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7973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员工流动管理教学提纲(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员工流动管理,本 章 内 容,员工流动管理的理论基础 员工流入与内部流动 员工流出 员工流失 员工流动的战略性管理,小李大学毕业后到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当推销员,他对这个岗位很满意,因为不仅工资高,而且采用的是固定工资制,令他不用担心佣金少了丢人。随着他对业务的逐渐熟练以及客户关系圈的建立,小李的销售额一直呈现上升势头。 第二年,小李在第三季度就完成了全年的定额,销售经理召他去汇报工作,并表扬他是“公司的推销明星”。,推销明星跳槽,第一节员工流动管理概述,一、员工流动管理的内涵和目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的流入、内部流动和流出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组织人力资源的可获

2、得性,满足组织现在和未来的人力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需要。,1、员工流动管理,图10企业雇员流动在劳动力流动中的地位,图10员工流动分类,2、员工流动管理的目标,获得所需的员工 发展符合未来组织需要的人员 员工感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与自身需要一致 员工就业的安全感 员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性 最低的成本,劳动力具有个人所有权 劳动力存在就业压力 职业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劳动能力专业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专业化,二、员工流动的前提条件,员工角度 社会角度,三、员工流动管理的视角,一、员工流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勒温的场论 B = f (p,e) 式中,B:个人的绩效;p:个人的能力和条件; e:所处

3、环境。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 库克曲线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第二节员工流动管理的理论基础,组织寿命曲线,库克曲线,目标一致理论示意图,二、员工流动率的确定,1、员工流动率的计算方法,1)员工流动率 TTR=S/N100% 其中:TTR总流动率 S某一时期内员工流动总数 N某一时期在工资册上的员工平均数 VQR=Q/N100% 其中: Q某一时期自愿辞职者数量 DR=D/ N100% 其中: D被解雇数量,二、员工流动率的确定,2)员工留存率及损耗率 CWR=Li/N100% 其中:CWR同批员工损失率 Li在i服务期内,某批员工流动数 N初始该批员工数 SR=Si/N100% 其中: Si在

4、i服务期内,某批留下的员工数,二、员工流动率的确定,2、对员工流动率的分析 3、确定合理的员工流动率应把握的准则,第三节员工流入与内部流动,一、员工的流入管理,1)将企业文化作为招聘的标准。 2)建立流畅的招聘工作流程。 3)考核招聘人员,使之具备相应的知识。 4)关注招聘成本。 5)持续关心征召渠道。 6)适当考虑应聘者的多面性。 7)研究竞争对手的招聘技术和招聘战略。 8)确立招聘者与应聘者共同的利益关系 9)树立企业在劳动力市场的良好形象,1)平级调动 2)岗位轮换 3)晋升 4) 降职,二、员工的内部流动,1、员工流失: 企业员工自愿流出给企业带来损失,这样的员工流出称为员工流失。 2

5、、种类: 与组织解除契约关系(如辞职、自动离职) 未与组织解除契约关系(如主动型在职失业),一、员工流失的内涵、种类,第四节员工流失,中国移动10086的人员流失率很高,据统计,基本上每个月都有5到10个人离职。特别是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是离职的高峰期,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给移动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无形损失。,案例:CSR的高流失,目前移动公司给CSR无论在工资待遇上,还是职业发展空间上,都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每天在那几百台电脑的小格子里面,听着空调和电脑的吵杂声,听着客户的漫骂声,听着领导的催促声,听着自己心跳加快的声音,对每个员工来说这样的压力实在很难让人承受。所以很多人在没有其他选择

6、的余地时,唯一能解脱的办法,那就是辞职。,为什么流失率这么高?,三、影响员工流失的因素分析:,1、企业因素,工资水平 职位的工作内容 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对员工流失的态度,三、影响员工流失的因素分析:,2、与工作相关的个人因素,职位满足程度 职业生涯抱负和预期 对企业的效忠 对寻找其他职位的预期 压力 员工所属的劳动力市场,四、对员工流失的管理和控制,管理和控制员工流失的方式 管理和控制员工流失的原则,一、可供选择的流动模式,第五节员工流动的战略性管理,1)终身雇用模式 2)或上或出模式 3)不稳定的进出模式 4)综合模式,二、流动模式选择的战略内涵,1)对员工忠诚的影响 2)对员工能力的影响

7、3)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 4)对文化的影响 5)对组织在社会中的角色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员工流动有哪几种形式? 2.成功的员工流动管理工作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研究企业的员工流动,为什么还必须从员工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4.有哪些理论可以说明员工流动的必然性? 5.如何对员工流动率进行分析?合理的员工流动率该坚守的准则是什么? 6 .内部流动有哪些方式?它们各自会起什么作用? 7影响员工流失的因素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因素? 8员工流失管理应该哪些原则和采取哪些方式?以你所在单位为例,分析应该如何进行员工的流失管理工作? 9不同的员工流动模式有什么战略影响?你认为哪种模式最适合当前的竞争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