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169525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浅议开展争先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与 大搞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争当优秀共 产党员活动,是深化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 重要举措。创先争优重在干事,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任务为中心,推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确保取得科学发展增动力、人民 群众得实惠、 基层党建上水平的实效。 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的经 常性机制, 让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把创先争优 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要求,加强组织、提升能力、改进作风。 基层创先争优重在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要把基层党组 织和党员、干部的劲头聚焦在

2、“干”字上,把功夫下在行动上。每个 地方、每个单位都要有贴近实际的具体争创主题和活动载体, 让基层 党组织和党员创有目标、争有方向。要建立公开承诺、上评下议的动 力机制,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承诺的事情做起来。要结合各类基 层党组织的职能和党员、 干部的岗位实际, 把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 共产党员的要求具体化, 激发创先争优的内动力。 要用身边事教育身 边人,在党员干部中形成正确导向,在全社会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 范的浓厚氛围。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巩固和拓展。 因此,各级 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 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 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 把党的先进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 农 业系统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 把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作 为基本目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要以农 村开展的“三培双带”为载体, 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 富的本领;要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积极开展以“文明村镇”、 “五好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农 村精神文明建设。涉农部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的标准, 紧密结合本

4、部门中心工 作来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要贴近单位实际,确定具体争创主题,设 计活动载体,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员意识,强化宗旨观念,充分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热心帮助群众解决生 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要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推动工作, 用发展的 成果来检验活动的成效。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开展好争先创优劳动竞 赛活动,真正使活动成为“社会需要、党员欢迎、群众拥护”的满意 工程。近年来,XX大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措施推广,因地制宜, 狠抓畜牧、水果、蔬菜、魔芋等产业,坚持以龙头带动,突出重点, 扎实抓好中心示范

5、样板,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全县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冬季农业开发由 18年的 1.26 万亩发展到 18 年的 7.51 万亩;全县生猪出栏由 18 年的 7.63 万头发展到 18 年 的 12.11 万头,畜牧业总收入实现 17105 万元;水果种植面积由 18 年的 0.97 万亩发展到现在的 3.74 万亩,其中挂果面积 2.14 万亩, 实现产值 4500万元;18 年全县种植魔芋 2.21 万亩,实现产值达 3500 万元。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 但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思 想观念落后,产业化意识不浓。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习 惯于小打

6、小捞,缺乏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热情,产品未形成一村一品,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第二产业, 结构比较单一。二是缺乏明显优势产业。新品种、新项目开拓引进滞 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三是县、乡(镇) 、村都缺乏指导农户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的专门机构, 整体科技含量低和观念落后。 缺乏系统的 科学理论研究,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四全县加工企业滞后,产品还处 在粗加工,附加值低,企业老板经营理念差。 按照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工会有 作为,职工作贡献”为主题在全系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大讨论, 把生 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农村的发展基本目标,围绕建设乡风文明、村

7、容整洁等为主题,立足 XX 县情,坚持以“狠抓生猪、粮食、蔬菜、 水果、魔芋,走发展精品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 向,依靠科技,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行订单农业。因此,我们应该 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18 年向家坝电站建成后,全县要 被淹没土地近 5 万亩,江边一带的果树被淹没 1.62 万亩。因此,各 级政府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领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 全局,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 因地制宜, 狠抓产业结构调整, 落实各项产业责任, 确保产业结构调整真正落到 实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二、切实抓好粮食作物种植

8、,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向家坝电站 建设,耕地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移民迁建实际情况,加大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复种指数,切实抓好高产创建示范样板,搞好农 作物间套种, 大力实施优良品种, 抓好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和科技措施 推广,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增加土地产出率,提高粮食单产。加大 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打假护农保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广大 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第三、因地制宜,扎实抓好经济作物种植。坚持以移民工作为中心, 紧紧抓住“两站”和新县城建设机遇, 积极打造湖滨生态旅游县。 计 划每年种植油菜 4 万亩,魔芋 3 万亩,冬季农业开发 8.5 万亩;在 381120

9、0 米区域种植经济林果,计划 201018 年每年规范种植果 树 0.5 万亩;充分利用森林和竹林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林下养鸡” 实现双赢,在 18年 18 年,每年新增家禽 2万只,新增生猪出栏 0.6 万头 1万头。 第四、立足区位优势,狠抓旅游建设。我们要结合向家坝电站建设, 努力把XX建设成为湖滨生态旅游县。因此,要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游钓业为主的休闲渔业, 充分利用板栗乡罗坪水 库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 把罗坪农家乐办出特色,有汉苗民族风味 的旅游之地, 让更多的客商前来观光旅游, 增加高寒山区农民经济收 入。第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快中

10、小型农田水 利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 山区水浇地、人畜饮水工程等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步伐,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工程质量。计 划 18 年至 18 年,全县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 7.36 万亩。 第六、积极抓好引导,搞好信息服务。县、乡(镇)政府每年拿出一 部分资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农村 经纪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协会到外县观摩学习,增长 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各级各部门要为农民做好信息服务, 市场预测信息工作, 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使千家万户的小 规模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 构建高效的的现代农业市场 运行体系。 第七

11、、搞好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资金扶持力度, 建立公司 +基地 +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各级部门及相关 部门应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根据国家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政 策和我省“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构思”,结合 XX县情,因地制宜, 积极引导农民生产多样性、安全性、营养性的绿色产品,增加农民收 入。要继续抓好全县的蔬菜、油桃、魔芋、李子、桔橙等产业。 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扩大内需,把那些有钱的老板引进来。 加大对XX县万头生猪养殖厂、中村茶厂、魔芋精粉加工厂、纸厂的 服务型管理, 积极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 建立一个“公司+农户 +基地”的良性运转机制,打造一系列潜力较好的农业品牌。 第八、加强科技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树立 XX 产业品牌。强化科技队 伍建设,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抓好农民科技知识培训, 加大“绿 色证书”培训力度。加大标准化生产进程,切实搞好无公害、绿色和 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把“三品”认证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销售环节上实行 “贴牌”战略,在发展规模较大,品质较优、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基地 对蔬菜、水果进行“贴牌”销售,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XX 果蔬产业品牌。18年 6月 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