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67306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3.学会给句子加上表示动作或神态的词,把句子写得更生动。4.书写横竖笔画多的字,交流方法。5.学习写通知基本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会背会写“日积月累”中的九个词语,积累语言。【重点】1.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体验,分享学习寓言的收获。3.编写通知。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布置预习,自主回顾 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

2、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2.复述寓言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1)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2)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教师点拨: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蕴含的道理。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

3、理。3. 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例;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去拜访他。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

4、美,就出高价买了去.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个环节,而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时跟进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对复述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学生从中提取复述寓言所需要的五大要素,然后按照这五大要素复述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这样,学生能掌握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也能实现本版块的教学目标。】 3.联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

5、生活联系起来。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预习自学 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 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 _ 2.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 (1)类似词语举例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缘无故 (2)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诸如“源源不断”、“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的两个字相同,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AABC类成语。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ABAC式成语。【设计意图:学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因此再写两个AABC和ABAC式的成语并不

6、困难,所以学生能够在预习自学环节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总结这类成语的规律,对它们进行归纳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了。】3. 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注意“噘”读为“ju”,“皱”读为“zhu”。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嘴,眉头身体的部位噘,皱动作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神态。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 他_:“你真是急死我了!”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语

7、气。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你真是急死我了!”【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 (2)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兴的心情。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适的词语。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

8、。然后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写通知(1)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2)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星期四上午9点表示时间全体同学被通知者教学楼门前地点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4与7日写通知的时间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

9、才有利于学生理解。】 (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通 知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 xxx小学 201x年3月1日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通 知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 xx小学 201x年4月7日第二课时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1.基本指导。一看结构,看比例。在书写汉字前,一定要先看清结构。二看位置,看关键笔画。横、竖中线把田字格分为四小格(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要看清汉字的每一部分大概在哪一格的什么位置。特别是横画多的字,要找准在横中线上的笔画

10、。书写“小窍门”。我们一般要求孩子在书写的时候做到横平竖直,按照这个要求写出的汉字,可以说是非常的工整,但是谈不上漂亮,因为总觉得缺少一些变化、灵动的韵味。原因何在,就在这些书写的“小窍门”上(我个人把这点称为“小窍门”,不知是否准确)。举几个例子来说,以“横”为起笔的笔画,像“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等,其中的横部分要写得向上斜一些,整个字就会好看得多了;再如,有“折”的笔画,像“横折、横折钩、竖折折钩”等,在折的部分要写得向左斜一些,整个字就会好看得多。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

11、免拥挤。【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1.自学预习(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2.检验自学成果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邯(hn)郸(dn)学步 滥(ln)竽(y)充数自相矛(mo)盾(dn) 杞(q)人忧天 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

12、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

13、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

14、,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杯弓蛇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