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1388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研究电子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付羽佳 2024708106 居萍萍 2024708109蔡子雨 2024708101,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 实证研究,失控的价格,10月份CPI涨幅达4.4%,11月5.1%已超过公认的5%恶性通胀。价格体系犹如一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蒜你狠”、 “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你涨”、“玉米疯”、“药你苦”、“棉里藏针”、“煤”飞“色”(有色)舞涨价在席卷一切商品。 拋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府开始出手,但“神马皆为浮云”,通货膨胀预期像正在恶化的肿瘤,还在继续蔓延,失控的价格经济观察报,今年我国是一个丰收年,秋粮达到历史最高产量。 2010年9月我国的GDP增

2、速累积为10.6%,增速并没有脱离过去10年内的增速区间,更没有达到07年高峰时期接近15%的增速。,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图2-1:美国CPI指数及趋势线(1982-1984为基年) 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图2-2:欧盟CPI指数及趋势线(2005年为基年) 来源:欧洲统计局数据库,国际市场上存在着通货膨胀的蔓延,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各国的实体经济严重受损,失业率提高,欧洲国家甚至出现了几起主权债务危机。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世界各大经济体一直大幅度地推进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大手笔向经济市场提供货币流动性以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国际上有通货膨胀的蔓延趋势。 从图2-1、

3、图2-2、图2-3之中可以看出,世界几大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物价上涨,虽然涨幅不如及中国。,2009年11月起我国CPI、PPI的绝对值和同比增速,2009年11月份中国CPI增速由负转正后,就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010年下半年以来,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样的,PPI的指数进入加速增长阶段,且上涨速度明显高于CPI,表明我国工业领域的通货膨胀是导致我此次国通胀的重要原因。而工业制成品的原料价格易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其成交价格亦有可能受到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影响、并进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影响,这为我国潜入输入性通胀提供了可能。,通货膨胀是什么原因,成本推动、国际输

4、入、游资炒作?,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的影响。,在经济愈加开放下,各国扩张性宏观政策在促进就业、鼓励投资的同时,却也产生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上涨的压力。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出台,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流动性频繁涌入新兴经济体国家。,根据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的定义,输入性通货膨胀是一种特殊的通货膨胀现象,它是指由外部经济因素传导到一国国内后,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不难发现,输入性通货膨胀只发生于开放性经济体系中,它是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输入性通胀的定义,理论回顾定义,Mundell(1971)与关键货币国家之间的进口贸易盈余

5、造成的通货膨胀在国际内的扩散 Philip Cagan由国外因素引起的市场价格上涨,并且用国内的货币政策无法予以抑制 从阳(1994)当国外货币扩张压力大于国内货币扩张压力, 会引起国际储备货币流入,从而形成输入通货膨胀 王一萱(1995)市场化的国际收支活动与开放的外汇政策造成货币供给过量从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 鱼建光(1996)国际性通货膨胀向国内的转移,理论回顾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我国学者观点 运用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将利率、汇率政策和通货膨胀结合起来,考察实体经济面临外部通胀压力时的反应。郑超愚 (1996)根据我国的实体经济情况,构造简单的结构主义模型,

6、并在该模型的支持下描述我国宏观经济与开放经济相关的基本动态性质 运用货币主义学派理论,重点分析外部货币供给情况失衡对国内货币供给影响的传导机制。战勇(1995)认为,我国的输入型通胀主要是引进外资的配套性支出和投放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15)。佟家栋(1996) 将虚拟经济拉入考虑范围,认为金融领域的创新和货币信贷失控的是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16)。,我们的观点,价格传递机制。 汇率结构下国际收支差额传递机制。 资本流动传递机制。,我们从两条途径,分解出四个影响我国CPI物价指数的基本因子。 一条途径是,国外价格上涨会通过我国进口价格上涨通过汇率折算直

7、接传至我国物价体系。考虑到本轮通胀主要由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带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的实际情况,且进口越多对我国物价影响越大,故用初级产品进口额指标,以求反应本轮通胀特征。 另一条途径是,出口贸易、国际投资造成的外汇流入,最终由当期汇率折为外汇占款投入市场,扩大国内货币的数量,最终造成市场货币过多,导致我国的通货膨胀。其中影响因子分别为经常项目顺差额、国际投资额、汇率。热钱流入也会形成外汇占款,但考虑到我们目前实行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且热钱规模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按照已有研究计量出热钱的规模相对不大,故不考虑这个因素。,基于国内经济结构对输入性通胀发生原因解释,经济结构性失衡: 外贸依存度较高,贸

