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8001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能源外交维护能源安全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维护我国能源安全,陈正奎,一、能源外交的重要性 二、能源外交的基本内容 三、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一、能源外交的重要性,在国际关系中,能源外交表现越来越活跃、影响越来越明显、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主要表现: (一)能源外交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 1、国家通过控股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分享一些石油出口国的产量,使本国获得比较充足的石油供应; 2、通过发展海军力量保护本国石油运输安全或通过与石油海运途径国签署港口开发协议保障水路安全; 3、通过与石油进口大国的合作,维护稳定的油气价格或者运输通道安全; 4、通过展开对能源富集国家的首脑外交活动,确保获得出口国对本国能源供

2、应的政治承诺; 5、通过展开对能源进口大国的首脑外交活动,使本国能源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确保能源出口安全。,(二)能源外交可以展示国家影响力 1、能源出口国利用自己的能源资源优势展示本国影响力。 左右或影响他国外交政策:“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唯美国马首是瞻、苏联利用石油天然气左右东欧国家外交政策、俄罗斯利用天然气左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对外政策; 维护自身利益:第一次石油危机表明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资源保护自己、伊朗和苏丹利用油气资源解除孤立和制裁; 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查韦斯利用本国的能源资源优势经常抨击美国的霸权政策 2、能源进口大国利用自己的市场消费能力展示对出口国的影响。 介入对油气富集区域

3、的地区事务干预:美国的表现 把能源出口国牢固地吸引在自己周围:中国对非洲、中东、中亚和拉美的产油国及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力,二、能源外交的基本内容,(一)材料分析,1、1973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对以色列及亲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和提价,此举导致西方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在政治经济上遭到了沉重打击 。 2、2006、2008年冬俄罗斯曾经两度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此举使乌克兰举国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迫使其对西方的过于亲近不得不有所收敛。 3、委内瑞拉和伊朗不时利用石油资源对美国挥舞“能源大棒”,以致美国不敢贸然对其采取军事手段。 4、苏丹通过能源经济合作不断扩大自己的国际空间,削弱了西

4、方国家长期对其进行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影响。 5、在2007欧佩克峰会上,查韦斯呼吁欧佩克区别对待石油出口价格,以优惠价格供应石油援助穷国,而对富国大大提价。此外,应该强化欧佩克在原油市场的影响力和积极地“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多地“要求被尊重”,要求发达大国“停止威胁欧佩克”,以及在“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 以能源为手段的能源外交 (所谓“以能源促外交”),材料一,材料二,1、美国对蕴藏石油丰富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中亚国家、非洲尼日利亚等国保持友好关系,对地处石油通道的埃及、土耳其、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实行友好政策。中国也与亚非拉的石油富国保持友好关系 。 2、2007年,

5、法国总统萨科奇带着法国阿海珐集团、法国电力集团等能源巨头到中国进行访问,最终与广东核电集团签订八十亿欧元的民用核能领域合作协议,合资建设、运营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 3、2004年新年伊始,亚洲石油进出口国的石油部长齐聚印度举行地区能源合作会议,共商能源安全解决之道。欧佩克的各国能源部长们也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有关石油的供给、价格及出口等状况的协调会。 4、1953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策划并直接干涉下,伊朗的摩萨台政府被颠覆,然后将巴列维推上舞台,建立了忠于美国的傀儡政权,美国由此取得了经营伊朗油田,推销原油的特权。 5、2009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展开对亚非拉国家包括石油天然气富集

6、国家的春季外交,通过首脑外交争取稳定的能源供应是重要追求之一。 以能源为目的的能源外交(所谓“以外交促能源”),(二)能源外交的基本内容,能源外交属于经济外交的重要表现,是能源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国际政治中的低度政治,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得到广泛接受。 近年来能源外交进入了新一轮活跃期,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成为运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重要经济政治手段。 所谓能源外交,就是关于能源的外交,主要指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外交活动。 能源外交的类别:一是以能源为手段促进外交的能源外交;二是以外交促进能源为目的的能源外交。,1、以能源为手段促进外交,主要指一些国家特别是能源输出国以能源为手段展开相关外

7、交活动,以实现其政治等方面的利益,这是能源为外交服务,以能源促外交的一面 。 这种形式的能源外交实质上主要是能源政治化的表现 ,原因在于能源优势是能源输出国的外交资源。 能源成为政治外交中的牌或武器 。,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把能源作为巩固或提升本国国际地位的砝码。 俄罗斯把能源外交战略定位为:为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复兴和平衡大国关系服务。俄罗斯2006、2008年底两度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看上去是个经济问题,但实质上是俄罗斯举起“能源大棒”对依赖其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乌克兰进行的严厉经济政治惩罚,迫使其调整亲美反俄的外交政策,并借此警告同样依赖俄罗斯油气供应的欧盟不要继续对俄施加战略压力。(伊朗

8、、委内瑞拉、苏丹等国的表现也是如此),二是霸权主义对有关国家施加能源政治压力。 1、美国极力垄断世界主要能源产地,以此达到削弱欧佩克国家的能源影响力,威慑新兴工业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实现对世界重要战略要地的控制,并以此维护其世界霸权。(在中东、中亚-里海、西部非洲地区等地的表现) 2、美国利用自己手中的能源资源,试图利诱有关国家在政治上屈服(在朝鲜表现),三是油气输出国政府为了获取进口大国在政治、军事、技术上的支持,或保持一种密切关系,以达到巩固国内统治或减轻周边战略压力的目的,把能源作为一种手段加以使用。 1979年沙特阿拉伯决定,在八十年代把石油日产量增产到1400万桶,目的是为了保持同美

