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0913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吴汉,目录,相关知识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相关介绍: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蕴含了科学家宝贵的科学精神,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极好案例。,什么是转化呢?,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将其同源部分进行碱基配对,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象,称为转化。,目录,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斯(Griffith) 1928年发现的。,什么 是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

2、ae) 是一种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Smooth简称S 型)和粗糙型(Rough简称R型) 两种不同类型。,实验材料:,R型和S型菌株,S型菌,R型菌,其中光滑型的菌株产生荚膜,有毒,在人体内它导致肺炎,在小鼠体中它导致败血症,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 粗糙型的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过程,一、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二、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三、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四、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

3、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过程回顾,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些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可见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实验结论,实验表明,S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R型活菌转化产生S型菌,这种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什么?,如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转化因子是什么,你觉得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目录,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OAvery)、麦克利奥特(C. Macleod)及麦克卡蒂(MMccarty)等人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础上,对转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设计寻找转化因子:,关键思路: 把各种化合物分开

4、,单独观察,确定唯一变量 。 设计方法: 把由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的各种成分,单独作用于R型细菌。,艾弗里的实验:,DNA,蛋白质和多糖,DNA和DNA酶,实验结果:,只有S型菌DNA和R型活菌混合培养才出现了S型活细菌,这是一部分 R型菌转化产生有毒的、有荚膜的S型活细菌。,实验表明:,由此说明RNA、脂类、蛋白质、荚膜多糖和用DNA酶处理的DNA均不引起转化,而DNA却能引起转化。如果用DNA酶处理DNA后,则转化作用丧失。,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转化因子。,影响R型菌转化的因素: 1.供体细胞DNA浓度。浓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2.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转化越容易。 3.受体菌状态。只有处于感受态细胞才能被转化;理化方法诱导细胞,使其处于最适摄取和容纳外来DNA的生理状态。,目录,课堂复习,【典型例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和DNA 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