顺利之间,不只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双方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那样,先进与落后的交通工具各自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挥它们那不可被互相代替的优越性。譬如说,如果我离休而能到合江山区居住,有急病要上医院去抢救,在那一尺多宽的石板路上不能开救护车时,多么先进的汽车,也代替不了滑竿、背带或手杖。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节选自王朝闻梯的父辈)2本段主

5、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想?请简要分析。答:答案运用了对比和类比的手法。拿这种竹梯与现代化交通工具作对比,拿古老的火镰在风里使用远比现代化的打火机更顺手作类比。说明原始、简陋的交通工具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精准审题(一)设问方式1请具体说明本文的艺术特色。2画线句(段)描写了,请分析其表达特色。3请从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4请赏析画线句子。5画线句子运用了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二)审题要点散文表达技巧赏析题的审题同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赏析题的审题类似,也包括以下要点:1审题型即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

6、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江苏卷多以明考型居多,其他省市多以暗考型居多。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2审范围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首先”就是优先,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3审角度即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

7、度等。“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尤其是江苏卷,更强调要从多角度赏析。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4审步骤散文赏析题多是完整型的,即三步答题明确手法具体解释简述效果。江苏卷题干用语“请分析表达特色”多只含第一、二两步。有的题题干明确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也应包含这三步,不过重点放在“效果”上。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5审数量即审答案数量。一般是多个的(因为它要求多角度切入),个别要求的(如“请简述全文的主要写作手法”)除外。其他方面,有时要关注有无提示(暗示)性语言。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规范答题答题步骤(1)简单型:运用了、手法。(2)完

8、整型:指(指出表达技巧名称)析(分析该手法运用)点(点明其表达效果)。特别注意完整型多用于题干带有“分析”“赏析”字眼的题目中,散文赏析题多是完整型。江苏卷中有“分析表达特色”题,一般只答出第一、二两步,从保险的角度,最好用完整型作答。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完整型有时不能理解为运用一种手法,就把其完整步骤都写出来。如果所用技巧过多,可以分成几小类,其表达效果也可综合回答。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答题示例(2014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枣香醉人洪丽丽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

9、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节选)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答案剖析该答案只有“指”“点”两步骤,少了“析”这一步骤。其实,考场上可以加上这一步。如何答准、答全表达技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

10、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

11、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

12、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节选自丰子恺秋)文中画线句描写了早春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请赏析其表达特色。考生答案1善于抓住嫩柳的色彩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考生答案2从能色彩角度描写,使用了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心理角度描写。这些手法综合使用,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问题诊断所用的表达技巧答不全。剖析矫正考生答案1只答出了两点,漏掉了“引用”手法;考生答案2虽答得较全,但仍未完全答出所用的表现手法,未能联系下文答出“联想、想象”手法。满分答案答案运用拟人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联想、想象

13、,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写早春景色,色彩鲜明,语言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1如何答“准”“准”,就是对所用的手法有个准确判断。做到“准”,固然要以准确掌握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特点为基础。另外,要特别注意下面几点: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1)审题要细。看题干问的是定向角度(指题干明确要求了鉴赏角度如修辞、语言等),还是多向角度(没有明确鉴赏角度,只是笼统地说“赏析表现特色”等)。只有审得细,才能判断准。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2)精致细读。要关注“语言”,要咬文嚼字,定位分析。一字一句,字尽其妙,句尽其巧,一句一段牵连内涵,力透纸背。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

14、薔。这时,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多从整体思考。要在画线文字中注意整体,如在画线句中看到了“想起了”于是判断为“想象”,若注意前面或后面的文字,这里面恐怕有个“虚实结合”手法。要把画线文字与前面或后面未画线的文字结合起来思考。因为有些手法只有把前面或后面的文字联起来才能判断出。二是先确定语句描述的对象,如是景物描写,则要考虑景物描写的手法;如是人物描写,则要考虑写人的手法。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2如何答“全”因为有时所给文字的手法不止一个,所以要答全。不少考生在该题上失分,就失在“不全”上。做到答全,要注意以下几点。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1)多角度切入赏析。如果是从全文角度分析艺术特色(写作特色)

15、,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构思、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角度切入。不过,“整体看手法”,首先从文章所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等);其次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看它以哪种方式为主(一般是记叙、描写),以及几种方式的结合,如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等;再次可以考虑构思结构、语言表达。至于修辞手法,必须着眼于全篇的,一般不予考虑。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如果是对局部文字的赏析,优先切入的角度有:修辞手法(局部看修辞)。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描写方法。因为所给的片段文字多是描写,所以要从描写的角度和方法考虑,首先要分清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是人物描写,则考虑是哪种描写(如动作、心理等);是景物描写,则要考虑其角度和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从形、声、色方面描写;调动多种感觉,使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等。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表现手法。多是联想想象、对比烘托等,不大涉及整篇用的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语言表达。只有该段文字语言有特色,才会从这个角度考虑。至于表达方式,则需要较大篇幅的文字才可考虑。(2)如果所给文字区域较大,则其所用手法较多;如果题干中有“哪些”,表明肯定有多个手法在其中。因此,都要从所给材料文字和题干要求想全答全。凍鈹鋨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