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0854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报道, 一个美国家庭尝试抵制“中国制造”一年后 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为了给 孩子买生日蜡烛,他们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 没有买到。总之,“没有中国产品你也可以 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 尝试探究:上述材料表明不同区域产业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与美国相比,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何不同。 提示:与美国相比,我国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了解 1.区域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的分布形式。 掌握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 应用 学会比较分析区域差异,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_。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_。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1,2,3,4,界线,差异性,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_、人口状况、_、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划分:乡村地域和_。 空间分布形式:农业表现为_;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_;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化水平,城镇地域,面状,点状,二、,1,2,3,4,区域产业结构 概念: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_、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农业区域_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_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_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1)前期:_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中期: _比重迅速上升。 (3)后期: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_”的格局。,三、,1,2,3,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4,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三、二、一,教材P2阅读“区域地理学” 提示:本则阅读资料提出了区域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的主线,对于我们后面对各区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教材P5阅读“

4、区域空间结构” 提示:区域空间结构从经济 活动的角度看,是由区域核 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 同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如右图所示。,2,教材P6“图1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提示:(1)第一产业指的是大农业的范围,既包括我们常说的种植业(即小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牧业。 (2)第二产业不仅仅指工业,还包括建筑业。 (3)第三产业主要指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4)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示意图:,3,区域的主要特征,分析以上图像材料,结合个人理解,分析探究: 三幅图片分别体现区域的哪些主要特征?,读图,完成(1)(2)题。,【例证1】,(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区域之间差异明显相似性和

5、连续性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 B C D (2)图示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答案(1)C(2)A,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各种区域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的 C各种区域面积和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都具有明确的边界 D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相似,不同区域则不相似 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 (1)区域的划分是按一定指标和方法进行的。 (2)目的不同,划分区域的标准和方法不同。 (3)区域的界线有的明确,有的模糊。 (4)区内具有

6、相似性,区间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区域自然条件可能相似。 答案A,【练习1】,.区域特征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方法规律】 图示法认识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有大有小,其主要特征如下图所示:,(1)区域的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 区域的划分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但大多数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特征,界线是模糊的,如高原区、植被区、干湿地区、温度带等。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 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易错警示】,为了适应首都

7、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 2020年)。 规划在对新时期北京的发展进行全面 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 “瓶颈”问题,着力突出新城规划、交 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个重点 内容,同时对城市安全问题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此次规划首次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区域空间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级别的城市、道路等呈现出不同形状。读图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探究: 1材料显示的是北京城市规划,其空间结构与其它区域一定有较多的差异。那么影响区域空

8、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试举例说明。 2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有何区别?,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的5.8%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崇(明)苏大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例证2】,(1)“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 (2)“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形式是_,交通线路表现为_和_。 (3)“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_ _。 (4)

9、三大工程的启动和完成会引起“长三角”空间结构怎样的变化?,答案(1)南京杭州上海 (2)岛状线状网络状 (3)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高 (4)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规模扩大、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区域空间结构的四个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形成点有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由于这些点在空间上往往是同位的,因而引起区域内的人口和社会活动也向它们的集聚地集中。根据经济活动的

10、性质,线包括交通线、通信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还有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前者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指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形态。最常见的有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出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等。,【特别提示】,下列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平原和山区的空间结构的分布形式相同 B城镇地域范围比乡村地域大 C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D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解析区域空间结构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等诸因素的影响

11、,影响因素不同,空间结构就有差异,故平原和山区的空间结构的分布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同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空间结构也会不断变化。从总体看,乡村地域范围要比城镇地域大得多。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而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 答案D,【练习2】,.乡村和城镇地域的区别,乡村地域范围比城镇地域大,其重要性不一定比城镇大 区域的范围虽然有大有小,但其与区域的重要性没有必然的关系。区域重要性的衡量标准不同,其重要性也就不同。例如: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说,城镇地域是区域的中心,带动区域发展,重要性比乡村地域大;从环境效益角度来说,乡村地域的环境污染轻,要比城镇地域重要性大。,【易错警示】

12、,读“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次产业十一五变化图”, 可以看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不同,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区域产业结构,试结合所学知识与你的理解探究以下内容: 1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在不同的时期,区域产业结构有何变化?,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例证3】,(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甲城市人口比重 乙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丙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2)图示曲线反映了 ()。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1990年第三产业产

13、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A B C D,本题通过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答案(1)B(2)C,右图表示、 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 是 ()。 A B C D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 是 ()。 A B C D,【练习3】,解析(1)读图可知,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小,说明其工业化程度最低。(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图中显示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大,且三次产业

14、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因此,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答案(1)C(2)A,.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产业结构不会变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市场需求变化、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国家的政策等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也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提示】,第一产业比重小,不能说明农业不发达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小,但农业发达。,【易

15、错警示】,.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其产业结构顺次呈现出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重心的演变过程,美国目前已率先向以“第四产业”知识产业为重心升级。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也不同。 一是三次产业地位不断变化。 二是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来看,则体现为“劳动密集资本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知识技术密集”的演进顺序。 三是从产出效率来看,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再向更高附加价值演进。 四是从技术进步来看,主要体现为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拓展延伸】,单击此处进入 5分钟小练习,提示:1.首先选取能反映上述景观的典型地区,然后分析出考察该地区最为适宜的季节,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准备需要携带的物品。如考察热带沙漠最好选在撒哈拉沙漠,时间最好选在北半球冬季为宜,应特别注意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防晒、防风沙的物品。 如到热带雨林旅游,应携带账篷、长筒靴、雨具、GPS定位仪、防晒油、防蚊虫叮咬的油、药品、饮用水、干粮等。 2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