8、易格局以加工贸易为主 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供给相对需求不足 内需开发不足致使难以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投资拉动型,外贸依存度较高贸易格局以加工贸易为主,下图是我国进出口额、GDP与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额/GDP)的图像,可以发现,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一直都稳定在40%以上,甚至在GDP增速迅猛的06、07年一度超过60%。,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产业经济数据库,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我国在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挥了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多承接了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环节。,我国外向型经济特征使我国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越来越大。,对国际

9、原材料的进口需求是刚性 。 对国际原材料议价能力不够,国际原材料价格相对刚性 出口的产品由于处于附加值微笑曲线的最低处,仍没有定价权 大量外汇占款导致的国内货币增发问题,原材料、能源、大宗商品供给相对需求不足,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供给与需求结构存在错位。 这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大,呈现“大进大出”的特点。2006年我国已经成为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上,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畜产品的日常消费品,但进口的却是作为工业原料的大宗农产品。,“十一五”期间,作为工业发展原料的粮食、棉花、油籽等大宗农产品进口需求大幅上涨,而

10、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影响,世界粮食减产,使得农产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不仅导致我国面临上升的进口价格,更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工业发展。由此可见,我国资源型和基础工业发展滞后于加工工业、经济中上游原材料、能源、生产服务供给不足的失衡。,内需开发不足致使难以减少对外需的依赖,收入 劳动者工薪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 土地、资金和资源的股权等大都由政府垄断,普通劳动者无法享受到财产、资本性收益 政府税收、财政收入从国民经济增长成果中分享得过多。 贫富差距较大,农村人口收入远不及城市人口收入,中西部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银行、电力、石油等垄断行业收入远高于其他行业。,支出预期 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渐趋满足,需

11、求关注点转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会公共服务。而政府在这些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私人需要自己承担较大份额,不确定的、强烈的支出预期导致我国居民将现有收入进行强制性储蓄、投资,而不是当前的消费。,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投资拉动型,规模大、粗放式(资源利用率低、产出科技含量低) 对能源、原材料的大量消耗,这就加剧了对国际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的进口刚性 在投资生产过程中,因为原材料而非技术或人力智力资源是主要投入因素,生产成本很容易受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因此粗放式投资形成的产成品价格较高。 。 由于国内内需市场未充分开发,产出的一定比例要利用外部市场需求即出口,又跳入外贸依存度高并且出

12、口产品低附加价值的怪圈。 信贷方向更加支持了这些粗放的投资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高消耗、高污染、低科技含量、低产出,受环境资源约束,所以不可持续。 一旦减少投资,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放缓。 例:较为典型的是房地产经济,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属于资源消耗大、科技含量低的产业,但其产业关联度很高,土地拍卖资金、房地产税收又是地方政府重要财政收入,房地产贷款是占银行贷款业务很大比例,各种利益联系使得经济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中。,政策建议短期搭配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抑制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 项目资本管制。 调整到适当利率水平。 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稳定通胀预期。 财政转移政策,减税、对

13、低收入户进行补贴 财政支出内涵改变,大力把财政资金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保中,保民生,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提高出口产品价值含量,提高出口产品定价能力。 提高劳动收入初次分配的比例。 改变原来粗放型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节能环保。 做好重要资源、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对海外资源能源类进行战略投资。 扶持三产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转变信贷方向。 增强汇率弹性。 加强国际协作。,政策建议长期 改善经济结构、改善国民福利,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Mundll, Robert A,Money; Currency question; Monetary policy

14、,Goodyear Pub. Co.(Pacific Palisades, Calif) e 2. Phillip Cagan,Imported Inflation 1973-1974 and the Accommodation Issue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80,12(2):1-15 3.从阳,试析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国际金融研究,1994(06):26-28 4.王一萱,论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金融研究,1995(06):35-36 5鱼建光, 通货膨胀:国际性输入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福建金融,1996(02):6-8 6. 柳永明

15、.通货紧缩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40-270 7. 师玉兴.国际收支理论与实践.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45-92 8. Yoichi Shinkai, A Model of Imported Infla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07-08):962-971 9.王光伟.货币、利率与汇率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4-45 10. 苏振兴.拉丁美洲的新结构主义J,拉美经济研究,1991(1):1-10 11. Mundell R,Capital mobility and st

16、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63,78(10):104-117 12. J.A.Frenkel,H.G.Johnson.The Monetry Approch to the Blnce of Pyments,Allen& Unwin,London,1976.102-158 13. William H. Branson Monetarist and Keynesian Model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Infl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5(5): 115-119 14. 郑超愚,近年来中国通货膨胀与外资流入另一种可能的解释以及相关政策理论模型. 经济研究,1996,(3):34-42 15.战勇.要警惕输入性通货膨胀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5,(7):23-25 16.佟家栋.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J,南开经济研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