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170801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段落大意匹配解题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六级样卷可知,全文共计15个段落,对应10道题,这意味着必然 有5个段落不对应任何题目。样题中未出现一个段落对应多个试题的现象,但今后的考试中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考生需注意。原快速阅读考试时间是15分钟,原深度阅读(含简答题+仔细阅读)考试 时间是25分钟,而调整后的阅读理解(含选词填空 +长篇阅读+仔细阅读)考试 时间是40分钟,由此可推出新题型长篇阅读的考试时间基本不变,大概为 15 分钟。从六级大纲样卷来看,长篇阅读主要考查段落信息匹配。段落信息匹配题有 4个特点:1.绝对乱序;2.绝对同义转换;3.通常超细节;4.通常无特殊印 刷体。从这4大特点我们足以看出这类题的难度:绝对乱序

2、意味着考生 不能按“题 文同序”原则逐一解题;同义转换、超细节及无特殊印刷体意味着考生要死掉大 量脑细胞去理解所读到的每个信息,而 无法快速地定位!二、题型特点虽然从表面上看,命题人似乎把解答信息匹配题的方法之“门”堵死了,但 事实上,他们还是善解人意地为考生打开了一扇解题之“窗”。这一题型固然有 着不同于传统阅读解题方法的种种特点,但同时也有一些可以为考生所利用的新 特点。下面就来分析这些新特点。1、题干中的细节信息往往反映文章的主旨或段落主题,考生可据此了解原文内容。在信息匹配题中,题干中的信息虽然陈述的都是文章中的细节, 但其内 容基本都是围绕文章主题或是某一段落的主题进行描述的。 通过

3、快速阅读题干中 的若干条细节信息,考生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从而能够在回头阅读原 文时加快阅读速度,节省定位时间。2、题干提供的细节信息中往往暗含一些说明文所必需的逻辑关系,考生可以利用这种关系预先对一些表述进行排序。 长篇阅读的文章一般为说明文或议论 文,而这类文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以,在介绍一个新事物 时,文章通常会采用循序渐进、前因后果的方法来叙述,而根据这种逻辑进行解 题之前的预先排序对于解答信息匹配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题干提供的信息表述中通常会出现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指示性词语,这类词语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定位关键词,但其特殊含义可将考生的注意力指向原

4、文的开头、结尾或是某个具有特殊特征的段落。 这些词通常包括如下三类: 能够指示开头段的词,女口 overview, in troduct ion ,in itiati on ,ma in idea , definition 等;能够指示结尾段的词,如 future ,solution , conclusion , suggestion summary等;能够帮助考生回原文定位的特殊词,女口 rate , ratio , proportion , percentage,number, figure , statistical demographics 等。 考生能够通过这些指示性词语缩小回原文定

5、位的范围,从而快速判定其所在细节 信息对应的原文段落。三、3大解题技巧段落信息匹配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读题干并确定关键词(中心词)一一去原文中定位关键词分析定位句分析题干确定答案。具体的解题技巧如下:1、 用“打包”方法对付乱序:把整组题全部一次性吃透,然后去原文从头到尾定位。 否则,考生如果按顺序逐题解答,时间会严重不足,最好是文章一遍看下来,能找到所有的 信息。此外,考生应该注意定位原文的过程中,一定要脑、眼和手并用:眼是肯定要用的,不用脑会导致忽视同义转换, 不用手(笔)会使我们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 然后会怀疑自己是 不是漏掉了信息而不停地看。2、 “吃透”题干,准确判断关键词(中心词)

6、至关重要。如果没吃透题干,就无法准 确判断关键词或中心词, 就可能对原文中的重要信息没感觉。 一般来说,题干关键词或中心 词为实词以及一些数字、专有名词等。3、 在解题的先后顺序上,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采用由易到难的解题策略,可以提升考生的解题信心。对于那些答题线索较少的题干细节信息,考生可留在最后再解答。在解答这类较难的题目 时,考生可快速阅读原文中仍未选过的段落的主题句(通常为第一句、第二句或最后一句),之后根据段落大意与题干中的细节信息进行匹配。四、难点与答题策略六级信息匹配题的难点主要在于:文章较长;部分段落有干扰性(两个 段落提到了相同的主题)。题干中不涉及专有名词或数字(即使有数字

7、也与原 文不一致)等定位词,传统的定位法不再适用。针对这些新特点,考生需要把握 以下解题策略。1、做题步骤:50%-508法。文章内容多,信息量大,题文不同序,对考生的短时记忆是一大考验,考生 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应对,具体为:第一步 先读文章前1-4段,获取文章大意,并提炼所读段落的核心意思(英 文关键词)。第二步 浏览5个题干(不一定是前5题),划出每个题干句子的核心词(注 意可能并非是定位词),初步判断与所读段落是否匹配。第三步 划出剩下未匹配题干的核心词,并与剩下的文章交替阅读,直至做六级样卷中,第49题、52题、48题即可在初步阅读文章后得出答案。2、语句核心词提炼的方法。语句核心词提

