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69972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测评标准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封制主要内容: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封于各地,还有先朝贵族成为诸侯 特点: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宗法制内容: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由嫡长子继承最高权力 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二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分封制是奴隶社会下的加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秦郡县制则是封建社会下的中央为控制地方而制定的制度。但郡县在战国时已出现,具体区别如下:时代不同:分封制属奴隶社会,郡县制属封建社会;划分标准不同: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

2、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与中央关系不同:分封制的诸侯官位、封土世袭,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影响不同: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总之,郡县制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三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答案提示: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

3、,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四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什么作用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这样决策权就交于皇帝手中。 明成祖在文渊阁设内阁 ,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最后再由皇帝朱笔批示,皇帝仍掌握最终决策权。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

4、裁决,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五结合史实,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特点雅典民主政治追求的理想是全体公民参政,全体公民都是统治者。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如: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特别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制定“公职津贴”制度,国家给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六简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它的作用、影响及利弊得失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

5、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影响: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七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6、。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八美国1787年宪法和英国权利法案

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有哪些?相同点:两者都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则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两者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两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体现了一定程度的MZ性与进步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不同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证。但反封建不够彻底,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它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显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特点。但允许奴

8、隶制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九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不同点:政体: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法国:总统;选举德国:皇帝;世袭 元首、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法国:总统有权解散议会、任命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德国:皇帝主宰议会和内阁;宰相对皇帝负责;行政机关控制立法机关 国家权力中心法国: 议会德国: 皇帝相同点:都具有和国内反民主势力妥协的因素,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十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史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

9、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原因有四: 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

10、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十一。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作用: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的提出,是几 千年农民斗争水平的最高峰。 (2)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3)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承担了反封建反殖 民主义双重革命任务,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 革命的序幕。 局限性: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私有者,具有 自私狭隘特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提出科 学的革命纲领。说明农民阶级不可

11、能领导中国民主革 命的胜利。 2、时代局限性: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 形成,先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因此没 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 我才给我的学生上了这课。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十二。例举1894-1901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史实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沙俄占旅顺及大连。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十三。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确立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模仿美国三

12、权分立-体现了反对专政的理想。其他诸如设立参众两院,实行内阁,总统全民直选。都体现了该约法的民主精神。该约法实际是临时宪法,为1948年国民政府制定正式宪法提供范本和经验,正是宪法与此约法大致相同,仅改内阁为总统制,提出以三民主义建国等理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也具有民主领航的精神。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十四。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五四爱国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

13、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工人运动(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基础)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十五谈谈南昌起义的重大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中共中央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发动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十六。从1931年至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亡,东北人民过着亡国奴生活。进行细菌战,并且用人体

14、实验细菌战。 华北事变,侵略华北。华北危急。 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 烧杀抢掠。 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进行四次大会战。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顽强抗日,进行游击战争,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支持抗战。始终没有停止战斗。并得到国际援助,终于迎来胜利。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 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十七。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

15、团结的方针2 进行了重庆谈判,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3 维护政协协议的,对破坏政协协议的人进行了斗争意义1 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2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 加强了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十八,简述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十九。简要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20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资本主义强国。(二)在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