9、国的良好政治关系,并基于其同盟者、军火供应商、技术顾问的来源以及推动解决“阿以”纠纷主要力量的政治考虑。,伊朗积极主张把“伊巴印”油气管线贯通,并邀请中国石油公司去该国勘探和开采石油,一个主要考虑是借助快速崛起的中印两国影响力,打破美国等对其实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 委内瑞拉请求中国向其提供贷款和鼓励中国公司到委开采石油,正是查韦斯借助中国力量,降低对美国石油出口的依赖,减轻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扩大委国际影响力的表现。 缅甸和孟加拉国引进中国油气企业到孟加拉湾进行合作开采,有借中国影响力平衡南亚国家关系、巩固国内政治统治的思考,甚至不排出以此获得军事设备和技术支持的设想。,2、以外交促进能源

10、为目的,主要指一些国家特别是能源消费国为获得或保全能源利益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它体现的是外交为能源服务的一面。 这种形式的能源外交实质上主要是借助政治手段来获取能源或能源市场。 与能源输出国政府保持友好关系、开展围绕能源供应的首脑外交、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能源协调、通过间谍机构扶植傀儡政权占领能源产地等手段被经常采用。,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与能源输出国政府保持友好关系 美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中亚国家、非洲尼日利亚等国保持友好关系,并非与它们有高尚的传统友谊,而是为了获取稳定的石油供应;对埃及、土耳其、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实行友好政策,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地方为重要能源通道,影响美国的能源安全 。,二是开展

11、围绕能源供应的首脑外交 法国总统萨科奇访华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向中国推销法国的核电设备和应用技术,并在中国的核电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小泉政府曾经在中俄石油管道项目中屡屡干扰,其目的之一是试图通过首脑外交实现本国的能源来源多元化目标。 三是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能源协调 亚洲石油部长聚会、欧佩克的能源部长们举行协调会 、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在国际能源机构下进行能源协调、中俄印外交部长定期会晤等等。,四是通过间谍机构扶植傀儡政权 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伊朗发动政变、2002年策划针对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政变、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被怀疑煽动该国军队发动针对莫拉莱斯政府的兵变。,8/11/2020,18,三、

12、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一)我国的能源安全现状 一是我国能源消费旺盛引起对海外能源富集地的依赖。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与国内可供量的缺口将达2.5-4.3亿吨,并且经济还需要持续发展,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不可避免,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早在1993年,中国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进口量逐年加大。据海关总署今年1月11日公布,中国2007年全年进口原油1.63亿吨,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全年石油进口量达到1.968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二是我国同相关国家在地缘叠加的海外油气富集区能源竞争激烈。

13、典型事例:中印两国在海外石油方面的激烈竞争 在非洲,2004年中印两国所属的石油公司在安哥拉一处油田开采竞标中展开激烈竞争。 在亚洲,2004年10月,中石油、印度石油公司以及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竞购印尼最大的上市石油及燃气生产商的股权展开激烈竞争 ;2005年8月初,中印两国在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竞购中争夺激烈。 在南美洲,2005年9月,中印两国的石油公司在开发厄瓜多尔的油田过程中展开角逐。,三是我国能源安全受到相关国家的能源外交政策影响,1、俄罗斯实行禁止外国能源公司进入其具有战略意义的油气田的能源外交政策。(东西伯利亚) 2、美国实行能源霸权政策,排斥中国进入世界能源富集区。(优尼科案、

14、里海地区) 3、美国等对中国施加能源政治压力。(污蔑中国在非洲的采油行为) 4、美国等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影响中国的油气运输安全。(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四是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1、石油期货投机行为的助推、能源政治影响、石油消费增长的拉动、石油生产国的产能极限等因素的影响。 2、石油价格从上世纪末每桶30-40美元起持续上涨,2008年后期石油期货价格曾经达到每桶140美元,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3、目前,虽然石油价格已经大大下降,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需求的增长引起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二)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一是实行

15、“合纵”能源外交政策 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海湾国家和非洲等油气富集国家开展“合纵”能源外交。 1、利用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互为邻国的地缘关系、中国巨大的油气消费市场等有利条件 2、利用海湾国家寻求石油销售市场多元化追求、中国与海湾国家良好的外交关系、中国的大国地位等条件 3、利用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对非洲国家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中国的大国地位等条件,二是实行“连横”能源外交政策 与印度、越南、日本、韩国、美国开展“连横”能源外交 1、与亚洲石油消费大国合作应对“亚洲溢价”。 2、联合亚洲石油消费大国及美国应对国际高油价。 2008年,中、美、日、印、韩在日本举行能源合作会议,共同敦促“欧佩克”等石油生产国加大石油生产量,呼吁美国干预美元的贬值,遏制石油不断上涨。 3、帮助越南摆脱经济危机风险,共同开发利用其丰富的油气资源,遏制其对中国南海油气资源的争夺。,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合作!,陈正奎: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08届硕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研究方向:国际战略调整与对外开放研究 授予学位:法学硕士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