8、炼是英文阅读的必备技能之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必经途径。 要想获得该能力,需要考生在明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配以大量练习方可,但这 一能力确实值得考生花大力气训练。简单说来,这一方法有些类似于缩句练习。比如样卷的第53题,在做题时可以在句子上快速划出其核心主干:Comparedwith younger ones, older societies tend to be less innovative and take fewer risks. 因此可以简化为 older societies less innovative , 方便在做题时查找和进行短时记忆。3、干扰段落排除的方法有时会出现连续两个

9、或两个以上段落讲述同一问题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考生在提炼语句核心词的时候,要准确和全面。比如样卷的第55题:Immigration as a means to boost the shrinking labor force may meet with resista nee in some rich coun tries.该句的核心词除了 immigratio n以外,还包括resista nee,如果只划出核 心词immigration,则会误选G段,原文的G段和H段均提到了 immigration 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题型的干扰段落多为临近的上下段,因此考生可在这一范围 内进行区分。4、关

10、键词同义转换的方法同义转换的方法包括:改变词性、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或词组、 反义词或词 组、句式的变换、语态的转换等。例如样卷的第 50题:Coun tries that have a shortage of young adults will be less willing to send them to war.显然,语句核心词 send to war 是M段中military service的同义转述;less willing是 reluctant的同义转述。这一方法考生相对较为熟悉。在此不多赘述。第五节翻译题型透析及解题技巧题型概述自2013年12月考试起,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翻译部

11、分将由原单句汉译 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 文章长度为180-200个汉字。以下是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的大纲样题:中国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也被称为春节。新年的庆祝活动从除夕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即从农历(lunar calendar )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至新年第一个月的 第十五天。各地欢度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有很大差异,但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为驱厄运、迎好运,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人们还会在门上粘贴红色的对联(couplets ),对联的主题为健康、发财和好运

12、。其他的活动还有放鞭炮、发红包和探访亲友等。首先,这段关于中国春节的小文章难词较多, 比如“传统”、“庆祝活动” “除夕”、“延续”、“习俗”、“年夜饭”、“厄运”、“大扫除”“主题”、 “放鞭炮”、“发红包”等等,这些词有的比较抽象,有的不太常见,或者有的 是中国特有的说法,英文中没有明确对应的词,考生在翻译时应该抓住词的根本 意思。其次,长句也较多,考生要想把它翻译准确、通顺,不仅需要单词量和单 词拼写过关,还需要掌握语法,分析句子成分,学会中英文转换的技巧。如果说 原来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翻译部分需要考生掌握词和句的翻译,将信息进行简单的一对一式的传输的话,那么现在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翻

13、译部分则要求考生 以词、句的翻译为基础,扩大到对整体段落的翻译的把握, 与之前考查的句子翻 译完全不同了。最后,从选材范围来看,文章内容多是有关中国的,也符合大学 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走出去的教学目的,考生应多关注有关中国国情介绍的英文 文章,以便积累相关词汇和表达。、翻译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从容应对翻译题型,我们将分别从词、句的翻译角度进行 分析,帮助考生掌握翻译技巧和要点。词的翻译1词义选择所谓词义选择,是指词本来就有这个意思,问题是要我们将其在特定场合 的正确意思选出来。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到在词语意 义和字面形式上都对等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兼顾,则取意义,舍形式。越是

14、普通 的词,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也就越难以确定。 选词时, 要注意词义的广狭、所处的语境、词义的褒贬和感情色彩。例1原文:但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译文:However, NewYear s Eve is usually an occasion for Chinese families to gather for the annual reunion dinner.分析:“年夜饭”此处实际就是每年一度的团圆饭,为了让译文更符合英语国家的习惯,这里用的是 ann ual reunion dinner,理解起来更容易。例2原文:人们还会在门上粘贴红色的对联

15、(couplets )译文:And doors will be decorated with red couplets. 分析:原文中“粘贴”的意思其实就是用对联装饰门窗,如果直译的话表达不出真实的意图,因此这里用了“ decorate ”,表意更直接。2. 词类转换词类转换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 运用上多用动词。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而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 和介词化倾向。在汉译英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 惯。(1) 动词名词汉语中动词使用比较频繁,而且动词既没有时态变化的约束,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动词甚至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相反,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来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比较不受形态规则变化 的束缚,使用相对灵活、方便。例:原文:各地欢度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有很大差异。译文: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ncerning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hin ese New Year vary widely from place to place.分析:原句中“欢度”是动词,但是如果译文中也用动词来表达,则整 个句子的结构显得罗嗦,不够整洁,所以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